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充电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x公司第一章基本信息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电动汽车充电桩项目近日,EVSales对外公布了全球电动车销量数据。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2月份,全球电动车注册量同比增长70%至286367辆,而2018年全年,全球电动车销量达到2018247辆,且电动车在全球汽车市场占比份额达到2.1%,同比增长72%。
随着大众对新能源汽车认可度的不断提升和环保理念的推广,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将会非常可观。
(二)项目选址xxx产业示范基地场址选择应提供足够的场地用以满足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及辅助生产设施的建设需要;场址应具备良好的生产基础条件而且生产要素供应充裕,确保能源供应有可靠的保障。
(三)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27360.34平方米(折合约41.02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7.91%,建筑容积率1.58,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08%,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8.06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27360.34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5844.3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3229.34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28219.22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2195.49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16台(套),设备购置费3001.12万元。
(七)节能分析1、项目年用电量924968.69千瓦时,折合113.68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9237.00立方米,折合0.79吨标准煤。
3、“电动汽车充电桩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924968.69千瓦时,年总用水量9237.00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14.47吨标准煤/年。
达产年综合节能量32.29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4.42%,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项目符合xxx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规划,符合xxx产业示范基地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9163.4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714.2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4.18%;流动资金1449.2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82%。
(十)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12463.00万元,总成本费用9383.62万元,税金及附加160.41万元,利润总额3079.38万元,利税总额3664.53万元,税后净利润2309.5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355.00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3.61%,投资利税率39.99%,投资回报率25.20%,全部投资回收期5.47年,提供就业职位245个。
(十二)进度规划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对于难以预见的因素导致施工进度赶不上计划要求时及时研究,项目建设单位要认真制定和安排赶工计划并及时付诸实施。
二、项目评价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xxx产业示范基地及xxx产业示范基地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xxx产业示范基地电动汽车充电桩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电动汽车充电桩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xxx产业示范基地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245个,达产年纳税总额1355.00万元,可以促进xxx产业示范基地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3.61%,投资利税率39.99%,全部投资回报率25.20%,全部投资回收期5.47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5.47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目前,我国已形成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200多种产品的产量世界第一,但其中许多产业发展方式粗放,在世界价值链中还处于中低端。
要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就必须从质量着手。
特别是在去低端产能、压缩过剩产能的过程中,质量标准就是一个重要的门槛。
到2020年,全省制造业整体素质和质量效益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左右,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7,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8.5%以上,初步形成产业基础雄厚、结构调整优化、质量效益良好、持续发展强劲的先进制造业体系,成为国家级战略产业的重要支撑点。
三、主要经济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一、项目建设背景1、今年以来,民间投资运行总体呈现出两稳两优的特点。
第一稳是民间投资增速持续增长的势头比较稳。
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保持在8%以上,始终高于全国的整体投资增速,而且增幅逐月扩大,1~7月民间投资增长了8.8%,比整体投资增速高3.3个百分点,比近两年最低点2.1大幅提高了6.7个百分点。
第二稳是民间投资占比比较稳。
近五年来,民间占整体投资的比重始终是保持在60%以上。
今年1~7月,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62.6%,同比提高了1.9个百分点,是投资的主力军。
两优方面,第一是民间投资的结构有所优化,制造业是民间投资的重点领域,在整体的制造业投资当中,民间投资的占比超过了80%。
今年1~7月,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了8.6%,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7个百分点,比近两年的低位提高了6.5个百分点。
第二是部分地区民间投资增长趋势优。
1~7月,浙江、广西等17个省区的民间投资增速超过了10%,其中福建、湖南的民间投资增速超过了20%。
2、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实现以下目标: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5个产值规模10万亿元级的新支柱,并在更广领域形成大批跨界融合的新增长点,平均每年带动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
近日,EVSales对外公布了全球电动车销量数据。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2月份,全球电动车注册量同比增长70%至286367辆,而2018年全年,全球电动车销量达到2018247辆,且电动车在全球汽车市场占比份额达到2.1%,同比增长72%。
随着大众对新能源汽车认可度的不断提升和环保理念的推广,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将会非常可观。
从全球角度来看,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在电动汽车研发、生产、销售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下面对比分析一下日、美、德三国的发展现状。
日本电动汽车的发展历史最为悠久,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当年日本各大汽车厂商都加入了电动汽车的研发行列,但是由于受到电动汽车安全性、续航能力和充电设施等方面的影响,使得电动汽车的销售价格居高不下,最后只剩下大发汽车和铃木汽车继续研发电动汽车,并且朝着小型化的方面发展,主要以单人和双人车型为主。
日本汽车业在节能减排方面起步较早,但其发展方向和路径在国内产业界一直存在争论。
近来,企业界意识到在此轮电动汽车竞争中可能落伍,因而打算官民联合出手,挽回局面并后来居上。
2018年8月,日本政府经济产业省官民协议会“汽车新时代战略会议”宣布,到2050年,日本在国内外销售的汽车将全部为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
至此,日本汽车工业发展方向终于明确。
2014-2017年,日本电动汽车销量总体保持增长趋势。
2014年,日本电动汽车销量为3.3万辆,位居全球第四,其中,纯电动汽车为1.78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为1.52万辆;2015年,日本电动汽车市场出现首次下降,销量同比减少23.33%;2017年,日本销售量达到5.60万辆,同比增长了28.15%。
美国电动汽车的发展与日本有所不同,美国电动汽车借鉴了日本发展电动汽车的经验,主要推动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
2009年美国三大汽车集团分别推出了自己的混合动力量产轿车,进行市场化销售。
同年,克莱斯勒宣布取消电动汽车研发团队,这也宣告美国汽车企业将集体选择混合动力汽车为新能源汽车的战略方向。
2012年初,福特汽车正式在加拿大市场投放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在内的新一代锂电池混合动力车,预示着美国汽车厂商已经在混合动力汽车领域开始与日本厂商并驾齐驱。
在特斯拉电动汽车成功脱颖而出后,美国政府果断修改了电动车普及化的目标,开始强调制造高端电动车。
近年来,美国电动汽车发展迅速,以特斯拉公司电动汽车为代表的美国电动汽车生产企业积极投身电动汽车的生产和研发。
从最新公布的数据来看,比亚迪2018年全年销售新能源汽车247,811辆,特斯拉全年交付量为245,240辆。
从区域市场来看,2018年中国电动车品牌销量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在全球电动车总销量中占据49%的份额,同比上升4%;美国电动车销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6%。
此外,受限于电动汽车以电能作为汽车运行的动力,电力的供应是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现阶段,美国积极推动充电桩、充电站等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电动汽车行业提供保障。
2012-2018年,美国电动汽车的销量呈波动上升趋势。
2018年,美国市场共销售电动汽车35.86万辆,同比增长79.48%。
2011年5月,德国联邦经济部与交通部联合发布了《德国联邦政府国家电动汽车发展规划》,指出至2020年德国上路的电动及混合动力汽车达100万辆,至2030年至少达到600万辆,至2050年电动交通网络覆盖全德城市区域。
目前,德国电动汽车发展已经迈入了普及阶段,此阶段除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外,德国还将大力开展电动汽车的全国推广普及和商务应用开发等,以期使德国成为全球电动汽车技术及市场的引领者。
2013-2017年,德国电动汽车销量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据EVSales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德国电动汽车为0.77万辆。
至2018年,德国新能源(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创历史新高,达到24.22万辆,同比增长351.87%,德国电动车品牌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占比为12%。
二、必要性分析1、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消费、投资、出口、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阶段,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势必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但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
“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的基础、条件和动力在于:一方面,我国经济有巨大潜力和内在韧性。
这种潜力和韧性来自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所蕴含的扩大内需强劲需求;来自我国地域幅员辽阔且产业类型多样,经济的支撑非独木一根,而是“四梁八柱”;来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蕴藏着无穷创意和无限财富;来自多年来我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积累的丰富经验;来自我们党的坚强领导和我国不断提高的宏观调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