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第一次战役推荐文章第一次击败日军的战役热度:北伐战争的重要战役热度:抗美援朝清川江战役热度: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热度:第一次世界大战重大战役有哪些热度: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First Campaign in War to Resist U.S. Aggression and Aid Korea)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25日~11月5日,在朝中边境及其附近地区,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韩国)军突然发起的进攻战役。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朝鲜战争第一次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朝鲜第一次战役:战役背景朝鲜战争爆发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朝鲜人民军越过三八线准备统一朝鲜半岛,同美国支持的韩国军队展开激战。
6月27日,美国公然以其海军和空军直接入侵朝鲜,同时派遣其第7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以武力阻挠中国统一,解放台湾。
6月30日,美国陆军第八集团军直接参加了朝鲜的地面作战。
美国为使其侵略行径合法化,又于7月7日操纵联合国非法授权其指派司令官统一指挥侵朝各国军队。
从此美国就打着“联合国”的旗号,纠合指挥所谓“联合国军”公开对朝鲜进行侵略战争。
1950年7月7日,在美国的操纵下成立了“联合国军”的“联合司令部”,由美军远东总部统帅麦可阿瑟任司令官,统一指挥侵朝各国军队。
当时在朝鲜战场上打着“ 联合国军”旗号的军队,除美国和韩国的部队外,还有英国的2个步兵旅,法国的1个步兵营,加拿大的1个步兵旅,澳大利亚的1个步兵营,新西兰的1个炮兵团,土耳其的1个步兵旅,泰国的1个步兵营,菲律宾的1个步兵营,希腊的1个步兵营,荷兰的1个步兵营,比利时的1个步兵营,卢森堡的1个步兵排,哥伦比亚的1个步兵营,埃塞俄比亚的1个步兵营,南非的1个空军中队。
在上述国家中,有的还派出了少量海军和空军参战。
另外,瑞典,挪威,丹麦,意大利,印度等五国派出了战地医疗队。
朝鲜人民军开战后,节节胜利,曾于6月底占领汉城,8月初占领了朝鲜南部90% 以上的土地和人口,迫使对方退守洛东江以东的大邱,釜山一隅。
美国乘朝鲜人民军主力深入洛东江地区,后方空虚之际,以其海军陆战第一师,步兵第7师,工兵第2旅,空降第187团,和韩国海军陆战队四个营等部共约7万多人,在二百三十余艘舰艇和三百余架飞机支援下,于9月15日由朝鲜中部西海岸的仁川港地区登陆,截断朝鲜人民军的后方交通,配合正面进攻,前后夹击朝鲜人民军,使朝鲜人民军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
中国中央人民政府严正警告美国立即停止侵略行径,不要玩火自焚,同时倡议和平方式公平合理地解决朝鲜问题。
美国政府无视中国政府的警告和国际舆论的谴责,于10月1日悍然越过三八线,疯狂地向朝鲜首都平壤和东部重镇元山等地进逼,并多次派遣空军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的一些城镇和乡村,还狂妄叫嚣:“鸭绿江并不是把两国(指中朝)截然分开的不可逾越的障碍” 。
这就不仅威胁着朝鲜的生存,同时也更严重地威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威胁着世界的和平。
在此紧急关头,中国政府及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并于1950年10月 8日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0月19日,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人民军(此时已失去战斗力)一道抵抗美国及其走狗的侵略。
志愿军入朝前,毛泽东于1950年10月4日在给周恩来的电报中,曾经设想:“在平壤,元山铁路线以北德川,宁远公路线以南地区构筑两道至三道防御阵线。
如敌来攻则在阵地前面分割歼灭之。
如平壤美军元山伪军两路来攻则打孤立较薄之一路。
现在的决心是打伪军,也可以打某些孤立的美军。
如时间许可则将工事继续增强,在六个月内如敌人固守平壤,元山不出,则志愿军亦不去打平壤,元山。
在志愿军装备训练完毕,空中和地上均对敌军具有压倒的优势条件之后,再去攻击平壤,元山等处,即在六个月以后再谈攻击问题。
”但是,志愿军出国前夕,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美军以占平壤,元山等地,并集中了四个军十三万人的兵力,由元山,平壤两地分东,西两线(主力置于西线),向中朝边境冒进,企图在11月23日前,前出到中朝边境,一举歼灭朝鲜人民军,达到占领全朝鲜的目的。
其具体部署是:以美第八集团军于西线,指挥美第一军(含两个师一个旅)由平壤,沙里院地区沿京义铁路向北进犯,其中英国第27旅沿京义铁路指向新义州。
美第24 师沿京义铁路及泰州,龟城指向朔州,昌城。
伪第1师沿京义铁路及云山,北镇指向碧潼。
伪第2军(含三个师)由破邑,阳德地区分经成川,价川及德川,熙川向北进犯,其中伪第6师指向楚山,伪第8师指向江界,伪第7师为第二梯队。
美第1军之骑兵第1师及空降第187团于平壤,肃川地区为预备队。
另外,以美第10军,伪第1 军于东线,由元山,咸兴地区分向江界,图门江边进犯,其中美陆战第1师经咸兴,五老里,长津迂回江界。
美第7师经咸兴,丰山指向惠山镇。
伪首都师及伪第3师沿海岸铁路指向图门江边。
根据这一变化了的情况,毛泽东和彭德怀商议后,立即改变了原来的作战计划。
毛泽东于10月19日在给中南,华东,西南,西北等中央局的电报中指出:“为了保卫中国,支援朝鲜,志愿军决于本日出动。
先在朝鲜北部尚未丧失的一部分地方站稳脚,寻机打些运动战,支援朝鲜人民继续奋斗。
”并确定“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阵地战,敌后游击战相结合”作为志愿军第一阶段的作战方针。
为了实现这一新的决心,毛泽东于10月21日在给彭德怀的电报中强调指出:“现在是争取战机问题,而不是先有一个时期部署防御,然后再谈攻击问题。
” 以彭德怀为首的志愿军将领,依据上述作战方针和当面敌情,进行了精心计划和周密组织。
战役初期1950年10月上旬,“联合国军”向朝中边境分兵冒进,越过三八线,向朝中边境推进,计划在西线(太白山脉以西)占领平壤、东线(太白山脉以东)占领元山后,两线部队东西对进,会合后再向北推进。
1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和“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在威克岛就朝鲜战局举行秘密会议。
会后,“联合国军”加快进攻速度,17日占领咸兴,19日占领平壤。
于是,麦克阿瑟宣称要在感恩节(11月23日)前占领全朝鲜,并迅即改变其原定作战计划,命令部队以最快速度向北推进,先控制边境要点,堵住朝鲜人民军退路,防止中国军队介入,尔后再行全面占领。
据此,东西两线部队采取以师甚至以团或营为单位,分兵多路向朝中边境冒进。
此时,“联合国军”地面部队为23万余人,其中用于”三八线“以北作战的13万余人。
其战役布势是:西线为美军第8集团军,有6个师另1个旅、1个空降团。
其中:美军第1军(辖第24师、英军第27旅及韩国军第1师)由平壤地区向新义州、朔州、碧潼方向推进;韩国军第2军团(辖第6、第7、第8师)由成川、阳德地区向楚山、江界方向推进;美军骑兵第1师(机械化师)及空降第187团为第8集团军预备队,位于平壤、肃川地区。
东线为美军第10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军第1军团,有4个师。
其中美军第10军(辖第7师、陆战第1师)由咸兴、利原地区向江界及惠山镇方向推进,韩国军第1军团(辖首都师、第3师)沿海岸铁路线向图们江边推进。
志愿军过江1950年10月19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秘密渡过鸭绿江,向龟城、泰川、球场、德川、五老里一线开进。
计划在此线先组织防御,稳定战局,掩护朝鲜人民军北撤整顿;待装备、训练完毕,再组织反攻。
20日,“联合国军”已抵近或进至东线志愿军预定防御地区,未发现志愿军入朝,仍放胆前进,兵力逐渐分散,西线右翼韩国军第2军团态势突出,且与东线部队之间敞开80余公里的缺口。
21日,毛泽东鉴于志愿军徒步开进,已来不及在预定地区组织防御,遂电示志愿军改变原定计划,争取战机,采取在运动中歼敌的方针。
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随即调整部署:西线集中第40、第39、第38军(附第42军第125师)在温井、云山、熙川以北地区,分别歼灭韩国军第6、第1、第8师,第66军主力立即入朝,向铁山方向前进,准备阻击英军第27旅;以第42军(欠第125师)在东线黄草岭、赴战岭及其以南地区阻击美军第10军及韩国军第1军团,保障西线主力的翼侧安全。
25日,“联合国军”在西线继续以师或团为单位分兵冒进,先后进至博川、龙山洞、云山、温井、桧木洞、熙川一线。
为捕捉战机,彭德怀决心以军或师分途歼灭冒进之敌。
26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表示赞同,并指出:第一个战役需确定以歼灭韩国军第1、第6、第8师为目标,分为几个大小战斗完成,然后再打美、英军。
朝鲜第一次战役:战役经过歼灭韩国第6师大部1950年10月25日7时许,志愿军第40军第120师第360团在云山以北与进犯的韩国军第1师先头部队接触,将其击退。
10时许,第团第3营和1个炮兵中队预期遭遇,即以拦头、截尾、斩腰的战法将其全歼(见两水洞战斗)。
当夜,第118、第120师乘胜前进,占领温井。
从而,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序40军第118师于温井西北两水洞地区与韩国军第6师第2幕。
1950年10月26日,韩国军第6师先头营进至鸭绿江边的楚山,并炮击中国边境,该师主力位于熙川地区;韩国军第8师主力由德川经球场进至熙川;韩国军第1师主力进至云山地区;美军第24师、英军第27旅分别进至龙山洞、博川地区。
志愿军为分途歼灭冒进之敌,迅速调整作战部署。
28日,第40军主力在温井以东龟头洞地区,向韩国军第6、第8师各2个营发起攻击,至29日晨将其大部歼灭。
该军第118师进至古场地区,于29日晚,将由楚山折返古场的韩国军第6师第7团大部歼灭(见古场洞战斗)。
与此同时,第39军进至云山地区,对韩国军第1师构成三面包围。
第66军进至龟城以西地区,准备迎击美军第24师。
第38军在韩国军第8师南撤后占领熙川。
至此,西线志愿军主力已进至古军营洞、塔洞、泰川以北、云山以北、温井、熙川一线,完成了战役展开。
重创美军骑兵第1师“联合国军”遭打击后,虽已发现志愿军入朝参战,但认为中国是象征性出兵,故稍事调整后继续向北推进。
10月31日,英军第27旅进至定州、宣川;美军第24师进至泰川、龟城,骑兵第1师由平壤调至云山、龙山洞地区;韩国军第1师主力向宁边地区转移,第8师退集球场地区,第7师东调球场、德川地区;美军第2师北调安州地区作为第8集团军预备队。
其清川江以北的兵力虽增至5万多人,但仍处于分散状态。
此时,西线志愿军可集中10~12个师、12~15万人作战,兵力居优势。
据此,志愿军领导人决心采取向敌侧后实施战役迂回、结合正面突击的战法,集中兵力,各个歼灭韩国军第8、第7、第1师,尔后视情况再歼美、英军。
各军按统一部署,于11月1日黄昏发起攻击。
第39军集中8个步兵团、2个炮兵团、1个高射炮兵团,于16时发起云山进攻战斗。
至3日夜,歼灭美军骑兵第1师第8团大部和韩国军第1师第12团一部,击溃美军骑兵第1师第5团和韩国军第1师第15团,毙伤俘敌2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