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标题作文构思1

小标题作文构思1


记叙文构思
小标题式
横向组合,就是在文章中将一个一个的 情节、一个一个的小故事“加”起来, 组合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共 同表现一个主题。
放在每段的段首(排比段)
• • • • • • • •
小街是美的,美在自然;-------------------。 小街是美的,美在和谐;--------------------。 小街是美的,美在古朴;--------------------。 放在每段的段尾(总结段) ------------------.江南的味道是清水的甜味; ------------------.江南的味道是初恋的苦涩; -------------------江南的味道是离乡的酸痛; -------------------.江南的味道是怜悯的苦楚。
• 诗意美——韵味隽永,耐人寻味 四川成都一考生《辛弃疾的守望》引用辛弃疾《采桑 子》“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 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四句词作为四个小标题,串联词人的一 生,可谓匠心独运,令人拍案叫绝。作者回忆了辛弃疾立 志报国,希望收复失地,却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际遇, 赞美了辛弃疾的爱国豪情,且又流露出淡淡的遗憾。 河北一考生《秋来了》主体部分借用李清照、李商隐、 白居易三位诗人的写秋名作,小标题引用化用诗句,分别 用“梧桐细雨冷清秋”“巴山夜雨话别情”“浔阳江头琵 琶行”分隔串联,使三个片段内容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 用优美的语言对三首诗进一步解读,生动还原了诗人创作 的情境。 •
注意
• 一、小标题要提示内容,体现文章脉络小标题是文中每个小部分的题 目,所以在拟小标题时应该抓住每部分的重点、要点,提示每部分的 内容。每个小标题还要围绕话题,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 二、小标题要围绕中心,体现独特个性。一篇文章的几个小标题应该 是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中心,不能随便拟几个凑数,也不能同类内容 重复使用。所以,所拟标题应该典型新颖,具有个性特征,能显示作 者的独特的视角和立意。 • 三、小标题要符合逻辑,体现内在联系。小标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常 见的有并列关系和层进关系两种。并列关系是从不同角度反映事物, 呈现一种横向关系。层进关系是以事物的发展变化为线索组织小标题, 呈现一种纵向关系。 • 四、小标题要格式相仿,体现整齐优美。小标题的结构要大致相仿, 字数相同,一篇文章有三到四个小标题,这样几个小标题构成一种排 比关系,给人一种整齐优美的感觉。
• 考试课上的鼾声 • 上午第三节是数学课。张老师来了,手上托着一大叠纸。 我们敏感地知道,又是一节考试课,于是教室里发出一片 叹声。 三大张卷子发下来了,同学们埋头做着,教室 里很安静,不断有同学翻动着卷子,发出轻微的声响。张 老师巡视着课堂,边走边看。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内,他和 同学们都听见了课堂上极为少见的声响——鼾声。循声望 去,只见李平的头歪在数学卷上,睡得又香又甜。 老 师走过去,凝视着他,很久未动,但终于还是拍醒了他, 然后老师大声地说道:“你们睡觉的水平越来越高,不知 是谁让你们这么辛苦!”
品读2010中考满分作文中的小标题
• 2010年中考满分作文中小标题运用得十分精彩的比比 皆是,这里撷取一些精彩的范例进行赏析,以资借鉴。 清晰美——脉络分明,一目了然 湖北黄冈一考生《我多想花开不败》用了“满满的喜 悦”“灰色的天空”“凋零的花朵”三个小标题,它们不 仅是行文的线索,更暗示了自己的心理变化。 江西一考生的《我读〈西游记〉》,文章以统一的小 标题格式将各个片段组合在了一起,脉络清晰,一目了然: “孙悟空,童年的纯真”“猪八戒,青春的萌动”“沙悟 净,中年的麻木”“唐玄奘,老年的顿悟”,几个小标题 不仅形式工整,而且内容上递进,给人以美感。
• 写这样的文章,用得是“总分总式剪影法” 进行构思,即先选用抒情、议论、叙述等 方式开头,进行总说,接着选取生活中的 精彩片断,细节描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生 活,最后再进行总说,或抒情,或议论。 这样就会显得更加完整一些。
• 印象 • 我们在花季 • 我关心-------要求:①先根据上面的提 示,把题目补充完整。
小标题式

• • • • •
1.日记标题式,以日记连缀的方式成文;
2.字母标题式,以A、B、C、D等若干段连缀成文; 3.单词标题式,以诸如春、夏、秋、冬,喜、怒、哀、乐等单词统领的段连 缀成文; 4.数码标题式,以(一)、(二)、(三)、(四)等数字标明段落; 5.引用语录式,以诗词或散文中的句子作为几个小故事的小标题“风景”为 话题的满分作文《水祭》中间用了四个小标题:风景一:清明时节雨纷纷; 风景二:路上行人欲断魂;风景三:借问酒家何处有;风景四:牧童遥指杏 花村。 6.概述情节式,在段首运用诸如“序幕”、“发展”、“高潮”、“尾声” 之类的词语; 7.概括内容式,如“她来了”、“她哭了”、“她笑了”之类; 8.留出空行式,即各段之间自然空一行,若干段并列,显得格外醒目。
• •
晚自习中的掌声 星期一的晚自习属于语文老师,肖老师笑容满 面地走了进来。他很神秘地说道:“今天晚上, 我让你们写毕业赠言,给你们一段自由掌握的时 间。” 掌声响起来了,肖老师“嘘”了一声, 大家有的伸舌头,有的笑,掌声又很快停止了。 大家很兴奋,非常感谢肖老师的理解,感谢他在 我们单调的复习生活上抹上了一丝青春的色彩。 不过,下自习时他“点题”的话可有点不大妙: “如果中考的小作文涉及毕业赠言,那我们这节 课就具有很高的价值。”
• 秋叶说 • “簌簌”、“簌簌”。听,这是秋叶落下的声音。我从中 听到的不是秋叶那短暂的人生,不是秋叶哀怨的呻吟,而 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 • 秋叶说:“愿我成为下一代的养料!”是啊,秋叶无私奉献 的精神在你身上淋漓尽致地展现着。 • 冬枝说 • 残冬,树木的叶子掉光了,一棵树的残枝在寒风中呻吟。 它的枝伸向远方,它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是的,它正等待 着春风的到来,它正准备孕育下一代的叶、花、果。 • 冬枝说:“希望用我的爱,能换来叶繁枝茂。”冬枝,令 我肃然起敬,也使我明白了父亲那期盼的眼神。 • 春夏秋冬,大自然在此中循环。自然并非能说话。但我用 我的情,听到了自然的音。 自然之音,深深启发着我。
复习生活剪影
• • 睡梦之中的钟声 清晨,在迷蒙的梦幻之中隐约听到闹钟声,便 猛地惊醒,一骨碌地坐了起来。揉了揉眼睛,翻 开英语书便背了起来。背完了课后的单词表,又 背不规则动词表。周围是那么寂静,只有我轻轻 的背书声。 天还不见亮。我想今天的复习效 率可真高,兴致勃勃地继续背下去。猛然间一阵 清脆响亮的闹钟声把我吓了一大跳,转身一看, 时钟正是六时整,这才是我应该起床的时间! 原来是哪一家的闹钟把我提前唤醒,使我多得到 一段复习的时间。我不由得对自己说道:莫道君 行早,更有早行人。
• • •

1、从文题看,是要求写一个自己接触过并有一定交往的人。说是要 写“印象”,实际上也是要写出人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也要求 写出一定的深度和一定的情感。所以根据题目要求,应该从如下方面 考虑和安排写作:第一、要有一个表现人物的场景,以利于人物的活 动;第二、要有人物的外貌刻画,这是“印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要有细节的描写,只有通过细节的描写才能显现出人物给别人 的“印象”之深;第四、要恰当地表达出人物给自己到底是一种什么 的印象。文中若要运用小标题,则要注意与“印象”二字配合。 • 2、这个题目有两个特点:一是运用了比喻,用“花季”喻中学生美 好的青春年代,二是突出了关系——要求写“我们”而不仅仅只写 “我”。因此这个文题考查审题能力、选材能力、组材能力和表达能 力。写作中可撷取初中生活中关于“我们”的丰富多采的生活画面, 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将它们连缀、组合在一起,从多个侧面表现“我 们在花季”的特有的生活,从而表达出对“我们在花季”的真切感受。 写作中还要特别注意选材与组材,应力求避免再现校园中那种沉重的 繁忙的学习生活,力争从自己的身边发现一些新鲜的、有意义的内容, 使花季的生活展现得丰富多彩。 • 3、要注意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个方面选材立意,然后将自己的“关 心”“发散”面几个侧场上,除了考生的笔在试卷上沙沙作响外,窗外,知了叫得正欢, 为寒窗九年的莘莘学子鼓气。是呀,自然之音;常常最真最美最动人, 给人以最深的启发…… • 春雨说 • 如牛毛,如银针,春雨啊,轻轻地洒,洒在干裂的土地上,土地湿润 得红了脸;洒在饥渴的庄稼上,庄稼尽情吮吸。春雨唤醒了小草,唤 醒了嫩芽,给予它们真挚的呵护,无微不至的关照,细无声地滋润着 大地万物。 • 春雨说:“我是大地的母亲,我有义务照顾我的孩子们!”春雨啊,不 正是那无尽的母爱吗? • 夏阳说 • 金黄、灿烂,夏阳高挂天空。万丈阳光挥洒大地。照在花革上,花草 们含羞地垂下了头;照在水面上,水分子高兴地升上了天。夏阳,活 泼而灿烂,散发着动人的光彩。 • 夏阳说:“我是青春的代表!”是呀,我们青少年不该也有夏阳那活泼 的性格,热情的生活态度,不也应散发出最动人的光彩吗?
• 对比美——对照鲜明,相映生辉 贵州遵义一考生《留住树林那一片绿》以 “旧照片:赏心悦目”“新照片:满目萧然”两 个小标题,通过新旧照片不同景象的对照,形象 再现了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突出了环境保护的 主题。 山东日照一考生《读书的滋味》把读书的滋 味分成“苦”和“甜”,小标题“苦——花落无 言”“甜——潇洒走一回”,对照鲜明,清新怡 人。“苦”写林黛玉、屈原和李清照,写他们的 悲苦人生;“甜”写陶潜、苏轼、范仲淹,写他 们高尚的思想和伟大的政治抱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