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高中学生考试焦虑咨询的案例报告内蒙古林业总医院王丽杰【摘要】:一名高三女学生晓丽,最近两次模拟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平时不如自己的同学都超过了自己,没达到预期成绩,面临高考感觉压力太大,对学习产生了认知偏差,担心考不上重点大学,并由此产生了不良情绪、躯体化症状,影响到了学习。
由妈妈陪同前来,经分析诊断为一般心理性问题。
本例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帮助她改变认知方式,引导求助者重新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经过三周治疗,求助者改变了情绪状态,恢复了正常的学习。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一、一般资料求助者:晓丽,女,17岁,高三学生,与父母同住。
父母为国家干部,经详细询问、调查,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它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二、主要问题紧张、焦虑、烦躁不安、入睡困难、做恶梦、头疼、学习成绩下降,症状持续2个月。
三、个人成长史独生女,足月顺产,母亲身体健康,孕、产及哺乳期未服用特殊药物。
父母均是国家机关干部,从小在学习上对晓丽要求很严格,希望她能品学兼优,考入名牌大学深造。
生活上对她百般呵护。
上学后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又能帮助其他同学,深受同学和老师的喜爱,并成为班里的小干部,各方面表现都好,没有被老师批评过。
未受到过任何挫折。
是老师心中的好学生,同学学习的好榜样。
四、求助者主诉主诉:因“担心考不上重点大学”而就诊。
个人陈述:在三个月前的一次月考时因当时感冒高烧,答题不在状态,好多会的题都没有了思路。
成绩出来后很不理想。
我也从心里劝自己感冒发烧所致,没关系的。
1个月后又进行了月考,我想这次一定要考好,考场上也很紧张,担心这次再考不好。
考试结果出来后,平时比我成绩差很多的学生都超过了我。
连续2次没考好试,我也怀疑在这关键时刻自己出了什么问题呢?担心中考也考不好,考不上自己梦寐以求的重点大学怎么办?担心爸爸妈妈会很失望、担心老师、同学会投来异样的眼光。
这种情绪一直困扰着我,近两个月常出现烦躁不安,总感觉紧张、焦虑,难以入睡并经常做恶梦,头疼,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有时也能控制情绪,但觉的心理不踏实,非常痛苦。
希望能帮助解决我的心理问题。
五、观察和他人反映身体和智力均发育正常,讲话声音清晰,情绪低落,意识清楚,接触交谈合作,言语流利,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明确的求助要求。
从进入咨询室到叙述完毕,都表现得比较自如,但在谈到考试的事情时,情绪明显烦恼和焦虑。
妈妈反映:晓丽从小内向,但自尊心比较强,认识的人都很喜欢她,别人不能比她强。
自从连续两次考试没考好后,心情一直不好,比较烦躁、焦虑。
六、分析与诊断(一)求助者的身心状态:1、精神状态:焦虑、烦躁、情绪低落、自责、注意力不集中。
2、身体状态:头疼,入睡困难,经医学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3、社会功能:对学习、生活造成一定损伤,个人无法摆脱,需咨询师帮助。
(二)心理测验:1、SAS:标准分60,焦虑症状明显;2、SDS:标准分55,有轻度抑郁;3、EPQ:N65、E30、P40、L40,该求助者为内向不稳定型人格特征。
(三)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四)诊断依据: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烦躁,睡眠障碍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反应强度不甚强烈,反应也只限于考试范围内,无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病程只有2个月,可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五)鉴别诊断:(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晓丽的知、情、意是统一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缉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反映强烈,反映已经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两个月,而晓丽的心理问题病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表现为漂浮式的,持续时间长,一般在半年以上。
而晓丽虽然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思维逻辑,没有泛化和回避,而持续的时间也只有一个多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⑷与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晓丽虽然表现出情绪低落,但是因现实刺激引起,是伴随的而不是主要症状,因此可排除抑郁性神经症。
七、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一)生物原因:该求助者没有明显的生物原因。
(二)社会原因:(1)生活事件:两次失败的测验,让求助者对高考感到焦虑,担心考不上重点大学。
(2)社会支持:当出现失误时,父母、老师、同学未对其表现表示理解,期望值较高。
(三)心理原因:(1)个性因素:从小随父母生活,性格内向、温顺,非常听父母的话。
不善于与父母、老师沟通考试失败的原因。
(2)认知原因: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害怕失败,心理承受能力差。
八、咨询目标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1)调整认知方式,转变观念, 帮助求助者分析两次考试失利的原因,分析高考对人生的意义;(2)改善求助者焦虑、烦躁、情绪低落的精神状态;(3)帮助求助者减少失眠、头疼的生理症状,缓解心理压力。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的个性,帮助其建立健全人格,树立自信心,积极重新认识自我与学习。
九、咨询方案(一)方法:合理情绪疗法(二)原理:合理情绪疗法是艾里斯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
该理论认为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
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当人们赋予她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
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造成求助者情绪困扰的不合理信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信念,才能帮助求助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是ABC理论,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不合理信念,C代表继诱发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其主要观点是强调情绪和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
“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
(三)双方责任与义务:1.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责任⑴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⑵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⑶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⑴有权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⑵有权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⑶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⑷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⑸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⑴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⑵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⑶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2.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责任⑴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⑵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⑶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⑴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⑵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⑶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⑴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⑵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⑶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⑷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四)时间和费用: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50分钟。
咨询收费:学生未收费十、咨询过程第一阶段:建立咨询关系阶段主要是摄入性会谈,运用真诚,共情等技术,鼓励求助者倾诉,收集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心理测验,通过对症状评估、分析,做出诊断,双方共同确定咨询目标,制定了咨询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咨询的阶段第二阶段分三次咨询,首先是第一次咨询是合理情绪疗法的诊断阶段和领悟阶段。
在与晓丽交流的过程中找出晓丽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焦虑、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头疼、入睡困难,对考试过分担心的想法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事件A:两次失败的考试,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连续两次考不好,高考肯定考不好;考不上重点大学,我的人生就完了;我必须是一个尽善尽美的人,否则会被别人瞧不起……并对这些不合理信念进行初步分析,通过分析,使求助者领悟到是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引起了焦虑、烦躁等情绪,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
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
布置家庭作业,让求助者找出自身的优点,树立自信心。
然后进入合理情绪疗法的修通阶段,为了减轻或消除求助者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进行了辩论。
咨询师:现在我们具体谈谈你对目前的成绩及高考的认识。
求助者:目前我的成绩真是糟糕透了!这两次考试考这么差,高考时情绪一紧张,肯定考得更糟。
那样的话我的人生就完了,谁还会看得起我呀!咨询师:你是说这两次考试就决定了你的高考成绩,你以前的成绩对高考不起作用?求助者:也不是。
以前的成绩说明我基础打得比较好,但这两次考试特别重要,再说我荒废的时间再也弥补不回来了。
咨询师:你认为与以前的考试相比这两次考试特别重要,你能谈谈这两次考试与其它考试有什么区别吗?求助者:这个问题我以前真没想过。
好象没太大区别,只是两次考试训练……难道是因为我这两次考试失利了才觉得它重要?因为我以前从没在考试中失败过,这打击了我的自信心,我必须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咨询师:按照这种思维,一个优秀的学生必须保证每次考试都成功,不能有一次考试失误。
一位成功人士,必须从起点开始就是成功的,不能有一次失败,否则他就不可能成功。
事实是这样吗?求助者:这……好像不是,成功背后会有很多挫折。
一两次挫折并不决定成功与否,战胜挫折的人才会成功。
所以这两次考试并不意味着我高考失败,对吗?咨询师:你的悟性很高,事实就是这样。
正因为你有这种必须的绝对化要求,所以你才会焦虑、烦躁,出现现在的状况,事实证明这是不现实的。
求助者:我明白了。
但是荒废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必定会影响我的高考成绩。
一想到我可能考不上重点大学,我就难过的要死。
咨询师:你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将考上重点大学作为自己追求。
现在感觉没有把握,所以很难过,这一点我能理解。
高三学生有很多人希望自己考上重点大学,每年高考也有很多人考的不理想,他们选择了怎样的生活?求助者:……每个人的选择是不一样。
有人选择了二本学习技术,有人选择专科,争取努力学习以后考专升本,用另一种方式证明自己,周围的人并没有因此而看不起他们。
也就是说考不上重点大学,依然有很多出路,我以前怎么没想过呢?咨询师:你说得很好,已理清了自己。
的确,对于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有比之更坏的情况发生,考不上重点大学,不会糟糕到要死的地步。
每个人的面前都有很多机遇,成功不是只用考试来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