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兰亭集序知识点梳理及巩固练习.doc

兰亭集序知识点梳理及巩固练习.doc

兰亭集序知识点梳理《兰亭集》为游宴诗集,作者借为其与序表明了自己的生死观。

并批判了崇尚玄学的当时存在着一种虚无主义的倾向。

使本篇立意高远,不同凡响。

【通假字】1、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会面2、趣舍万殊“趣”通“取”【古今异义】1、列坐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次,旁边、水边。

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

② 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这些文章今:常用义为文雅,乂指文化或文人3、或取诸怀抱• •古:胸怀抱负。

今: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

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5、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①表凭借,用来。

②……的原因。

如:所以兴怀。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一世•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7、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物品,物类。

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词类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群肇毕至,少切咸集。

贤,贤德之人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

况修短随化寿命长寿命短死生亦大矣大事• • •2、形容词作动词齐彭殓为妄作把……看作相等(形容词作意动词)3、名词作动词①映带左右环绕②一觞一咏喝酒• •4、数词作动词固知了州生为感谜等同,把……看作一样。

5、动词的使动用法所以游目骋怀使……纵展使……奔驰•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使(怀)兴,艮化使感叹产生,6、动词活用为名词足以极视听之娱耳目• •【一词多义】(一)临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O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o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二)一(1)一起。

例:若合一契(2)一样。

例:其致一也(3)看作一样。

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 一边... 一边。

例:一觞一咏(三)次1、列坐其次旁边水边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驻扎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次一等4、余船以次俱进次序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6、陈胜、吴广次当行:次序、按次序引申为“轮到”。

(四)致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五)修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学习进步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办好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修建6、修守战之具整治(六)期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注定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期望、要求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时间期限4、期(ji )年之后周、满5、、君与家君期日中约定【虚词运用】1、所以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矣2、之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每览昔人兴感之由以之兴怀暮春之初II树之以桑表原因用来方法助词表定语后置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动词往达到助词的代词,指上文中的事。

音节助词衬足四个音节⑴①②③④⑵【特殊句式】 (一) 判断句:死生亦大矣。

(二) 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 (于+宾语 也叫状语后置):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 不能喻之于怀 ---- 不能于怀(在内心)喻之亦将有感于斯文——亦将于(对)斯文有感 当其欣于所遇——当其于所遇欣 定语后置: 虽无管弦之盛——虽无盛之管弦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一一仰观大宇宙,俯察盛品类 (三) 省略句: 1、省略句: ⑴省主语:① (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 (群贤)引以为流觞曲水 (2)省介词宾词:引以(之)为流觞曲水 ⑶省介词“于”:① 映带(于)左右②悟言(于)一室之内重点句翻译:1.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乂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 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翻译: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 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 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特,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 情了2.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翻译:仰首观览到浩大的宇宙,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 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耳目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3.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 之外翻译: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 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

4.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殓为妄作翻译: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 造的。

《兰亭集检测题B.投诸渤海之尾 D.告诸往而知来者。

B.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D.人之相与,俯仰一世B.凭借C.就着D.由于1. 下面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 诞(din )癸(ku 。

殊(shU )峻(jtin )B. ^(shang )稽(ji )骸(hSi )晤(wti ) C,悼(dio )禊(xi )骋(cheng )契(qi ) D.嗟(j 厄)觞(shang )湍(tuan )曲(qU )水 2. 下列词语中加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群贤毕至(全)少长咸集(都)茂林修竹(修整)清流急湍(急流的水)B. 畅叙幽情(幽深内藏)人之相与(交好)崇山峻岭(高)暂得于己(短暂,一时)C. 感既系之(附着)修短随化(变化)终期于尽(至,及)向之所欣(过去,从前)D. 喻之于怀(比喻)其致一也(情趣)列坐其次(排列)列叙时人(一个个地) 3.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趣舍万殊,静躁不同B.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语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引以为流觞曲水B.列坐其次C.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D.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5. 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或取诸怀抱。

A. 亮身率诸军攻祁山。

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6. 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C.清流激湍,映带左右7. 给下列各句加黑词选择恰当的义项%1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A.原因%1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A.修饰B.整治C.高,长D ・美好 %1 曾不知老之将至()A.竟B.曾经C.重叠D.连......都 %1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A.朝向B.奔向C.从前D.假如8. 对下列句式判断正确的是()①岂不痛哉②死生亦大矣③当其欣于所遇④则与斗卮酒A.①感叹句②感叹句③宾语前置句④陈述句B.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C.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陈述句④宾语前置句D.①感叹句②反问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9.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译文)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放纵无拘地生活。

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译文)面对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可总是不能表达出来。

C.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译文)原先兴盛的,转眼之间,己成为旧迹。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译文)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10.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义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A.后来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产生感慨。

B.后来的人读我的文章,也会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

C.后世的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与我有同感。

D.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

11.判断下列各句对错,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是一篇书序。

序,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述的前言。

本语段内容突出了书序的特点。

B.〃人之相与〃,指人际交往,是个普遍性命题,也包括这次兰亭之会在内;“俯''〃仰〃二字在这里用的是它们合义,表示时间过得很快。

这包含着人怎样在人群中度过一生这一问题, 由此而引发作者的感慨,可谓自然之极。

C.“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种人人都有的情怀说明了一个事实:不管生活方式有怎样的不同,人总是留恋于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留恋于有生之乐。

D.〃死生亦大矣〃,是作者的基本观点,作为书序,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这正是本文作者见解高远之处1. B2. B3. C4. D5. B6. B7.①C ②C ③A 8・ B 9. B 10. C 11. 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