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车辆段与综合基地站场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核:批准:编制单位:中铁三局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日期:2013年3月10日目录1、编制依据 (2)1、1编制依据 (2)1、2编制原则 (3)2、工程概况 (4)2、1工程概况 (4)2、2工程地质特性 (4)2、3不良地质与特殊性粘土 (8)2、4水文地质条件 (9)3、施工部署 (9)3、1施工总体目标 (12)3、2项目组织机构及职责划分 (12)3、3施工队伍安排及任务划分 (16)3、4施工准备 (17)3、5施工总体安排 (18)3、6主要资源配置 (18)4、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障措施 (20)4、1工程阶段性工期安排 (20)4、2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详见附图) (20)4、3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22)5、施工总平面图 (25)5、1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25)5、2施工平面布置说明 (25)5、3施工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
(30)6、施工方案及方法 (31)6、1总体方案 (31)6、2施工方法 (31)7、施工监测 (59)7、1监控测量项目表 (59)7、2监测其她要求 (60)7、3监控测量预报及反馈程序 (60)8、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60)8、1质量目标 (60)8、2质量保证体系 (60)8、3技术保证措施 (63)8、4雨季施工措施 (63)8、5冬季施工措施 (64)9、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66)9、1安全保证体系 (66)9、2施工机械、临时用电安全保证措施 (70)9、3基坑安全保证措施 (71)10、文明施工措施 (71)11、环境保护措施 (72)1、编制依据1、1编制依据1、1、1《郑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车辆段与综合基地站场路基工程施工图》。
1、1、2《郑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车辆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有关资料。
1、1、3现场实际情况。
1、1、4国家、河南省现行的有关地下工程设计、施工规范与规程等。
1、1、5国家及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
1、1、6适用于本工程的标准、规范有:《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1);《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111-2006)(2009年版);《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1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版);《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10038-2012);《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6);《铁路路基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设计规范》(TB101186-200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铁路工程设计技术手册》(路基),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汇编》;国家以及河南省、郑州市有关规范、规程;有关会议纪要,公文及政府部门提供的基础资料;郑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03合同段车辆段岩土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黄河勘察规划设计有限公司,2012年11月。
1、1、7我单位多年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1、2编制原则1、2、1确保“安全第一”的原则安全就是永恒的主题,施工生产永远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所有技术措施、施工方案、现场调度指挥等一切以安全为主旋律。
1、2、2技术方案“最优”的原则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进行多种施工方案的综合比选,针对不同工序,择优选用最佳方案。
1、2、3确保“优质高效”的原则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人员、机械、材料、管理进行优化配置。
按照优质高效、科学管理的原则配置施工要素。
根据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的质量目标,通过严格地贯彻执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过程管理,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施工中强化标准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优质高效的目标。
1、2、4确保“工期不倒”的原则根据业主对本标段的工期要求,结合本标段的具体情况,编制科学、合理、周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进度,实行网络控制,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业主要求。
1、2、5“科学配置”原则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中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在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上实行科学配置,选派有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与专业化施工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流动资金的周转使用,建设资金做到专款专用。
选用优质材料,确保人、财、物、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
1、2、6“规划合理”原则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以及施工现场地形地貌的特征,在临时工程施工准备上,本着避免扰民、就近布置、方便使用、优化设置的原则,合理布置,满足施工需要。
1、2、7“效益控制”原则效益就是施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源泉,施工技术方案的选择,工程管理的目标都要与效益挂起钩来。
在满足建设方的产品需求的条件下合理地进行效益控制。
2、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本场地南高北低,车辆段场平高为142、00m。
场地南端地面标高约为149、200m,需对南边场地进行开挖。
场地北段地面标高约为133、5m。
需对北段场地进行填方处理。
由于填筑高度较大。
需对场地地进行地基处理。
场地内有一条较大的沟壑被分为南北两段。
其中,南段的沟壑面积14600m2,深约6~8m、南段沟壑上主要构筑物为道路,大部分地段为草坪,北段沟壑构筑物为道路,为了防止构筑物不均匀沉降,需要对这两段地基进行处理。
场地整体处于南段挖方,北段填方填筑边坡采用挡土墙进行护坡。
挡土墙范围基本包括整个车辆段边界,其中填方区挡土墙超过六米时下部需用素砼桩复合地基。
2、2工程地质特性2、2、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人工填土:灰黑色-褐色,以粉土为主,夹有粉质粘土,含植物根系,上部见少量碎砖块垃圾,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20~4、50m,平均1、06m;层底标高:124、20~148、50m;层底埋深:0、20~4、5m,平均1、06m。
2、2、2第四系上更新统上段冲洪积层(Q3-3al+pl)粉土:褐黄色,稍湿,稍密,粘粒含量中等,为粉质粘土,含铁锈斑点、田螺碎片及白色钙纹,见零星小钙质结核,粒径小于1、0cm,干强度低、韧性低,局部夹粉质粘土。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50~5、40m,平均2、29m;层底标高:131、90~146、90m;层底埋深:1、30~6、20m,平均3、3m。
该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如下:含水量9、8%~22、3%,平均14、7%,天然重度16、1~19、8kN/m3,平均18、7kN/m3,孔隙比0、526 ~0、850,平均0、629,压缩系数0、12~0、4MPa-1,平均0、22MPa-1,压缩模量4、63~13、32MPa,平均8、23MPa,属中等压缩性土,天然快剪标准值:c=9、8kPa,φ=21、4度。
标贯实测击数标准值9、3击;双桥静力触探锥尖阻力标准值3、3MPa。
粉砂: 灰黄色,稍湿,稍密状,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粘粒含量中等,局部夹有砂质粉土。
该层场区零星分布,主要集中在场区西南角。
厚度:1、00~4、10m,平均2、27m;层底标高:140、10~145、20m;层底埋深:3、00~7、40m,平均4、95m。
该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如下:含水量7、8%~15、1%,平均11、3%,天然重度15、8~19、9kN/m3,平均17、7kN/m3,孔隙比0、525~0、808,平均0、671,压缩系数0、13~0、2MPa-1,平均0、18MPa-1,压缩模量6、15~13、52MPa,平均9、94MPa,属中等压缩性土,天然快剪标准值:c=11、0kPa,φ=25、3度。
标贯实测击数标准值9、7击;双桥静力触探锥尖阻力标准值4、1MPa。
粉土: 褐黄色,稍湿,中密,有砂感,主要为砂质粉土,具锈斑,含少量钙质结核,粒径0、2-1、5cm,干强度低、韧性低,局部夹有粉砂。
该层场区分布较广,场区北端与冲击沟内缺失。
厚度:0、60~6、80m,平均3、17m;层底标高:132、90~143、60m;层底埋深:3、80~9、50m,平均6、69m。
该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如下:含水量9、8%~23、4%,平均15、3%,天然重度15、5~20、1kN/m3,平均18、3kN/m3,孔隙比0、514~0、885,平均0、674,压缩系数0、13~0、40MPa-1,平均0、24MPa-1,压缩模量4、50~12、17MPa,平均7、72MPa,属中等压缩性土,天然快剪标准值:c=9、7kPa,φ=20、4度。
标贯实测击数标准值12、3击;双桥静力触探锥尖阻力标准值5、9MPa。
粉砂: 褐黄色,稍湿,中密-密实,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少量云母,分选性一般,粘粒含量少。
该层场区呈透镜体零星分布,厚度:0、40~2、70m,平均1、08m;层底标高:132、00~139、40m;层底埋深:2、60~12、00m,平均7、26m,因该层分布较少,借用出入段线试验指标。
该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如下:含水量7、3%~18、0%,平均13、8%,天然重度17、1~20、3kN/m3,平均19、0kN/m3,孔隙比0、508~0、697,平均0、596,压缩系数0、11~0、31MPa-1,平均0、18MPa-1,压缩模量4、82~13、74MPa,平均10、34MPa,属中压缩性土,天然快剪标准值:c=5、6kPa,φ=20、5度。
标贯实测击数标准值17、6击;双桥静力触探锥尖阻力标准值11、2MPa。
粉土: 褐黄~黄褐色,稍湿,密实,粘粒含量高,主要为粘质粉土,上部夹有粉质粘土,含铁质锈斑与黑色锰质斑点,干强度低、韧性低,局部夹有粉砂。
该层在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40~10、00m,平均3、89m;层底标高:124、00~139、80m;层底埋深:0、80~16、00m,平均10、16m。
该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如下:含水量10、5%~21、7%,平均15、1%,天然重度16、7~20、1kN/m3,平均18、9kN/m3,孔隙比0、503~0、844,平均0、616,压缩系数0、11~0、39MPa-1,平均0、23MPa-1,压缩模量4、35~13、59MPa,平均7、58MPa,属中等压缩性土,天然快剪平均值:c=12、9kPa,φ=21、3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