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工作方案
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工作方案
201X 年 12 月 10 日至 13 日,以蔡敬民教授为组长的教育部专家组,本着“替国家把关,为学校服务”的理念,严格遵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工作规范和工作程序,通过走访、座谈、听课、实地察看及调阅试卷、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工作,对我校的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考察。
在完成各项考察工作的基础上,专家组充分肯定了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逐一指出了存在问题。
专家组对学校的总体评价是:“以评促建”成绩比较突出。
学校办学定位准确,发展思路明确;服务地方意识强烈;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得到保证;“四个促进”的效果比较显著。
专家组也就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发展路径,加快学校的转型步伐和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深化管理制度改革,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推进二层单位的年度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充分发挥二级学院(部)的主体作用和教研室(实验中心)的基础作用;进一步加强开放性办学,加大和国内外高校的联系与合作,广泛吸纳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并结合学校实际,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继续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加大办学经费投入;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考虑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前提下,加大教师尤其是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强对教师培训工作,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进一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资源保障机制,加强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与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监控的执行力,加快建设和完善校内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学校领导班子对专家组的反馈意见进行了认真梳理,并召开专题研讨会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专家组的意见完全符合学校实际,对学校今后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照专家组的反馈意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如下整改工作方案。
一、整改工作思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贯彻《教育部关
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 201X 〕 4 号)、《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 201X 〕 9 号)等文件精神,深刻领会专家组的反馈意见和建议;把近期整改工作与学校的长期建设任
务与发展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将整改工作与常规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
重点解决专家组指出的问题和学校自评中发现的问题为主线,以建设有特色高
水平的地方高校为目标,以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总体办学水平为目的,巩固评建成果,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工作方案,注重整改工作的整体性、
长效性、实效性,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二、整改目标
通过整改,巩固和扩大本科教学评建工作成果。
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发展路径,
加快转型步伐和结构调整力度,不断突显“地方性、海洋性、国际性”的办学
特色;深化管理制度改革,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管理机构和运行
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开放性办学,广泛吸纳国内外先进的办
学理念,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继续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加大办学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的培训、培养和引进力度,建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
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大产学研合
作力度,培养合格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监控水平,完善校
内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保障教学质量,为把学校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地方高
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整改进度安排
为加强整改工作,确保整改效果,学校成立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的本科
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学校的本科教学整改工作。
整改领
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整改工作的日常事务。
整改工作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一)研究部署阶段( 201X 年 12 月下旬— 201X 年 1 月)
全面总结评建工作成绩,认真分析本科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制订整改
工作方案,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并将整改工作方案报送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
评估中心。
(二)整改实施阶段( 201X 年 2 月— 11 月)
学校各单位根据学校整改工作方案和本单位整改工作任务,逐项完成整改工作
任务;学校适时组织开展整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
(三)验收总结阶段( 201X 年 11 月— 12 月)
学校在检查验收的基础上,完成整改工作报告,经学校党委会审定后,报送教
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汇编整改工作研究与实践成果。
四、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一)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
1. 存在问题
学校的办学定位、特色培育方向的选择虽然都很好,但顶层设计的思路到具体工作环节中落实到位还有距离,如何实现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定位的发展路径不够明确;现代大学制度尚未真正建立,内部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有待完善,二级学院(部)的主体作用和教研室(实验中心)的基础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工作有待加强;学校还有 35 个专科专业,专业结构调整任务依然艰巨;开放办学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2. 整改措施
( 1 )继续开展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大讨论活动
学校将立足本校实际和行业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紧围绕“如何打造特色、提高办学水平”、“如何实现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定位”、“怎样培养‘品德好、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快、富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等问题,继续开展“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发展路径,强化本科教育观念,增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的意识;进一步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大学文化对教职工思想观念的价值导向和引领作用,为学校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责任单位:校办
( 2 )加强管理制度的改革
遵循“高效、规范”原则,调整优化学校机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稳步推行二级管理,明确责、权、利,扩大二级学院(部)的工作自主权;加强教研室建设,明确教研室主任的责、权、利,充分发挥教研室在教学、科研和教学质量管理等方面的能动作用;加强对教职员工的管理,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做到优胜劣汰;围绕教学中心地位,强化职能部门和教辅单位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责任单位:校办
( 3 )推进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
进一步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和章程建设,依据“专家治教”的原则,建立健全学校教学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议事规则和决策流程,完善或优化学校内部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二层单位的年度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
责任单位:校办
( 4 )继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机制;继续定期开展干部队伍的培训活动,以增强
干部的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的素质和水平;进
一步加强后备干部的建设和培养,使干部队伍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责任单位:党委组织部
( 5 )处理好多学科协调发展问题
在继续加强适应广西北部湾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专业规划和建设的同时,注意
增加对中文与传媒学院、音乐学院和外语学院、社科部在教学仪器设备、教学
日常经费的投入,提高文学、艺术学、教育学、法学等人文教育学科的建设水平,统筹兼顾学校学科专业的发展,注意发挥学科群的互补作用。
责任单位:教务处
( 6 )加快专业结构调整步伐
继续完善学科专业建设规划,有计划有步骤调整、撤并现有专科专业,适度保
留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的专科专业,稳步扩大本科教育规模,突出本科教育
的主体地位;按《***学院“十二五”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和国家新专业目录及专业设置要求,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调整本科专业结构,严格专业设置标准。
五年后基本形成相互支撑、有一定特色的专业群,增
强学校为广西沿海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责任单位:教务处
( 7 )进一步加强开放性办学
进一步密切校地关系,争取地方政府对学校办学更大的支持;积极与广西沿海
地区行业与企事业开展深度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培养应用型人才;加大与
国内外高校交流与合作的力度,采取走出去的战略,与国内、东盟、欧美等地
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高校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广泛吸纳国内外先进办学理念,并结合本校实际,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增强学校的办学能力和“国际性”办
学特色,提升国际化的办学水平。
责任单位:教务处
(二)教师队伍建设
1. 存在问题
教师数量仍然不足,管理人员兼职从事教学的现象较多,部分专业教师数量不
达标;师资结构不尽合理,高职称、高学历、高水平教师比例偏低,学科、学术、专业带头人等领军人才缺乏,“双师型”教师数量偏少;个别新办专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