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高考化学总复习非选择题系列练题30

2018年高考化学总复习非选择题系列练题30

非选择题系列练题(30)1.Ⅰ、为探究NH 4HCO 3和NaOH 的反应,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含0.1 mol NH 4HCO 3的溶液中加入0.1 mol NaOH ,反应完全后,滴加氯化钙稀溶液。

(1)若有沉淀,则NH 4HCO 3与NaOH 的反应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2)若无沉淀,则NH 4HCO 3与NaOH 的反应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

Ⅱ、Ba(OH)2溶液与NaHSO 4溶液的反应;(1) 当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时;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n[Ba(OH)2]∶n(NaHSO 4)=1∶2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Ⅲ.按要求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

(1)生物硝化法:在富氧条件下,通过硝酸盐菌的作用,将氨氮(以NH 4+表示,下同)氧化成硝酸盐,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过碳酸钠(2Na 2CO 3·3H 2O 2)溶于水配成溶液,加入适量稀硫酸,再加入足量KI ,充分反应后加入少量淀粉试剂,溶液呈蓝色,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HCO 3-+OH - =CO 32-+H 2O NH 4++OH -=NH 3·H 2O Ba 2++OH -+SO 42-+H + =BaSO 4↓+H 2O Ba 2++2OH -+SO 42-+2H + =BaSO 4↓+2H 2O NH 4++2O 2=NO 3-+H 2O +2H + H 2O 2+2I -+2H +=I 2+2H 2O【解析】试题分析:Ⅰ、NH 4HCO 3电离出的HCO 3-、NH 4+都能与OH -反应,滴加少量的氢氧化钠,反应完全后,滴加氯化钙稀溶液,若有沉淀生成,说明是HCO 3-与OH -反应;若没有沉淀生成,说明NH 4+与OH -反应;Ⅱ、Ba(OH)2溶液与NaHSO 4溶液的反应,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说明Ba(OH)2溶液过量;当n[Ba(OH)2]∶n(NaHSO 4)=1∶2时,生成硫酸钡、水的比为1:2;Ⅲ.(1)在富氧条件下,通过硝酸盐菌的作用, NH 4+被氧化为NO 3-;加入足量KI ,充分反应后加入少量淀粉试剂,溶液呈蓝色,说明I -被氧化为碘单质。

解析:根据以上分析,Ⅰ、反应完全后,滴加氯化钙稀溶液,有沉淀生成,说明是HCO 3-与OH -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CO 3-+OH - =CO 32-+H 2O ;没有沉淀生成,说明NH 4+与OH -反应生成一水合氨,反应离子方程式为NH 4++OH -=NH 3·H 2O ;Ⅱ、Ba(OH)2溶液与NaHSO 4溶液的反应,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说明Ba(OH)2溶液过量,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a2++OH-+SO42-+H+ =BaSO4↓+H2O;当n[Ba(OH)2]∶n(NaHSO4)=1∶2时,生成硫酸钡、水的比为1:2,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a2++2OH-+SO42-+2H+ =BaSO4↓+2H2O;点睛:本题考查定量离子方程式书写,HCO3-、NH4+都能与OH-反应,HCO3-结合氢氧根离子的能力大于NH4+,含0.1 mol NH4HCO3的溶液中加入少量 NaOH,离子方程式为 HCO3-+OH-=CO32-+H2O;含0.1 mol NH4HCO3的溶液中加入过量 NaOH,离子方程式为NH4++HCO3-+2OH-=CO32-+2H2O 。

2.二氧化氯(ClO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回答下列问題:(1)工业上可用KC1O3与Na2SO3在H2SO4存在下制得ClO2,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

(2)实验室用NH4Cl、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通过以下过程制备ClO2:①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除去ClO2中的NH3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填标号)。

a.水b.碱石灰 C.浓硫酸 d.饱和食盐水(3)用下图装置可以测定混合气中ClO2的含量:Ⅰ.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50 mL水溶解后,再加入3 mL稀硫酸:Ⅱ.在玻璃液封装置中加入水,使液面没过玻璃液封管的管口;Ⅲ.将一定量的混合气体通入锥形瓶中吸收;Ⅳ.将玻璃液封装置中的水倒入锥形瓶中:Ⅴ.用0.1000mol·L-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I2+2S2O32-=2I-+S4O62-),指示剂显示终点时共用去20.00mL硫代硫酸钠溶液。

在此过程中:①锥形瓶内ClO2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玻璃液封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③V中加入的指示剂通常为______,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

(4)用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会含有一定最的亚氯酸盐。

若要除去超标的亚氯酸盐,下列物质最适宜的是_______(填标号)。

a.明矾b.碘化钾c.盐酸d.硫酸亚铁【答案】 2:1 NH4Cl+2HCl3H2↑+NCl3 c 2ClO2+10I-+8H+=2Cl-+5I2+4H2O 吸收残余的二氧化氯气体(避免碘的逸出)淀粉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溶液颜色不再改变 d【解析】(1)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4价,得到1个电子,氯酸钾是氧化剂。

S元素的化选项a错误;b、碱石灰不能吸收氨气,选项b错误;c、浓硫酸可以吸收氨气,且不影响ClO2的量,选项c正确;d、ClO2易溶于水,不能利用饱和食盐水吸收氨气,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3)①ClO2具有强氧化性,则锥形瓶内ClO2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2+10I-+8H+=2Cl-+5I2+4H2O;②由于二氧化氯是气体,容易挥发到空气中,所以玻璃液封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残余的二氧化氯气体;③由于碘遇淀粉显蓝色,则V中加入的指示剂通常为淀粉,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不恢复原色;(4)亚氯酸盐具有氧化性,因此若要除去超标的亚氯酸盐,最适宜的是硫酸亚铁,因为氧化产物铁离子能净水。

3.元素X、Y、Z、M、N均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R在地壳金属元素中的含量仅次于Z。

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4;N-、Z3+、X+离子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N常温下为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R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Z3+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

(2)写出X、Y、N按原子个数之比1:1:1: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M和N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小比较为________(用化学式和“>”“<”或“=”表示)。

(3)X与Y可分别形成10电子和18电子的分子,写出该18电子分子转化成10电子分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Z元素的单质能与Y和R形成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图表示由上述元素中的某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前后的转化关系,在该转化关系中还原剂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示意图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

(6)由X、Y、M三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在水溶液中与H+和OH-均不能大量共存,还能和氯水反应,写出其与新制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4周期第Ⅷ族 HCl>H2S 2H2O2 2H2O+O2↑ 2Al+Fe2O3 2Fe+Al2O3 SO2 4 HSO3- +H2O+Cl2=SO42-+ 2Cl-+3H +(1)R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4周期第Ⅷ族;Z3+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

(2)写出X、Y、N按原子个数之比1:1:1: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S的非金属性比Cl弱,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Cl>H2S。

(3)X与Y可分别形成10电子的水分子和18电子的双氧水分子, 18电子分子转化成10电子分子的化学方程式2H2O2 2H2O+O2↑.(4)Z元素的单质能与Y和R形成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 2Fe+Al2O3 。

(5)由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前后的转化关系可知,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三种分子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2,联系上述元素可以推断该反应为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在该转化关系中还原剂是SO2,示意图中有2个二氧化硫分子与一个氧气分子生成了2个三氧化硫分子,所以转移电子的数目为4。

(6)由X、Y、M三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在水溶液中与H+和OH-均不能大量共存,还能和氯水反应则该离子为亚硫酸氢根离子,其与新制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SO3- +H2O+Cl2=SO42-+ 2Cl-+3H + 。

4.化学反应都有能量变化,吸热或放热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形式之一。

(1)反应A(g)+B(g)=C(g)+D(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①化学反应中产生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②该反应是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ΔH=__________ (用E1、E2表示);③加入催化剂对该反应的ΔH是否有影响?___________。

(2)已知:一定条件下,拆开1molH-H键、1molCl-Cl键、1molH-Cl键需要的能量分别是436kJ、243kJ、432kJ,则反应H2(g)+Cl2(g)=2HCl(g) 的ΔH=_____。

(3)已知:2CH3OH(l)+2O2(g)=2CO(g)+4H2O(g) ΔH1=-a kJ‧mol﹣12CO(g)+O2(g)=2CO2(g) ΔH2=-b kJ‧mol﹣1H2O(g)=H2O(l) ΔH3=-c kJ‧mol﹣1则表示CH3OH(l)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破坏反应物中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放出的能量存在差异放热E1-E2或-(E2-E1)无影响-185 kJ‧mol﹣1 CH3OH(l)+O2(g)=CO2(g)+2H2O(1分) ΔH1=-(2c) kJ‧mol﹣1③加入催化剂对该反应的ΔH是否有影响?无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