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生问题调查报告系列精选6篇

民生问题调查报告系列精选6篇

民生问题调查报告系列精选6篇【篇1】民生问题调查报告系列勤服务中心根据工作实际,制定了调研方案,中心班子成员自4月19日至4月26日,在中心范围内,通过会议、访谈、座谈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调研活动,全面深入地梳理了后勤服务工作中有关民生的问题。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后勤服务中心现状后勤服务中心下设办公室、膳食科、学生宿舍管理科、水电科、绿化科、房管环卫科、医院等,主要从事学生饮食服务、学生宿舍管理与服务;水电管理与服务、校园绿化管理与服务、校园公房管理、环卫管理与服务、车辆服务、邮政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等。

中心现有在编职工56人,合同工243人。

二、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中有关民生的主要问题1、学校生活用水存在质量问题,影响师生身体健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xx”规划的总指向、总目标,民生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

7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召开会议确定十八届五中全会主要议程时便提出,“xx”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来制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可见,持续推进民生改善是我国由“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走向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是“发展为民”、“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的现实体现。

我校教学生活用水均属自备井供应。

目前我校自备井四口,其中:东区一口、西区两口、同大学生公寓一口。

2022年3月,经孝感市卫生防疫站检测化验,我校自备井水质中铁锰离子超标,杂质较多,时有浑浊现象。

铁锰过多,易造成对人体肝、肾及大脑的损伤,杂质较多在人体内易形成各种结石,影响着师生身体健康。

2、学生食堂使用煤及柴为燃料,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

为积极构建节约型校园,降低能耗、节约开支,后勤服务中心于2022年对学校食堂锅炉燃料进行了“煤改柴”,用废木料和谷壳代替煤,每年节约开支约10万元,炒菜灶台继续延用煤作燃料。

但在使用过程中,无论煤或柴的排放均对周边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而学生食堂与教职工宿舍、学生宿舍相邻,排放的废气中含大量的煤渣和柴灰,导致部分教职工家庭、学生宿舍长年不能开窗,部分教职工特别是老干部多次向后勤服务中心反映情况,希望得以解决。

3、部分基础设施(设备)存在薄弱环节,影响后勤服务保障。

近年来后勤基础设施(设备)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是从整体上看,仍然有不少薄弱环节:(1)同大学生公寓二期、三期智能供电系统需要完善配套,学生使用大功率电器无法控制,存在安全隐患;(2)东西区宿舍没有安装电扇,学生自行购置电扇,使用多用插座现象比较普遍;(3)食堂部分设施(设备)需要维修、购置,如:东区锅炉已过使用年限,存在着安全隐患,急需更换;教工餐厅操作间低矮狭窄;东苑餐厅一楼操作间漏雨,二楼操作间改造;同大食堂需购置空调、电扇等;(4)医院设备老化,需购置更换部分设备;(5)校外垃圾站存在转运不及时现象,应建立校内临时垃圾存放点;(6)绿化设施、设备不足,导致员工劳动强度大而效率低等。

4、学生宿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影响学生学习生活。

学生宿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1)学生使用的饮水机存在质量问题,易引起饮水机自燃,已发生两起起火事件,因管理员发现及时,避免更大的事故发生;(2)学生宿舍内偷盗现象时有发生;(3)同大学生园区新公寓已经开工,施工车辆与用工人员均从同大学生园区内行走;(4)东区部分学生宿舍电线路老化。

5、职工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影响后勤管理服务水平。

后勤员工素质决定后勤管理和服务质量,后勤服务中心从其人员构成来看,高学历、高职称的的管理人才较少,技术人员缺乏,现有技术人员普遍存在着文化素质较低、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在年龄结构层次上,人员老化现象比较明显,缺乏后备力量;一线员工流动性大,稳定性差,工作积极性不高,主人翁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三、解决后勤服务保障存在问题的措施及建议1、科学论证,统筹规划,加大学校有关民生工程基础设施(设备)资金投入。

(1)为保障学校师生饮用水安全,建议对学校饮用水进行净化处理。

鉴于净化水涉及二次转水,每吨处理成本大约在0。

70元左右,故建议有选择性的实施此项目,即仅对涉及教职工生活(入口饮用)的水进行净化供应,一是东区家属区及学生食堂为一专线,在东区盆景园处建60吨/小时处理能力的设备一套;二是西区二井须全部采用净化供应,在西区建120吨/小时处理能力的设备一套。

预计资金投入80万元。

学生宿舍和教学楼仍用原水供应,同大园区大部分为学生宿舍冲洗用水,故不采用净化处理水供应。

(2)为加强校园环保建设,建议试点实施食堂“煤、柴改气”工程。

将东区食堂锅炉、灶台改造为以天然气为燃料,由于食堂锅炉需要更新,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约需投入80万元。

(3)进一步完善设施(设备),保障后勤服务需要。

建议根据后勤工作实际,由资产与后勤管理处、审计处、后勤服务中心成立调研专班,对于基础设施(设备),进行统筹安排,合理配置。

2、加强宿舍安全工作管理,强化联动管理机制。

学生宿舍进一步加强“四个三”的安全管理机制,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加强安全工作防范,一是加强学生自身安全保护知识的宣传,做好用电安全、防火、防盗工作;二是加强安全工作管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三是更新改造安全设施,如:电线路改造、防护网安装、饮水机更换、增设贵重物品寄存室等;四是加强安全巡逻队伍建设;五是在安全管理上强化各部门联动管理机制。

【篇2】民生问题调查报告系列民生问题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和解决好的核心问题。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瓜州建设,最近,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在民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的配合下,采取与部门负责人研讨,与乡镇领导、站所负责人、部分村组(社区)干部、居民代表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我县民生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就促进民生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

一、我县民生问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1、设施老化,部分农村居民出现饮水困难。

我县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大都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受当时自然和经济条件所限,设施建设规模较小,设备承载能力低下,大部分管线是使用期限较短的再生塑料。

目前,这些设施大部分已过使用期限,加之人口自然增长和大量移民迁入,已经老化的设施不堪重负。

同时由于水位下降,水质盐碱化,供水设施停用的组达50多个,约占全县组数的20%,饮水受到影响的农民9000多名,供水不足的组80多个,约占全县组数的27%,亟待维修和改造的管线约100多公里。

目前的设施改造进程远不能满足群众的生活需要。

2、房价看涨,中低收入居民无力改善住房条件。

县城7000多户居民中,约有三分之一住在使用了2022年以上的平房内,近200户城乡常住居民没有住房,常年租房居住,近50户居民还住在危房里。

相当一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盼望改善住房条件,不少农户也想进城购买住房,但面对日益看涨的房价都深表无奈,只能等待观望。

3、投入窘困,农村公益事业发展难以满足农民需要。

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体制影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得不到有效保障。

同时,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无力对公益事业进行投入,造成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反差大,城乡居民不能平等享受诸如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设施的现状。

目前农村公共设施总量少、质量低、农民集资建设负担重等问题比较突出。

各农村乡镇普遍反映通组道路的公共部分(十字交叉、文化室、孤寡老人门前、两个居民点之间)面积较大,占到硬化面积的一半,由农民负担太重。

【篇3】民生问题调查报告系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规划的总指向、总目标,民生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

7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召开会议确定十八届五中全会主要议程时便提出,“”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来制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可见,持续推进民生改善是我国由“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走向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是“发展为民”、“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的现实体现。

勤服务中心根据工作实际,制定了调研方案,中心班子成员自4月19日至4月26日,在中心范围内,通过会议、访谈、座谈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调研活动,全面深入地梳理了后勤服务工作中有关民生的问题。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后勤服务中心现状后勤服务中心下设办公室、膳食科、学生宿舍管理科、水电科、绿化科、房管环卫科、医院等,主要从事学生饮食服务、学生宿舍管理与服务;水电管理与服务、校园绿化管理与服务、校园公房管理、环卫管理与服务、车辆服务、邮政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等。

中心现有在编职工56人,合同工243人。

二、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中有关民生的主要问题1、学校生活用水存在质量问题,影响师生身体健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规划的总指向、总目标,民生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

7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召开会议确定十八届五中全会主要议程时便提出,“”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来制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可见,持续推进民生改善是我国由“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走向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是“发展为民”、“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的现实体现。

我校教学生活用水均属自备井供应。

目前我校自备井四口,其中:东区一口、西区两口、同大学生公寓一口。

2022年3月,经孝感市卫生防疫站检测化验,我校自备井水质中铁锰离子超标,杂质较多,时有浑浊现象。

铁锰过多,易造成对人体肝、肾及大脑的损伤,杂质较多在人体内易形成各种结石,影响着师生身体健康。

2、学生食堂使用煤及柴为燃料,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

为积极构建节约型校园,降低能耗、节约开支,后勤服务中心于2022年对学校食堂锅炉燃料进行了“煤改柴”,用废木料和谷壳代替煤,每年节约开支约10万元,炒菜灶台继续延用煤作燃料。

但在使用过程中,无论煤或柴的排放均对周边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而学生食堂与教职工宿舍、学生宿舍相邻,排放的废气中含大量的煤渣和柴灰,导致部分教职工家庭、学生宿舍长年不能开窗,部分教职工特别是老干部多次向后勤服务中心反映情况,希望得以解决。

3、部分基础设施(设备)存在薄弱环节,影响后勤服务保障。

近年来后勤基础设施(设备)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是从整体上看,仍然有不少薄弱环节:(1)同大学生公寓二期、三期智能供电系统需要完善配套,学生使用大功率电器无法控制,存在安全隐患;(2)东西区宿舍没有安装电扇,学生自行购置电扇,使用多用插座现象比较普遍;(3)食堂部分设施(设备)需要维修、购置,如:东区锅炉已过使用年限,存在着安全隐患,急需更换;教工餐厅操作间低矮狭窄;东苑餐厅一楼操作间漏雨,二楼操作间改造;同大食堂需购置空调、电扇等;(4)医院设备老化,需购置更换部分设备;(5)校外垃圾站存在转运不及时现象,应建立校内临时垃圾存放点;(6)绿化设施、设备不足,导致员工劳动强度大而效率低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