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新时代的曙光|中考真题在线|1.[2015·河北]它标志着中国人,至少是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生意识的觉醒,是1840年以来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第一次全身心地投入,由此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即中国的政治已不再限于职业政治家范围,而扩大到了知识分子阶层特别是青年学生层面。
“它”是(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2.[2013·河北]一首纪念某重大历史事件的诗歌写道:“神舟昏暗虎狼凶,捍卫国家意志雄。
学子斗争惊列寇,豪杰攻打震华庭。
反封反帝风云涌,休课休劳波浪凶。
□□□□值赞颂,优良传统要扬承。
”下列选项适合填在空格处的是( )A.五四精神B.长征精神C.国共合作D.抗美援朝3.[2014·河北改编]从下图能够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A.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集中在城市B.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遍布全国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中国共产党已是公开的革命政党|课时提分练习|1.[2018·衢州]1926年胡适在英国进行了三次演讲。
英方为胡适做广告时使用了“中国文艺复兴之父”来推介。
英方所称的“中国文艺复兴”是指( )A.洋务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三大改造2.[原创题]右图杂志的发表( )A.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B.开启中国政治近代化阀门C.成为中国近代史开端D.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3.[2018·石家庄一模]“常有人说:白话文的局面是胡适、陈独秀一班人闹出来的。
其实这是我们的不虞之誉。
中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
适之等若在三十年前提倡白话文,只需章行严一篇文章便驳得烟消灰灭。
”材料认为白话文得以推广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B.胡适、陈独秀的推动C.白话文的自身价值D.制度和环境的根本变化4.[2018·金华]“人类精神和文化至少已经经历两次伟大的觉醒,第一次在公元前800年—前200年之间……第二次以启蒙运动为标志,首先发生在18世纪的西欧,然后向世界各地传播开来。
”在这“两次伟大的觉醒”中,中国的代表人物有( )①孔子②徐光启③黄宗羲④陈独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原创题]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认为:“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
”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A.主张科学与人权并重B.主张同封建复古思想斗争C.建立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D.为了培养国民独立人格6.[改编题]右图报纸内容评述的是 ( )A.公车上书B.义和团运动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成立7.[改编题]1919年5月,上海一家商店挂出这样一副对联:“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而起;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愿诸君努力而行。
”这副对联中没有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是( )A.五四运动的范围扩大B.商人爱国之情和对学生的支持C.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D.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8.[2018·达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90多年前一批青年学生为了追求民族的独立,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下列有关五四运动的表述准确无误的是( )A.五四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它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B.在1919年5月4日的游行示威中,青年学生发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呐喊C.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9.[2018·邵阳]《都嘟》中写道:“1918 年的数据是,当时日货占中国所有进口货的44%,1920年降到 24%,近乎腰斩了。
这是百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抵制日货运动。
”这次抵制日货运动发生在( )A.甲午中日战争时期B.八国联军侵华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D.北伐战争时期10.[原创题]五四爱国运动后中国思想界出现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否定封建主义的同时,也开始怀疑以至放弃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转而向往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现时和将来的人类共同的思想”,社会主义学说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可见,五四运动( )A.使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B.促进了社会主义学说传播C.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D.改变了社会习俗11.[2018·自贡]下图所示的建筑,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它见证了( )A.新文化运动诞生B.中国共产党成立C.人民军队的创建D.国民大革命发动12.[原创题]中国共产党诞生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不是偶然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强大势力,革命任务艰巨而又复杂,迫切需要坚强的领导力量。
可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主要是由于( )A.革命形势发展需求B.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C.共产国际的强力推动D.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结果13.[原创题]下图《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反映的史实( )A.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推向高潮B.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C.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D.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14.[改编题]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902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1910年赴美国留学,1907年赴法国考察1913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上图人物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2)概括他们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15.[改编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次运动对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的勇猛冲击,形成一场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
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这些反封建的勇士们在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上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弱点。
材料二五四运动遍及20多个省100多个城市。
在运动中,各地组织了学生、教职员、工商界、妇女界等群众团体,并共同组成各界联合会。
随着运动的发展,又先后成立了全国性的群众组织——全国学生联合会和全国各界联合会。
由于各界群众的联合行动,这场运动获得了胜利。
而从罢免曹、章、陆三个卖国贼到拒签和约的成功,无一不是群众运动作用的结果。
(1)材料一中“这次运动”指的是哪一次运动?(2)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具有哪些特点?(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两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共同作用是什么?16.[原创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李大钊生卒年谱(部分)(续表)(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大钊在开始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2)据大事年表,概括李大钊通过怎样的方式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建立中国共产党做出自己的杰出贡献?(3)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参考答案【中考真题在线】1.D2.A3.A【课时提分练习】1.B2.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识记能力。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青年杂志》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
3.A [解析] 材料中“中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的信息说明,白话文的诞生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工人相互交流的需要,故本题选A项。
4.B [解析] 根据两次觉醒的时间“公元前800年—前200年之间”和“18世纪”,并结合题目所列四个人物的生卒年月可知,代表人物分别是孔子和陈独秀。
故本题选B项。
5.A [解析] 材料中“科学之兴”“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的信息说明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科学与人权并重,像舟车的双轮同样重要,故本题选A项。
6.C7.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而起’”的信息主要涉及学界、商界情况,并没提及工人阶级,也就不能表明工人阶级是否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故本题选D项。
8.C9.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中国爆发五四运动,运动中商人罢市,抵制日货,造成题干所述现象。
故本题选C项。
10.B [解析] 题干中“转而向往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学说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的信息说明,五四运动促进社会主义学说传播,故本题选B项。
11.B [解析] 据所学可知,题干图片所示为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一大召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
12.A [解析] 据材料中“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强大势力,革命任务艰巨而又复杂”可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成立坚强的政党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将中国革命引向胜利。
13.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推向高潮,故本题选A项。
14.(1)出国留学或考察,受西方文化影响;拥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2)他们领导了新文化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国思想近代化。
15.(1)新文化运动。
(2)运动范围广;参与运动规模大;有专门的领导机构。
(3)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都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16.(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发表文章和演讲;成立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机构;建立早期共产党组织;强化与共产国际交往和联系。
(3)李大钊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