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方法:收集老年骨科患者110例,进行术前、术后护理。
结果:经过术前、术后针对性护理,患者能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康复良好。
结论:针对老年患者特殊的生理心理特征,采取有效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老年;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421-01
老年骨折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加上骨折后长期卧床,出现忧郁孤独、烦躁不安等心理。
术后容易发生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危及生命。
如何针对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临床护理、预防措施,成为骨科护理人员的重点课题。
我科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收治110例老年骨折住院患者,采取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住老年骨折患者110例,其中男76例,女34例;年龄60~69岁66例,70~79岁24例,80岁以上10例。
平均年龄70.4岁。
110例患者中:股骨颈骨折6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34例,胫腓骨骨折11例,踝部骨折5例。
伴有高血压25例,糖尿病者3例。
2术前护理
2.1一般护理:禁烟、禁酒。
常规检查血、尿、粪便常规、出血凝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核磁共振等,禁烟。
指导患者在床上大小便,深呼吸锻炼肺功能,难以入眠患者,给予适当镇静药物保证睡眠。
术前对老年患者应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深入病房详问病史,仔细检查和观察,正确估计手术耐受力,警惕潜在疾病发作和及时发现加重并发症的因素。
2.2心理护理:老年患者由于日渐衰老,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对自己独立生活常常感到自豪。
但因意外伤害造成肢体活动受损,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心情非常沉重。
常常会出现,忧郁、不安、烦躁、易怒,对生活、治疗悲观,不愿配合治疗。
我们结合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了以下护理措施:(1)稳定情绪,争取合作。
与患者进行亲切的交谈,加强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沟通。
耐心细致的讲解骨折的性质、程度,手术效果及目的,手术过程及手术时间、术后如何功能锻炼。
同时请相同手术成功的患者与其交谈,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所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2)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消除患者焦虑情绪。
有文献报道焦虑程度过重会影响手术效果,其可能导致体内儿茶酚氨及控制体内抗体生成,减缓伤口组织再生,减少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数目,使淋巴细胞组织重量下降,对感染的敏感性增加,影响伤口愈合[1]。
而老年患者因为意外伤害多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的情绪。
我们在术前精神上给予患者安慰,生活上给予照顾,指导患者及患者家属配合医护人员,针对性地做好患者思想疏导工
作,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3)感情支持:尊重老年患者,认真倾听患者的感受。
老年人反应迟钝、接受能力差,在治疗护理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其思想动态及情感需求,给予患者必要的同情、关怀,使患者感到温暖,减少患者对医院的排斥感。
同时做到态度和蔼、应耐心细致、动作轻巧敏捷,技术操作熟练,努力使患者满意,患者一种安全感、亲切感,从而取得患者的信任,使之配合治疗。
(4)争取家属配合。
老年患者生病时孤独感尤其强烈,特别希望得到亲人的关怀。
住院期间应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体贴,尽可能地取得家属的配合,让其多陪伴患者,给予精神安慰,满足合理需求,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2.2饮食营养护理:老年患者器官功能减弱,消化道吸收功能下降、心脑血管疾病增多、身体免疫力差,应针对性的安排饮食计划。
术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饮食、营养宣传,让其明白合理饮食对疾病康复的作用。
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采取个性化的饮食指导。
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为主。
骨折初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易吸收。
骨折2~4周,则应进一步加强高营养,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
此时应多吃牛奶、鱼类、蛋类、动物肝脏、骨头汤,绿叶蔬菜等,富含维生素,钙及蛋白质的食物。
骨折后5周以上,可食用任何高营养食物及富含钙、磷、铁等矿物质的食物,主食粗细粮合理搭配。
对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坚持低糖低盐饮食、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低脂低盐饮食。
3术后护理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
3.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老年人身体各器官功能减退,对手术耐受较差。
术后细心观察患者是否有皮肤肿胀,对肾功能不全者,注意观察尿量,鼓励患者多饮水,有尿及时排出。
注意呕吐物和排泄物的性质、颜色和数量,注意监测生命体征,高度重视心血管功能变化。
对糖尿病患者要定时监测血糖、尿糖,防止出现酮症酸中毒,并观察伤口情况,以防伤口感染。
术后前三天食含盐食物,少食甜食,有利于减少便秘[2]。
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2褥疮的预防:老年患者骨折后长期卧床,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引起褥疮等并发症。
老年人皮肤营养弹性下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很容易发生褥疮,故应嘱咐患者每2~4h翻1次身,入院后给予气垫床或臀下垫海绵垫、防褥疮垫。
在受压部位应用透明贴,促进血液循环。
3.3静脉血栓:老年骨折卧床后血液流动变缓,加上自身血液粘稠度较高,骨折后造成血管壁损伤,因此极易形成静脉血栓。
严密观察患肢的血运、感觉、活动情况。
嘱咐患者主动活动,提高肌肉的肌力,对不能自主活动的,应协助患者定时更换体位,太高患肢,增加患肢血流。
防止静脉血液淤滞。
重视患者的疼痛,术后24h内,患者疼痛较剧,可采用药物止痛措施。
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3.4康复指导:指导老年人做康复指导,说明早期运动的重要性。
嘱咐其活动量要由小到大逐渐进行,循序渐进,不能急躁。
活动过程,应有家属扶助,防止跌掉,密切观察患者身体情况,如有异常,
及时与医生联系。
总之,针对老年骨折患者特殊的心理、生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护理可促使骨折早日康复,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建荣,刘玉春,马燕兰.老年护理观念及老年人特殊问题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59
[2]张莉.骨科围手术病人饮食指导与减少便秘的发生[j].中华护理杂志, 2003,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