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提高小学生识字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识字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识字能力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能力,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和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会生字。

一、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他们喜欢直观形象有趣的学习内容。

生字教学对学生而言就显得很抽象,不易理解。

陈旧的识字教学往往采用机械、重复的手段,以致学生学习汉字时,认为枯燥无味,没什么意思。

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提高识字效率,就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化抽象为形象。

原苏联教育学家斯卡特认为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兴趣,所以识字教学要千方百计的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二、在比较中识字。

经过多年的的教学,我深有体会,平时总有一些学生把“哪”和“那”互相混淆。

如在选词填空时,写成“村子里(那)来这么多新房子?”教师可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

首先比较字音:“哪”读nǎ,“那“读nà。

然后比较字形:“哪”比“那”多了一个“口”。

最后是从字义上帮助学生理解。

在句子中表示疑问的用“哪”,指较远的地方或事物用“那”。

如:“你从哪儿来?”“我到那边去”。

这样学生就会区别“哪”和“那”了。

三、编字谜猜生字。

学生们对猜字非常感兴趣。

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在识字教学中把一些字编成谜语,让学生通过猜谜语记住生字。

如学习“赢”字,可编成“亡口月贝凡”;学习“闪”,编成“门里面有个人”;学习“雷”,编成“大雨落到田上”;学习“全”,编成
“大王头上有个人”;学习“尘”,编成“小小的土”;学习“坐”,编成“两个人坐在土上”等等。

四、听故事巧识字学生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力求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

让学生们通过听故事记住生字。

如在学习“渴”和“喝”的时候,教师给学生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天,小明和姐姐还有几个小朋友去小山上玩,正当他们玩的开心时,小明口干了想喝水,于是便说:“水,你在哪里?”原来小明把准备着的水壶忘在家里了,口渴了才想起。

于是,姐姐送了一瓶水给小明,小明张开嘴就喝。

姐姐见状就顺口说:“口渴了就找水,喝水时就张嘴。

”听了这个故事以后,学生就牢固地记住了“渴”和“喝”了。

在识字教学的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入手,不断改进汉字识记教学方法,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参与学习,掌握知识,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语文识字教学的实践活动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