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 自闭症儿童的心教育(方俊明 特殊教育学)
第十一章 自闭症儿童的心教育(方俊明 特殊教育学)
自闭症儿童的四个主要症状或特点 1.多在三岁前发生 2.有明显的语言交流障碍 3.伴有固着性刻板性行为
4.对周围环境表现出明显的漠不关心,缺乏社会互动
主要临床表现 (1)社交困难,患者显得特别孤独,不喜欢也不会与别人交流 (2)对父母没有依恋之情,对旁人更为冷漠,但对陌生人也无怯生 之感 (3)没有眼对眼的注视,不会用眼神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 (4)语言发展迟钝,特别是表现出严重的语言沟通障碍,多呈现出 刻板性和重复性语言 (5)多表现也仪式性和强迫性行为,缺乏变化,行为固执 没有明显的智力障碍,一部分自闭症儿童伴有轻度弱智,智商60左右
与自闭症的区别:
亚斯伯格症
自闭症
在入学前有正常的语言能力 虽对社会疏离,但能够觉察他人的 存在,只是表达方法不当 发病较晚,男孩多于女孩
语言发展迟缓 缺乏人际互动,无视他人的存在 发病较早,3岁前
多数智力正常,少数有轻度智力障 碍
常伴随智力偏低或轻度弱智
5.未明确的广泛性发展障碍(PDDNOS) 符合一定的症状,但又不符合诊断标准,或者资料不充分,而无法归 于上述各类。
该量表包含的症状: 不能发展和拒绝发展人际关系; 背离环境,防卫性警觉过强,有明显的逃避和违拗行为; 语言发展,尤其是语言沟通方面存在严重的障碍;
迷恋少数几种无生命的东西;
智力水平并不明显的低下。
我国对自闭症儿童的评估 1.CARS(台湾大学附属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修订):15题,4点评分 总分<30分 :正常; 30<总分<36分:轻、中度自闭症;
高功能占10 %,中功能约30%,低功能约60%。
智商在正常范围以上的比例,至少5成到8成〈最近的自闭症流行病学 研究〉。
约有4分之1的自闭症者伴随癫痫症,易于青少年时发病。
流行率增加之原因
1.诊断基准的改变
2.专业人员对自闭症的认知提升
3.家长对子女的关心及对儿童发展的了解提升 4.儿童福利法及特殊教育法等相关法令的订定 5.发展出自闭症儿童评估方法(3-6y) 6.发展出18个月大婴幼儿筛检筛检工具(CHAT)
(5) 常用周边注意力学习。
(6) 学习动机薄弱、缺乏主动学习。 (7) 容易产生挫折。 (8)固执倾向影响类化,易产生固定的学习方式与反应。
第三节 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干预
一、自闭症幼儿早期融合保教 家庭、幼儿园和社区的融合保教模式 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建立个别化、结构化保教计划 在融合保教内容上强调发展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
第十一章 自闭症儿童的教育
长春光华学院 袁玉
第一节 自闭症儿童概述 第二节 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特征 第三节 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干预
第一节 自闭症儿童概述
一、自闭症儿童的概念 二、自闭症儿童的分类 三、自闭症儿童的成因 四、自闭症儿童的分布
五、自闭症儿童的诊断、评估与鉴定
一、自闭症儿童的概念与分类
4.语言:语言沟通方面明显落后;自闭症儿童的音质、音调、音量方 面也与正常儿童不同。
二、情绪表现
情绪冷漠 不适宜的、异常的、激烈的情感反应 很不稳定
三、行为特征
1、刻板行为
2、自我刺激性行为
3、自伤行为
4、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
四. 学习问题
(1) 视觉学习常优于听觉学习。 (2) 空间性学习优于时间性学习。 (3) 机械记忆学习优于组织策略思考性学习。 (4) 对刺激过度选择。
2.发展性评估工具 智力量表:卡夫卡儿童智力测验 社会适应行为量表:文兰适应行为量表 语言发展量表:语言沟通量表、学前儿童语言障碍评定量表
教育评估量表:心理教育评估量表
第二节 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特征
一、认知特点 1.眼神的接触:无法进行眼神接触。对人的脸型不感兴趣 2.共同注意:不能产生共同注意、漠不关心与“过度选择” 3.智力:常伴随智力偏低或轻度弱智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
雷 儿 特 童 症 期 分 解 症
低 功 能 自 闭 症
高 功 能 自 闭 症
亚 斯 伯 格 症 候 群
广其 泛他 性未 发注 展明 障之 碍
内 向 孤 僻 的 人
怪 一 怪 般 的 人 人
自闭症和其他广泛性发展障碍的区别
与自闭症症状相似的弥漫性发展障碍有:瑞特症、儿童期分解障碍、 亚斯伯格症、回避型人格异常以及未明确的广泛性发展障碍。
2、被动型(自闭程度稍轻一些) (1)能与人接触,有时会表达自己的要求,但不主动,缺乏人际交往 能力 (2)口语表达能力可以,但表达的意思多是重复的、简单的 (3)有体态语言等非口语的表达能力,但是在理解力方面不行,无法 理解别人的传情 (4)共享性注意力可以,也能与别人分享快乐,显得特别被动和退缩 (5)刻板行为和模仿能力可以,但想象力和进行象征性游戏的能力差 (6)有一定的情绪障碍,显得冷漠、被动和迟钝。
渗透性的干预方法,保持一定量的个别化训练
二、学龄阶段的教育教学方法
1.个别化的教育教学方案 2.多种感官进行教学
3.结构式的教学法
行为分析原则 家长和社区的积极配合与参与 密集教育的方法 类化的学习方法
课程设计强调社会互动及沟通技巧的发展
提高教育教学人员的专业水平
4.运用多种学习理论和训练方法
(美国教育部1991)描述性定义: “自闭症意味着一种发展性障碍, 对言语性和非言语性的交流以及社会性相互作用都带来了显著影响。
通常在三岁前症状已出现,广泛地影响教育成绩。另一显著特点是他
们好进行反复行为和刻板运动,抵抗环境的变化和日常生活规律的变 化,并且总拘泥于一种感觉体验的反应。如果一般教育不适合他们, 孩子的教育成绩受到广泛影响的话,是因为他们有着严重的情绪障碍。
发病征兆:患者的活动量增加,烦躁易怒,高度焦虑,口语或其他技 能逐渐丧失。
3.非典型自闭症 患者表现出类似自闭症的症状,但又不完全符合自闭症的诊断标准。
4.亚斯伯格症 奥地利医生亚斯伯格,1944年 主要特征为:①言语发展正常,但走路稍见迟缓。②存在非言语交流 障碍,面部表情很少,但有强烈的情绪;语调偏低,单调或夸张;说 话时伴有夸张、笨拙或不适当的手势。③存在人际互动障碍,其原因 不是由于从社会接触中退缩,而是因为缺乏理解力合运用规则来调节 自己的行为。行为天真怪异,缺乏基本的直觉能力来调整自己的反应。 ④重复活动和拒绝改变。⑤动作、游戏技能笨拙,姿势和步伐怪异。
7.医疗进步与环境毒素因素
三、自闭症儿童的诊断、评估与鉴定
(一)诊断标准
(二)评估工具
1.诊断性评估工具 自闭症儿童评估量表(BRIAC): 鲁顿伯格, 1966,8个分量表,10点 计分。 人际关系; 与他人的沟通;
内驱力;
表达性语言; 接受性语言; 社会反应; 身体运动‘ 精神生物学的发展。
自闭症儿童的成因
1.中枢神经系统与脑功能的异常 前庭中枢障碍 小脑及边缘系统的异常 网状结构组织的异常
脑功能障碍的研究
2.神经传导生化因素 五羟色胺 多巴胺 肾上腺色
3.遗传学原因 4.病毒感染 5.围产期的高位因素 6.代谢异常
7.其他
四、自闭症儿童的分布
典型自闭症的出现率为万分之四到万分之五之间。 包括非典型自闭症,则一万人中有10-15人。 男女比例为4:1到5:1。 70%到80%伴随智能障碍〈过去中文数据〉。
3、主动与特异型(自闭程度最低) (1)能与人接触,有时会主动亲近他人,但多半是单向的 (2)口语表达能力可以,但是在发音和声调上都可能有异常 (3)没有非常明显的刻板行为,但偏向于重复性强的排列性游戏,有 时执迷于一种活动 (4)有体态语言等非口语表达能力,但运用得比较差,社会沟通能力 差 (5)没有明显的情绪障碍,但给人的感觉还是缺乏热情和冷漠
治疗方法
在家庭方面要引起注意 游戏治疗 个体化训练 发展元表征机制
行为治疗
语言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
三、运动干预治疗
运动治疗和干预的原则 运动治疗和干预的实施步骤 运动治疗和干预的方法
四、我国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干预研究
学前融合保教模式的构筑与实践 康复教育训练的探索与检验 感觉统合与音乐疗法的尝试与证明
总分》36分:重度自闭症。
2.谢清芳(1983)修订的克氏行为评估量表:适用于2~15岁儿童,14 题,3点计分,总分>14分,有自闭症倾向。
3.柯永河(1982)修订的班达氏神经心理测量表:从神经角度诊断自 闭症儿童,适用于小学1~6年级的儿童,测验内容为9张图片,按照视 动测验、视语测验、听话测验等三种方式进行,着重了解儿童的视动 协调能力,测验方法采用图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