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卫星通信第三卫星通信的多址技术
卫星通信第三卫星通信的多址技术
多址联接和多路复用的理论基础都是信号的 正交分割原理。 多址联接是指多个电台或通信站发射的信号 在射频信道上的复用,以达到各台、站之间 同一时间、同一方向的用户间的多边通信; 多路复用是指一个电台或通信站内的多路低 频信号在群频信道(即基带信道)上的复用, 以达到两个台、站之间双边点对点的通信。
30
TDMA系统的不足
(1) 必须保持各地球站之间的精确同步,才 能让所有用户实现共享卫星资源的目的。 (2) 为了保证用户信息传递的连续性,要求 采用突发解调器(系统中各站在规定的 时隙内以突发的形式发射其已调信号)。 (3) 初期的投资较大,系统实现复杂,技术 设备复杂。
31
帧:整个系统的所有地球站时隙在卫星内占 据的整个时间段称为卫星的一个(TDMA)时帧。 一个TDMA帧是由一个同步分帧和若干个业 务分帧组成的。 基准分帧(同步分帧) :TDMA帧内的第一 个时隙,不含任何业务信息,仅用作同步 和网络控制。 数据分帧 :除基准地球站外其他地球站占 据的时隙。 保护时间:在各个时隙之间留有很小的时间 32 间隔,称为“保护时间”。
3.4.2 跳频码分多址系统
跳频(FH,Frequency Hopping)。在发送端, 利用PN码控制频率合成器,使频率在一个宽 范围内伪随机地跳变,跳频系统占用了比信 息带宽要宽得多的频带。在接收端,本地PN 码产生器提供一个和发端相同的 PN码,驱动 本地频率合成器产生同样规律的频率跳变, 和接收信号混频获得已调信号。
3.3.4 频分多址-时分多址 (FDMA-TDMA)方式 是指若干个窄带TDMA方式工作的地球站, 以频分多址方式共用一个转发器的一种技术。 传送相对较低速率(10Mbit/s以下)的信号。 特点:改变业务样式灵活,特别适合传输数 据,每个帧内的信道都可以采用按需分配方 式。但是由于要求功率放大器有输出补偿, 所以卫星转发器的效率低于单纯的TDMA系 统。 37
3.2.2 单路单载波-频分多址 (SCPC-FDMA)方式 在一路载波上只传送一路电话。 特点: 可采用“话音激活”技术 可减小互调干扰 可实现数模兼容,提高使用的机动性和灵 活性。 由于这种系统设备简单、经济灵活、线路易 于改动,特别适用于站址多,业务量小的场 23 合应用。
3.4 码分多址(CDMA)方式
各地球站使用相同的频率,任意时间发射。 利用伪随机码作为地址信息,对已调信号进 行扩频调制,使频谱大大展宽。在接收端以 本地产生的地址码为参考,根据相关性的差 异对接收到的所有信号进行鉴别,从中将地 址码与本地地址码完全一致的宽带信号还原 为窄带信号而选出。 适合于容量小,移动性大的系统。
11
12
多址技术
多址技术
多路复用
多路复用 13
双工方式
双工是指通信双方能够同时进行双向传送消 息的一种通信方式。 频分双工(FDD):收发频率分开,接收设 备通过滤波器分离各路信号 时分双工(TDD):收发共用一个频率,收 发信号通过开关来控制
14
3.2 频分多址(FDMA)方式
f1
f1
f 2 f3 f3
f2
5
(2)按时预分配方式(TPA)
根据统计,事先知道了各地球站间业务量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因而在一天内可按约 定对信道做几次固定的调整。 其信道利用率比固定预分配高,但从每一 时刻看,它仍然是固定预分配的。
6
2.按需分配方式(DAMA) 按需分配方式是一种分配可变的制度,这个 可变是按申请进行信道分配变化的,通话完 毕之后,系统信道又收归公有。 优点:比较灵活,各站间可以相互调剂信道, 因而可用较少的信道为较多的站服务。适合 业务量较小且地球站较多的卫星通信网。 缺点:控制设备比较复杂,并且一般要在转 发器上单独开辟一专用频段作为公用传信通 道,供各站申请分配通道之用。
17
3.2.1 多路单载波-频分多址(MCPC-FDMA)方式 给多个话路分配一个载波。各话路信号先进 行多路复用,然后调制、上变频,将频率变 换到指定频率。因此,经卫星转发的每个载 波所传送的是多路信号。 一般采用预分配方式,根据复用方式和对载 波调制方式不同,可以分为FDM-FM-FDMA 方式和TDM-PSK-FDMA方式。
7
3.随机分配(RA)
它是指通信中各种终端随机地占用卫星信道 的一种多址分配制度。 常用于数据交换业务。因为数据通信一般间 断而不是连续地使用信道,且数据包发送的 时间也是随机的,因而如果仍使用固定预分 配甚至按需分配,则信道利用率就很低。采 用随机占用方式则可大大提高信道的利用率。 “碰撞”。
18
预分配频分复用-调频-频分多址 (FDM-FM-FDMA)
每个地球站分配一个专用载波,首先把
所有要发射的基带模拟信号以频分复用 方式复用在一起,然后以调频方式调制 到一个载波频率上,最后再以FDMA方 式发射和接收。 优点:技术成熟、设备简单、不需网同 步、工作可靠、可直接与地面频分制线 路接口、工作于大容量线路时效率高, 特别适用于站少而容量大的场合。
19
20
缺点: 任一地球站为了能接收其他地球站的信号, 都必须设有除本站外的所有下行频率的接 收电路; 转发器要同时放大多个载波,容易形成互 调干扰,功率利用率不高; 各上行链路功率电平要求基本一致,否则 容易引起强信号抑制弱信号现象,因此大 小站不易兼容; 需要保护频带,故频带利用率不高。 21 不论是否通信,载波始终在工作。
图3-6 SCPC系统的频率配置
25
2、按需分配-频分多址(SPADE)方式 SCPC一般用于容量较小,站址数较多, 总通信业务又不太繁忙的系统。预分配方 式的SCPC不能充分体现其优越性,因而 采用按需分配方式更合适。 单路单载波-脉码调制-按需分配-频分多址 在采用SPADE方式工作的卫星通信系统 中,通常将一个卫星转发器的一部分频率 配置为公用传输信道(CSC),而另一部 分频率配置为话音通道(CH)。
38
3.6.1 直接序列码分多址系统
扩频:直接用具有高码率的扩频码序列(伪随 机序列)在发端去扩展信号的频谱。 解扩:在收端用相同的扩频码序列去解扩, 把展宽的扩频信号还原成原始的信息。
39
a
信码
模二加
c
发射机
d
b
PN码 产生器 载波
接收机
f e
BPF PN码 产生器
PSK 解调器
g
本振
40
1
0
a 信码 b PN码 c 发送序列 d 发送载波相位 e 本振输出相位 g 解调信号
41
1 1 1 0 0 1 0 1 1 1 1 1 0 0 0 1 1 0 0 1 1 1 1 1 0 0 0 p p 0 0 p p p p p p p p 0 0 p 0 p p p p p p p p p p p 0 0 0 0 0 0 1 0
多址联接是指多个地球站通过同一颗卫星, 同时建立各自的信道,从而实现各地球站相 互之间通信的一种方式。 “信道”的含义: FDMA中是指各地球站占用的转发器频段。 TDMA中是指各地球站占用的时隙。 CDMA中是指各地球站使用的码型。 3 常见的信道分配方式主要有三种
1.预分配方式(PA) (1)固定预分配方式(FPA) 按事先规定半永久性地分配给每个地球 站固定数量的信道,各地球站只能使用 分配给它们的这些特定信道与有关地球 站通信,其他地球站不得占用这些信道。 优点:信道是专用的,实施联接简单, 建立通信快,基本上不需要控制设备。 缺点:使用不灵活,信道不能相互调剂, 在业务量较轻时信道利用率低。 4 适合大容量系统。
TDMA系统帧结构
33
3.3.2 TDMA系统的同步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有一个基准站,基准站 的时钟是独立的,并作为全网的基准时钟。 系统中所有业务站都以这个基准时钟来进行 工作。 TDMA系统同步可分为初始捕获和分帧同步 两个步骤。
34
初始捕获:地球站发射的射频分帧按要求准 确地进入卫星转发器指定时隙的过程。
预分配时分复用-移相键控-频分多址 (TDM-PSK-FDMA)
每个地球站分配一个专用载波,首先将多
路话音信号进行脉冲编码调制(PCM),然 后将数字基带信号用时分复用方式复用在 一起,再以PSK方式调制到一个载波上, 最后再以FDMA方式发射和接收。 例:IDR中等数据速率卫星通信系统,采 用TDM-QPSK-FDMA体制,适合业务量 大的干线通信。不需要全网同步,系统较 为简单,设备也较便宜,因此发展很迅速。 22
第3章 卫星通信的多址技术
第3章 卫星通信的多址技术
3.1 多址技术与信道分配技术的概述 3.2 频分多址(FDMA)方式 3.3 时分多址(TDMA)方式 3.4 码分多址(CDMA)方式 3.5 空分多址(SDMA)方式 3.6 ALOHA方式
2
3.1 多址技术与信道分配技术的概述
根据基带体制和对载波调制方式不同,可以 分为数字调制SCPC-PCM-PSK-FDMA方式 和模拟调制SCPC-FM-FDMA方式。 按照信道分配方式可分为预分配方式和按需 分配方式。一般采用按需分配方式。 1、预分配方式的SCPC 信道固定分配给各个地球站。两地球站通 话时各占一条卫星信道。 一个转发器的36MHz带宽以45kHz的等间 隔划分为800个信道,这些信道以导频为 24 中心在其两侧对称配置。
26
图3-10 SPADE系统的频率配置
27
3.3 时分多址(TDMA)方式
3.3.1 TDMA的基本原理
用不同时隙来区分地球站的地址,只允许各 地球站在规定的时隙内发射信号,这些射频 信号通过卫星转发器时,在时间上是严格依 次排列、互不重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