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内侦查学习题
(2)妥善保管狱侦情报资料和档案
(3)及时纠正错误或失误
4、简答狱内突发事件如何分类?
答案:(1)根据狱内突发事件的主体的种类及表现情况分为个体型突发事件和群体型突发事件
(2)根据形成过程分为预谋型突发事件和诱发型突发事件
(3)根据指向对象分为局部型突发事件和全局型突发事件
(4)根据发生频率分为罪犯暴狱、罪犯脱逃、罪犯自杀等
根据犯罪动机和犯罪个数、犯罪结果的不同可分为单独盗窃案、附合盗窃案
30、什么是狱内诈骗犯罪?
答案:狱内诈骗犯罪是指在押罪犯,在服刑改造期间,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31.狱内情报信息的贮存形式有哪些?(1)纸介质贮存;(2)声像贮存;(3)实物贮存;(4)计算机数据库贮存。
答案:现场勘验笔录、现场绘图、现场照相现场录像
13、排除证人作证障碍的方法?
答案:疏导教育法、盘问法
14、询问证人时提问的方法?
答案:揭露式询问、探测式询问、渐进式询问、交叉式询问、突击式询问
15、讯问的任务有哪些?
答案:(1)准确、及时地查明案件事实———首要任务
(2)追查同案嫌疑人,发现其他犯罪活动或线索
14、.狱内侦查权,是指监狱为了预防和侦破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的又犯罪案件而依照法律规定所行使的刑事执法权。
15.危险分子,是指在监狱内服刑罪犯当中具有犯罪倾向、重大犯罪嫌疑和危及监狱安全而需要严密防范情形的人员。
16.辨认,是侦查过程中,辨认主体对与案件有关的客体经行观察识别的侦查措施。
17、手印,是指手在肌力的支配下印压接触客体后,通过客体的形变或表面附着物的变化反映的手掌面皮肤花纹形态结构的印痕。
42.现场照相的方法有哪些?(1)相向拍照法;(2)交叉拍照法;
(3)直线分段连续拍照法;(4)回转分段拍照法。(5)层层展开拍照法。
三、论述题
1.试述狱内诈骗案件的侦查方法。(1)详细询问被害人;(2)调取有关书证、物证;(3)控制、搜查赃物账款;(4)讯问犯罪嫌疑人。
2.试述讯问的任务。1)准确、及时查明案件事实。2)追查同案嫌疑人,发现其他犯罪活动或线索。3)获取口供,收集和核实证据。4)保障无辜的人不受刑事追究。5)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守法教育6)研究犯罪活动规律,总结讯问经验。
11、通缉是指公安机关对在逃的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或在逃的罪犯,依法向有关地区的机关和公民发布通缉令进行缉捕的一项侦查措施。
12、笔迹是通过书写活动形成的具有个人特点的文字符号的形象系统,。
13、狱内诈骗案件是指在押罪犯在服刑改造期间,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5、简答狱内突发事件现场紧急处置的一般步骤方法?
答案:现场处置一般划分为初期处置、中期处置、后期处置三个阶段。初期处置中心任务是判断案情、实施预案;中期处置中心任务是现场处置、制止犯罪;后期处置中心任务是调查案件、善后处置。
6、简答对行凶事件的紧急处置方法?
答案:1、控制现场、立即报警
2、严厉儆戒、逼其就范
8、查明犯罪事实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答案:(1)初始侦查阶段
(2)推进侦查阶段
(3)深入侦查阶段
(4)终结侦查阶段
9、实际办案中可供选择的侦查途径有哪些?
答案:从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入手;从犯罪嫌疑人的损伤特征入手;从作案的手法入手;
从现场遗留的痕迹、物品入手;从控制赃款、赃物入手;从排查作案时间入手;
(3)获取口供,收集和核实证据
(4)保障无辜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5)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守法教育
(6)研究犯罪活动的规律和特点,总结讯问的经验和教训
16、辨认如何分类?
答案:(一)根据主体与案件的关系不同,辨认可以分为受害人辨认、证人辨认和被告人辨认三种。
(二)根据客体不同,辨认可分为人身辨认、物体辨认和场所辨认。
39.简要回答狱内侦查档案的类型。(1)个人档案;(2)信息档案;(3)案件档案;(4)特殊档案。
40.对劫持人质事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保护人质,封锁现场;稳定罪犯,攻心斗智;(2分)武力奇袭,伺机制服;
41.侦查终结的条件有哪些?(1)犯罪事实清楚;2)证据确实、充分;
(3)犯罪性质和罪名认定准确;(4)法律手续完备。
(4)严格防止诬告陷害
2、狱内侦查过程中如何做好人权保护?
答案:(1)严格按照法定侦查程序办理狱内侦查案件
(2)严禁在狱内案件侦查中刑讯逼供
(3)加强对证人、侦查对象及有关人员的保护措施
(4)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规范使用警械、警具和隔离措施
3、如何作好狱内侦查结果中的人权保护?
答案:(1)严格依法办案、结案和落实奖惩
狱内侦查学
主观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询问:侦查人员为了揭露和证实犯罪,依法向了解案件情况的人进行查询的一种侦查措施。
2、现场访问:这Βιβλιοθήκη 是指狱内侦查人员依法深入作案地点及其周围,就与案件有关的问题进行查访询问的一项侦查活动。
3、辨认:是侦查过程中,辨认主体对与案件有关的客体进行观察识别的侦查措施。
从调查因果关系入手;从查对犯罪情报资料入手;从侦查手段措施入手;
从审查其他犯罪嫌疑人入手。
10、现场保护的任务?
答案:(1)划定保护范围,封锁现场
(2)了解事件发生、发现的经过,听取群众的反映
(3)针对紧急情况,采取紧急措施
(4)对又犯罪嫌疑人进行监控
11、常用的勘验顺序有哪些?
答案:①由中心向外围进行勘验。此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现场范围不大,中心部位比较明显,痕迹物品相对集中的现场。
7、损伤,是指外界致伤因素直接导致机体组织正常结构和机能发生改变的状况。
8、狱内偷渡案件,是狱内罪犯故意投放毒物,因此造成人员伤亡,危害监狱安全的犯罪案件。
9、狱内侦查工作,一般是指监狱依照法律授权设置机构,组织力量、制定方针原则并依法运用必要的措施手段来实施狱内侦查的专项职责活动。
10、应急预案,是指监狱根据信息情报和对事件的预测所制定的应付紧急突发事件的工作计划和行动方案。
35.简要回答狱内突发事件的特点。(1)突发性;(2)严重危害性;(3)事态扩张性;(4)处置紧迫性。
36.简述回答侦查终结时对扣押物品的处理方式。(1)随案移送;(2)发还;(3)上缴;(4)暂予保存或销毁。
37.简述对要害部位控制的内容。扼守、巡查、清查、多媒体监控、设施维护
38.狱内破坏案件的特点有哪些?(1)犯罪多有预谋;(2)破坏手段的多样性;(3)破坏现场易遭破坏;
(三)根据辨认的方式进行分为公开辨认和秘密辨认
(四)根据辨认方法进行分为直接辨认和间接辨认
(五)根据辨认特征进行分为静态辨认和动态辨认
17、什么是侦查实验?
答案:指狱内侦查人员为了确定和证实某犯罪行为或现象是否可能发生或存在,而模拟当时的条件,将该行为或现象重新加以演示的一项侦查措施。
18、侦查实验的记录方式有哪些?
答案:案犯利用劈的作用破坏客体时,所形成的痕迹叫刺切痕迹。
24、什么是割削痕迹?
答案:案犯利用钻、锯、锉类工具,对客体进行层次剥脱或割离破坏时,在接触部位出现的变形称为割削痕迹。
25、什么是猝死?
答案:猝死指一个外表似乎健康的人因内在的疾病或功能障碍,突然意外地非暴力性死亡。
26、影响罪犯脱逃的主观因素有哪些?
32.侦查实验的规则包括哪些?(1)侦查实验应当在和受审查事物发生当时条件相同的条件下进行;(2)侦查实验应对同一情况进行反复实验;(3)侦查实验不得造成危害结果,侮辱人格或有伤风化;
33.监狱常见的机械性窒息有哪些?(1)缢死;(2)勒死;(3)扼死;
(4)溺死。
34.简要说明现场照相的作用。39.(1)能够完整、客观、形象地记录现场情况;(2)能迅速地记录现场;(3)能够将难以提取的痕迹物证不受任何损坏地拍摄下来;(4)能将某些肉眼难以看见或分辨不清的犯罪痕迹物证显示出来。
答案:生活恶习的作用
惧怕劳动
不服判决
犯罪意识的驱使
丧失生活信心
27、影响罪犯脱逃的客观因素有哪些?
答案:监狱生存条件落差较大
家庭变故
监管漏洞
环境拒斥
情境因素刺激
28、什么是狱内杀人案件?有哪些特点?
答案:狱内杀人案件是由狱内在押罪犯出于抗拒改造、报复、脱逃等动机,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而构成的一种案件。特点有:案发起因简单、作案主体集中、痕迹物证较多、作案水平较低、作案后有反常举动。
3、相机制服、平息事态
7、立案监督的内容有哪些?
答案:立案监督的主体包括人民检察院和控告人。对于有控告人的案件,监狱决定不予立案的,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在七日内送达控告人。控告人对不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书后七日内向监狱申请复议。监狱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后十日内作出决定,并书面通知控告人。对于人民检察院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的案件,监狱应当在七日内制作不立案理由说明书,经监狱负责人批准后,通知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认为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应向监狱发出要求立案通知,监狱收到该通知后,应当在十五日内决定立案,并将立案决定书送达人民检察院。
21、什么是足迹的形象特征,包括哪几类?
答案:足迹的形象特征也称为足迹的结构特征,是指单个足迹中反映造痕体外部形态结构的特征。按造痕体的不同,分赤足印特征、鞋印特征和袜印特征。
22、什么是钳剪痕迹?
答案:案犯利用钳剪刃口进行剪切作用破坏客体时,在接触部位出现的变形称为钳剪痕迹。
23、什么是刺切痕迹?
答案:笔录、绘图、照相、录像、录音等,其中最主要的记录方式是笔录。
19、显现潜手印的方法按原理分为哪几种?
答案:物理附着显现,
激发光致荧光显现,
化学反应显现,
物理化学作用显现
20、指纹的初步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