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观察
一、实验目的
1.观察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特征。
2.掌握铁碳合金成分,组织性能之间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器材
1、金相显微镜
2、金相标准试样
三、实验原理
铁碳合金室温下基本相和组织组成物的基本特征
1.铁素体(F)是碳溶入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晶体结构为体心立方晶格,具有良好的塑韧性,但强度硬度低,经4%硝酸酒精浸蚀呈白色多边形晶粒,在不同成分的碳钢中其形态为块状和断续网状。
C)是铁与碳形成的化合物,含碳量为6.69%。
2.渗碳体(Fe
3
晶格为复杂的八面体结构,硬度高,脆性大,用4%的硝酸酒精浸蚀后呈白色,用碱性苦味酸钠热蚀后呈黑色,用此法可以区分铁碳合金中的渗碳体和铁素体。
由铁碳相图知,随着碳的质量分数的不同,渗碳体有不同的形态,一次渗碳体是由液态直接析出的渗碳体,呈白色长条状;二次渗碳体是从奥氏体中析出的渗碳
体,呈网状分布,三次渗碳体是从铁素体中析出的渗碳体,沿晶界呈小片状,共晶渗碳体在莱氏体中为连续基体,共析渗碳体是同铁素体交替形成呈交替片状。
3.珠光体(P)是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在平衡状态下,铁素体和渗碳体是片层相间的层状组织。
在高倍下观察时铁素体和渗碳体都呈白色,渗碳体周围有圈黑线包围着,在低倍下当物镜的鉴别能力小于渗碳体厚度的时候,渗碳体就成为一条黑线。
见图3-1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观察以下铁碳合金组织
在铁碳状态图上,根据碳的质量分数的不同,铁碳合金分为工业纯铁,碳钢及白口铸铁。
1.工业纯铁碳的质量分数小于0.0218%的铁碳合金称为工业纯铁。
室温下的组织为单相的铁素体晶粒。
用4%的硝酸酒精浸蚀后,铁素体呈白色。
当碳的质量分数偏高时,在少数铁素体晶界上析出微量的三次渗碳体小薄片,见图 3-2。
2.碳钢碳的质量分数在0.0218~2.11%范围内的铁碳合金称为碳钢,根据钢
中含碳量的不同,其组织也不同,钢又分为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三种。
1)亚共析钢碳的质量分数在0.0218~0.77%范围内,室温下的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随着碳的质量分数的增加,先共析铁素体逐渐减少,珠光体数量增加。
见图 3-3 。
白色有晶界的为铁素体,黑色层片状的组织为珠光体。
在显微镜下,可根据珠光体所占面积的百分数估计出亚共析钢的碳的质量分数:
Wc≈Wp%×0.77%
Wc –碳的质量分数
Wp –珠光体所占面积的百分数
20钢45钢
2) 过共析钢 碳的质量分数在0.77~2.11%范围的碳钢为过共析钢。
室温下的组织为层片状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见图 3-4。
用4%硝酸酒精浸蚀,二次渗碳体呈白色网状分布在珠光体周围。
用碱性苦味酸钠溶液热蚀后,渗碳体呈黑色。
3、白口铸铁 含碳量在 2.11~6.69%范围内的铁碳合金为白口铸铁。
根据含碳量的不同又分为亚共晶白口铸铁,共晶白口铸铁,过共晶白口铸铁三类。
1)亚共晶白口铸铁 碳的质量数为 2.11~4.3%,室温组织为珠光体二次渗碳体和低温莱氏体,见图 3-5 。
黑色树枝状为初生奥氏体转变的珠光体,其周围白色网状物为二次渗碳体。
其余为莱氏体,莱氏体中的黑色粒状或短杆状物为共晶珠光体。
图3-5 亚共晶白口铸铁显微组织a 用4%硝酸酒精浸蚀 b
用碱
2) 共晶白口铸铁 碳的质量分数为 4.3%。
室温组织为单一的莱氏体,见图 3-6。
图中黑色的粒状短杆状为珠光体,白色基体为渗碳体。
3) 过共晶白口铸铁 碳的质量分数为 4.3~6.6%之间。
室温组织为一次渗碳体和莱氏体,见图 3-7。
一次渗碳体呈白色长条状,贯穿在莱氏体基体上,其余为共晶莱氏体。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 序号
样品名称 状态
浸蚀剂 显微组织 1 工业纯铁 退火 4%硝酸酒精 F
2 20钢 退火 4%硝酸酒精 F+P
图 3-6共晶白口铸铁组织 图 3-7过共晶白口铸铁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