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语文备课组

高三语文备课组

第二学期高三语文备课组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2010年考试大纲为准绳,以学校12字教学策略为指导方针,结合高三语文实际情况,不折不扣完成2010年高三语文下学期的教学任务。

二、工作任务1、第六册课文教学与复习2、一至五册的重点现代文复习3、文言文专题复习4、现代文专题复习5、作文专题复习6、综合检测等三、工作重点根据《考试手册》规定,语文高考考查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包括认知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能力三个层次。

所以在阅读板块复习中,我们重在细化具体知识点及能力点,以考纲为准,参照有关复习资料具体落实。

作文训练也是重点,重在加强文体训练和素材积累。

四、教学内容与进度(一)、第一阶段时间:2月21日——3月20日内容:第六册文本教授(穿插一至五册重要现代文复习)安排:时间内容课时主备人备注2、21——2、23 复习第六单元《子路》《兰亭》《琵琶行》等(1+1+1)+1 李文昌最后1为测试2、24——2、28 第五单元《论语》《孟子》《国殇》《指南》《左忠》(2+2+1+1+1)+1 殷秀德最后1为测试3、1——3、5 第一单元《阿Q》《哈姆》《套中人》《典型》(2+1+1+1)+3 张东华3为复习课3、8——3、10 第二单元《画说.》《你为什么》(1+1)+2 曾明2为复习课3、11——3、14 第三单元《青年》《傅雷》(1+1)+2 乐崇英2为复习课3、15——3、20 第四单元《雷雨》《戏剧.》(2+1)+2 殷秀德2为复习课附:一至六册现代文复习专题安排专题内容课时主备人小说《边城》《藤叶》《香雪》《阳春面》《老王》《项链》《变形记》《药》《守财奴》《老人与海》3 张东华散文《合欢树》《邂逅》《回忆鲁迅》《小溪巴赫》《我有一个梦想》《胡同文化》《世间最美》《谈白菜》3 李文昌戏剧《关汉卿》《窦娥冤》《西厢记》《哈姆》《雷雨》《曹操与杨修》2 殷秀德议论文《在马克思》《拿来主义》《未有天才》《简笔与》《青年在选择》2 乐崇英序、说明文《白莽》《宽容》《激流》《伶官》《指南》《兰亭》;《说数》《南州六月》.2 曾明(二)、第二阶段时间:3月21日——4月10日内容: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结合《2010年上海卷考试手册》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将知识点及能力点进行分项训练,落实到备课组内每位教师,由教师对各知识和能力点的要求进行筛选、整合,梳理出专题复习导学讲义。

具体分工如下:(1)、理解常用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李)(2)、运用现代汉语基本语法知识理解文章内容。

(张)(3)、理解常见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乐)(4)、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曾)(5)、分析作品的思路、结构、写作特点。

(殷)(6)、归纳作品要点,概括段落大意和全文主旨,揭示写作意图。

(李)(7)、评价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张)(8)、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等。

(乐)(9)、根据作品内容,通过合理推断和想象,作适当拓展。

(曾)(10)、开放主观性试题(殷)(三)、第三阶段时间:4月11日——4月30日内容:古诗文阅读分专题复习安排:复习点和具体分工如下: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李)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作用;(张)理解常见的文言词法特点;(乐)掌握常见的文言句式;(曾)理解并用现代汉语解释文言句子;(殷)鉴赏文言文的形象、写法、语言;(李)评价思想性、艺术性;(张)把握古诗词的形象、意境;(乐)把握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技巧;(曾)品味古诗词的语言。

(殷)以上由备课组内教师分项准备复习讲义,力争将每一个知识和能力点落到实处。

作文训练(穿插在每一阶段)力求一周一文,重点训练,精心指导。

训练重点:审题立意,文章的开头结尾,作文升格。

1、从写作内容上注重三个方面:“感悟”“理性”和“人文”。

体验、感悟2006年上海高考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考查学生的情感体验;2007年春考作文“,,未曾有过的那份感悟,岁月把它轻轻送来”,也要求通过回忆经历过的人、事、景来谈自己后来的感悟。

2008年的“他们”。

都贴近学生的生活,注重考查学生的体验、感悟。

理性思考理性思考,就是看问题要全面、辩证,不走极端;理性思考,就是强调个人的行为要受理智的约束;理性思考,还指善于从另一个角度(即不同于惯常思维的视角、眼界、观念等)来看待和处理问题。

2007年“必须跨过这道坎”与2009年郑板桥的材料,就应该有理性参与,这样才能深刻。

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用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来关心、理解、尊重他人,对人类所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对人类的当下和未来深怀忧虑;二是对自然与他人充满敬畏和感恩之情,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三是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善于反思、审视自我,对自己的行为、思维、心态具有自我批判精神。

2008年的“他们”就是“弘扬人文精神”高考作文命题。

2、在作文训练中,力求做到五个“加强”(1)、回归作文本真,加强审题立意训练。

不管高考作文形式怎么变,审题总是首要的关键的。

要深入研究材料的深刻内涵。

审题越细,越准,越透,立意的思路就越宽,越深,越通畅,把握就越大。

今年春考作文题即要求有很强的审题立意能力。

(2)、加强思维训练,尤其是辩证思维。

在作文备考的过程中,思维训练比文字功夫更为重要。

要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追求新的发现;突破思维定势,学会将直觉思维、反向思维、发散思维、批判思维、联想想象思维等灵活地运用于作文中,使思路活跃,文如泉涌。

特别是要加强对联想、想象能力的开掘,辩证思维的训练。

(3)、加强素材积累。

首先要丰富生活积累。

注意观察周围的人、事、物,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与同学、亲友交往等。

对那些有闪光点、有冲击力、有启发性的人与事,要及时地记下来。

强化素材积累。

应常读精美时文。

从近年高考看,高分作文绝大多数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时代性。

所以,丰富文化积淀,多读多思含有哲理的、有真情实感的短文,是非常必要的。

(4).、增强修改意识一个成熟的备考生在作文上,应该是自己写过的,自己认真修改过的文章。

备考生应有十几篇二类中上以上的作文作为高考的储备。

(5)、强化规范写作意识。

不用圆珠笔,不涂改,正确使用标点等,平时要严格按照高考规范来训练。

(四)、第四阶段时间:5月份内容:完成两大目标:一是结合综合训练卷进行考试题型研究和训练,为学生应考作好准备;二是按《考试手册》要求和"三模"情况,查缺补漏,进行单项和综合强化训练,教师对学生进行应试心理和答题技巧的指导。

第三轮复习,是冲刺复习阶段,将采取这样的复习策略:1、回归课本。

高考变化万变不离其宗,最终考查的是学生“运用学过的课内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需要学生熟知文本,澄清一些概念等。

2、用好纠错本。

将纠错本中的错误按基础、阅读、写作运用等分别归类,把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有目的的精选一些材料进行训练,避免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

3、重温高考考点。

(1)常见实虚词。

《考试大纲》中规定的300个实词和常见的虚词(2)文名句名篇。

不要撒网式的盲目背诵,而要选择常见的、重要的古诗文诗句。

要特别注意动手把平时的易错字常写写。

(3)古诗中的“直接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写哀”“以动写静”等常见手法,要做一些针对性训练,把握其内涵、特点和意义。

4、准备作文。

要有意识地进行几个方面的训练:(1)梳理思想和生活的积累。

在备考的最后阶段,按道德、亲情、成长等分类,做好素材的储备。

(2)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几个不同话题,做一些用相同材料写不同类型文章的训练,力求在任何文题下都能写出自己的闪光点。

(3)锤炼几篇成功的范文。

备考的最后阶段,把近几年高考的满分作文从题材、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做好迎考的准备。

(4)注意对新材料作文审题能力的培养。

在高考作文题目放开的时候,尤其要仔细地审题,对材料内容了解得越透彻,写出的文章就越有分量。

5、做高考真题。

最后阶段,选做一些近3年的高考真题,以便进一步明确高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检测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的能力方面是否还有欠缺,方便最后的复习巩固。

6、调整状态,进入考试时间。

建议学生在复习时要看练结合。

可以把做真题的时间放在上午9∶00到11∶30。

这样除了可以保持高考复习所需要的训练量,还可以调节生物钟,保证高考时良好的精神状态。

五.备课组活动安排每周二下午关于教学进度、作业安排等事项的交流。

沙场点兵的日子渐渐逼近,我们备课组全体老师将齐心协力,共同迎接高考,争创佳绩。

2010、2、1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