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法的概念
第二章 法的概念
第一节 法的词源与词义 第二节 法的定义 第三节 法的特征 第四节 法的本质
2016/2/1
1
第一节 法的词源与词义
一、法的词源 二、法的词义
2016/2/1
2
(一)法的词源
兵→刑→法→律→法律 ◆兵: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战争中首领发布的军法。
◆刑:夏、商、西周、春秋。刑起于兵。古写 慎子:“斩人肢体, 凿其肌肤谓之刑” ◆法:战国初期。李悝“集诸国刑典,造法经六篇”。李悝改刑为 法。法的古写体:灋 。《说文》:“法,刑也,平之如水, 从水, 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管子:“杀戮禁诛谓之 法”
2016/2/1
4
中西(司法)象征物
2016/2/1
5
附录2:西方司法女神
司法女神是古罗马神话中的正义女神叫朱蒂提亚。在 文艺复兴时代,司法女神朱蒂提亚的造像开始出现在欧洲 各个城市法院。女神仍然沿用古罗马的造型,披白袍、戴 金冠、左手持天平、右手持长剑、带着眼罩的女神。 正义女神前额垂直的秀发代表“诚实”亦即“真相”, 而蒙眼闭目,则表示她无欲无求、大公无私,审判要“用 心灵来观察”;蒙眼不是失明,是自我约束,是克服直视 对象所产生的诱惑,凡事一律按照天平公平称量。正义女 神的天平代表着公平,女神用它来衡量每个人应得的东西, 不能多也不能少。正义女神的长剑象征着力量和权力,女 神用来对付那些社会正义和秩序的破坏者。对于不公不义 的人与事,挥剑便砍。造像的背面 往往刻有古罗马的法谚: “为实现正义,哪怕天崩地裂(Fiat justitia ruat caelum)”。
2016/2/1
24
(三)法的权利义务性
从调整方式上看,法是一种通过规 定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来调整社会关 系的规范,它具有权利义务双面性: 1.权利和义务是法规范人的行为的基 本方式,是法调整社会关系的基本手段。 ◆权利意味着法允许人自主决定、自 主选择,具有行为的选择自由; ◆义务意味着法要求人必须为一定行 为或禁止人为一定行为,人在行动上是 受约束的。
2016/2/1 17
2.内涵
马克思主义法的定义的内涵包括: 第一,它描述了法的基本特征。从特征上看,法是 由国家创设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以权利义 务的方式来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简要地说,法是 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 ; 第二,它揭示了法的根本性质。从本质上讲,法是 由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上升为国家意志 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它是主观与客观或者意志 与规律的结合,是社会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综合作 用的结果,是统治阶级个体与整体的统一、统治阶 级与全社会的统一; 第三,它指明了法的根本作用和价值。法是为了实 现对一定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有效控制,追求和 实现社会正义。
2016/2/1
21
3.法作为社会行为规范具有鲜明的规范性和概括性。 (1)法的规范性指法为人的行为提供了一般的模 式、标准、方向,它可用来指引和评人的行为。其 鲜明性体现在:法的构成要素中以规范或规则为主, 法规范有独特严密的逻辑结构。法为人提供了明确 的行为模式; (2)法具有概括性。法的概括性又可称普遍性 和一般性,其含义包括:①法的对象是一般
2016/2/1
19
第三节 法的基本特征
一、法的行为规范性 从调整对象上看,法是一种规范 人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的社会行为 规范,它具有行为规范性。 1.法是一种规范:法不是社会意识, 也不是组织 。 ◆规范就是一定的模式、标准、规则。 规范是多样的:思维要遵循逻辑、说 话要符合语法、办事要遵循规矩。
2016/2/1
25
2.在法律中,权利义务不可偏废
在法中,权利义务相互区别、相 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没 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 利”(马克思)两者恰如一枚硬币的 两面。现实的法律,对权利义务可以 各有不同的侧重,但总体上不可偏废。 法由此不同于其他社会规范——道德 规范、宗教规范、一般组织规范。
2016/2/1
6
(一)法的词源
2. 法在西方词源 拉丁文:Jus 与Lex 。前者兼有正义、 权利,后者指实在法。 法文droit与loi 德文recht与gesetz
2016/2/1
7
(二)法、法律的词义
1.法的词义
■ 中文: 现代汉语中的“法”是个多义词。就其法学或法律意 义而言,在学理上,法指法律规范的整体;在制度上,专门 用来命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系统化的规范 性法律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 除此之外,法又可分为静态的法和动态的法。静态的 法通常是指法律规则、法律制度;动态的法则泛指立法、执 法、司法、守法等活动或者过程。或者是法社会学所说的, 法有“纸面意义上的法”和“现实生活中的法”的区分。 ■ 西文: ◆英文Law:规律、法律。 ◆欧陆语言中,“二元法”:自然法与实在法。
2016/2/1 15
(二)法的概念的创新定义
法(律)是特定生活场域的具有合法统 治和治理权力的权威性正式组织或者机构通 过合法程序以全社会名义制定或者认可并有 其强制力保证的最终通过司法诉讼实施的社 会行为规范体系,它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 务,对该社会的成员和组织具有普遍约束 力。——见姚建宗主编科学版法理学教材第 17页。
2016/2/1 20
2.法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调整社会关系, 其中介是人的行为。 道德规范通过思想引导和舆论压力调整社会 关系, 组织规范通过组织和思想控制 来调整社会关 系。 法通过行为调整社会关系. 马克思:——对 于法律来讲,除了我的行为,我是根本不存 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我的行为就 是我同法律打交道的唯一领域。
2016/2/1
13
三、法的概念通常定义和创新定义
(一)法的概念的通常定义 1.定义: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并由 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 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 阶级意志,以权利义务为内容,以确立、保 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 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张文显 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版第47页。)
2016/2/1
16
(三)本教材的法的概念
1.定义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 加以保证其实施的,以调整人们的行为及 社会关系为对象,以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为 主要内容,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 定的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在社会 主义社会是人民)意志的,以确立、保护 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秩序和社会 正义为目的的社会规范体系。
2016/2/1 8
自然法
自然法是居于人类法之上的,并规定了某 些不可变更的权利的标准。——[美]萨拜因: 《政治学说史》 任何事情,只要与自然法颠补不破的永 恒原则相冲突,就是无效的,因而也就不 能约束任何。——[美]爱德华•S•考文 自然法的重要性也许不在于解决一个 文明制度中出现的正常问题,而在于它有 助于决定什么才是一个文明的法律制 度。 ——[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
2016/2/1
23
(二)法的国家创制性
从形成方式上看,法是一种由统治机关以国家的名 义制定和颁行的社会规范,它代表了国家对人行为的要 求,它具有国家创制性: 1.法出于国家:法与国家有必然的联系,均由国家以 “社会代表”的名义创设。其他社会规范出自社会或特 定社会组织。 2.国家创设法有两种基本方式:制定与认可。 3.由此引申出法的统一性与普遍性:◆法的统一性指 各种各样的法在原则上是一致的,在内容上是协调的, 由此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法的◆普遍性指法作为 一个整体在国家主权管辖的范围内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任何机关、组织、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
2016/2/1
14
2.定义的内涵
(1)描述了法的基本特征:从特征上看,法是 由国家创设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以权利 义务的方式来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简要地说, 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 。 (2)揭示了法的本质:从本质上讲,法是由一 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上升为国家意志的 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它是主观与客观或者意志 与规律的结合,是社会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综合 作用的结果,是统治阶级个体与整体的统一 、统 治阶级与全社会的统一 (3)阐明了法的基本目的和功能:从目的和功 能上说,法要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 (或人民)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2016/2/1
18
3.外延
马克思主义法的定义的外延是“国法”, 即国家的法律,包括: (1)国家专门机关制定“法”(成文法); (2)法院或法官在判决中创制的规则(判 例法); (3)国家通过一定方式认可的习惯(习惯 法); (4)其他执行国法职能的法(如教会法)。 此外,有国际法和超国家法(例如欧盟法)。
◆律:战国中后期至清末。商鞅传授,改法为律(唐律疏议)〈说 文〉:律,均布也。
◆法律:清末民初受日本影响。
2016/2/1
3
附录1:獬豸
◆獬豸的形象:
獬豸,也称解廌或解豸,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上古神兽,体形 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 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俗称独角兽。 1.像牛说 2 .像羊说 3 .像鹿说 4 .像麟说 5 .像熊说。这五说都 属于神话,所以无从判别其是非。——杨鸿烈:《中国法律思 想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19—20页。 ◆獬豸的寓意: 它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 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 后吃下肚子。帝尧的刑官皋陶曾饲有獬豸,凡遇疑难不决之事, 悉着獬豸裁决,均准确无误。 在古代,獬豸就成了执法公正的化身。
2016/2/1 9
2.法律的词义
2.法律 ◆(1) 狭义:法的一种,特指国家最高权力
机关制定的效力仅低于宪法的规范性文件。 ◆ (2)广义:指法(或全部法律规范)的整 体。 ◆举例:说明法律的广义与狭义: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广义);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 律、行政法规(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