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高考真题之中国地理专题

2018年高考真题之中国地理专题

2018年高考真题之中国地理专题一、单选题小明(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I卷)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所示,据此完成9-11题。

1.乙路段和丁路段平均限速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这条路段A. 车流量大B.平均坡度大C.雾霾天气多D. 两侧村庄多答案: B为了安全,同一高速公路由于路况不同,不同路段限速也不同,即分段限速。

影响限速的因素主要有弯道、隧道、上下坡,这个平均限速值应该指的是晴天时限速,与车流量和两侧村庄多少关系不大。

甲路段和丙路段相对限速较高,都是东西向的路线,甲路段为重庆到泸州,为四川盆地这个大地形区内部的线路,同理,丙路段遵义到毕节为云贵高原内部的路线。

乙路段和丁路段平均限速均较低,且乙路段和丁路段都是南北向,主要是从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穿行的路线,主要考虑云贵高原的地形特点,多山地,地形起伏大,坡度有上有下,还有弯道、隧道,直接影响安全性。

2.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客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A. 6:00出发,左侧靠窗B. 8:00出发,右侧靠窗C. 10:00出发,左侧靠窗D. 12:00出发,右侧靠窗答案: B7月太阳从东北升起,然后到东南,正午时到达南部天空,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增大,太阳光照的强度越来越强,然后转到西南方向,并从西北方向落下。

小明从重庆出发乘长途客车经遵义至毕节,整体行进方向先向南然后向西,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若上午出发的话,应坐在顺着行进方向的右侧靠窗处,顺着光向可欣赏窗外风景,若下午出发的话,应坐在顺着行进方向的左侧靠窗处。

但由于路途较远,按照图中高速公路里程及限速状况计算,至少需要5个小时以上(丁路段约3个小时,丙路段3个小时),且丁路段的方向是朝南的,应该早一些出发。

3.避暑是小明此次旅游的目的之一。

导致7月毕节气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 纬度位置C. 海陆位置D. 大气环流答案: A我国夏季普遍高温,毕节纬度较重庆低,但毕节气温较重庆低,主要因为其位于云贵高原,山地地形为主,气温低。

澳门(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Ⅱ卷)半岛以低矮的丘陵为主,现在的部分土地是历年填海而成的。

下图示意澳门半岛山丘分布、街道格局及部分街道名称,据此完成4~5题。

4.由于填海造地,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位于澳门半岛的A.东北部B.西北部C.东南部D.西南部答案: C【解析】考查考生读取地图关键信息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容易题。

图中街道名称大部分包含“海边”而并没有位于现今澳门海岸线边,故可推断这些“海边”街道曾经(填海造地前)位于海边,可表示澳门在填海造地前的海岸线,再据图可知位于东南部的“海边马路”整体距离现今海岸线最长,故C选项正确。

5.澳门老城区少见自行车,原因可能是老城区街道A.狭窄B.曲折C.坡大D.路面凹凸答案: C【解析】考查考生生活中的地理及在前面问题分析基础上进行推理的能力,考生可知澳门老城区的大致界线,结合澳门以低矮的丘陵(图中有高程)为主的地形特点、图中较大的比例尺可知老城区街道的坡度较大,当地骑自行车上街比较费力气,C选项正确。

A、B、D选项很容易排除。

20(2018年高考真题北京卷)18年4月,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开始铺轨。

读图,回答1-3题。

6.与成都相比,拉萨A.日出早白昼长B.正午太阳高度角小C.海拔高,日照强D.大气逆辐射强答案: C【解析】4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则北半球纬度越高,日出越早,白昼越长。

拉萨纬度较成都低,因此成都日出早白昼长,A错误;4月份拉萨较成都离直射纬线近,因此正午太阳高度角大,B错误;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日照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弱;而成都地处四川盆地,盆地地形,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弱,大气逆辐射强,C正确,D错误。

故选C。

7.图示区域A.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B.河流的流向自西向东C.自然景观为高寒荒漠D.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答案: D【解析】据图可知该区域为西南地区,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图中河流大多数自北向南;该地自然景观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8.川藏铁路开通后,能够①缓解青藏铁路运输压力②改善西藏物资供应③消除区域内灾害的影响④促进地域文化交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B【解析】据图可知,川藏铁路开通后,增加了进藏通道,可以缓解青藏铁路运输压力,改善西藏物质供应,促进西藏和区外的文化交流和联系,①②④正确;但不能够消除区域内灾害的影响,②错误。

故选B。

下图(2018年高考真题海南卷)示意我国近海海面年蒸发量的分布。

部分海域蒸发强烈,出现了年蒸发量大于2 000毫米的高值区。

据此完成19~20题。

9.形成年蒸发量高值区的原因是该海域A.海水流动快 B.有暖流经过 C.太阳辐射强 D.靠近陆地答案: B考查影响蒸发的因素,中等难度。

影响蒸发的因素主要包括温度、风速、表面积等因素。

据图并结合我国近海洋流流向和性质可知,高值区所处海区有日本暖流(黑潮)流经,水温较高,故B选项正确。

海水流动速度对蒸发量的影响难以判断,排除A选项。

图中年蒸发量等值线不存在自南向北递减的规律,排除C 选项。

高值区并不靠近大陆,排除D选项。

10.年蒸发量高值区海域冬季海面蒸发更强,最主要的原因是该海域冬季A.降水少 B.辐射强 C.海气温差大 D.风力强答案: C考查海气相互作用对蒸发的影响,开阔考生思维,难度较大。

此题宜用排除法。

年蒸发量高值区在冬季降水并不比渤海、黄海海域少,风力也不比渤海、黄海海域强,太阳辐射强度大不过南海海域,故排除A、B、D选项。

二、综合题11.(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I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

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

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

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

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6分)(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6分)(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6分)(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

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4分)答案: (22分)(1)地势平坦、开阔。

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4)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泥;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解析:试题以乌裕尔河和扎龙湿地的形成为背景,考查沼泽湿地形成条件、河流水量的影响因素、湿地盐度的变化以及人为改造河流的利与弊。

第(1)题,据图可知扎龙湿地的面积很大,可判断该地地形平坦、开阔。

乌裕尔河水不断注入,而湿地水流因无向外通道,主要用于蒸发,故可判断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第(2)题,考查水平衡的原理。

乌裕尔河为外流河时,降水量等于蒸发量加上径流量,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乌裕尔河为内流河时,短期内,降水量仍然大于蒸发量,这样扎龙湿地面积的扩大,这样使得蒸发量增大,经过较长的一段时期,降水量等于蒸发量,达到一种平衡,也使得扎龙湿地面积稳定。

第(3)题,湿地水分因无法外流,水中溶解的盐分会在湿地中积累,使盐度增大,有点类似于水流只进不出的湖泊最终会成为咸水湖的原理。

或者盐沼的形成。

盐分的大小与含盐量、水量有关,湿地中盐分增加,一是无法排出,没有向外的水流通道;二是河流不断地带来溶解盐分,不断地在湿地积累。

水量变小,盐度相对增加,造成水量减少的原因有:一是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二是人类用水,使注入湿地的河水减少;三是河流泥沙淤积,湿地水浅,单位面积湿地的含盐量增大。

第(4)题,赞同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河道得到恢复,水量增大,盐分不易累积,可以防止盐分富集;乌裕尔河带来的泥沙会随嫩江向下游输送,就会减少泥沙在本区的淤积;由于乌裕尔河水量集中,并与嫩江相连通,会扩大鱼类群群规模,由于自净能力增强,会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不赞同,则是保持现在状态,强调自然本身的力量,发挥湿地的价值。

如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12.(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Ⅱ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

数据中心的规模以设备运行耗能的多少来衡量,规模越大,运营成本越高。

2010年之前,我国的数据中心一般规模较小,主要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

2010年之后,一些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开始在中西部地区布局,位于贵州省中部的贵安新区(国家级新区,位置见下图),因气候凉爽、用电成本较低、自然灾害少等优势,吸引了数十个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此集聚,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

(1)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建设数据中心的主要优势。

(6分)(2)分析数据中心在贵安新区集聚的有利条件与集聚发展的益处。

(10分)(3)如果把数据中心的数据比喻为“原料”,指出贵安新区利用这些“原料”可以发展的产业。

(4分)(4)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数据中心开始采取节能降耗措施。

你认为目前贵安新区的数据中心是否有必要这样做?请表明观点并解释原因。

(4分)答案: (24分)(1)通信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较好,有利于数据中心建设和维护;接近用户且有人才优势,方便数据的分析与利用。

(2)集聚的有利条件:国家级新区,有政策优惠;有气候、水和电价等优势,可大幅降低运营成本;临近贵阳和安顺,便于对接或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等。

集聚发展的益处:可以共享基础设施,节省个体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行的成本;有利于数据中心之间的联系,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和合作。

(3)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交易、数据服务、智能制造等。

(4)没必要。

因为贵安新区气候凉爽,电力资源丰富且电价低,没必要支付节能降耗的成本。

有必要。

因为节能降耗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是可持续发展模式。

【解析】本题以我国的数据中心布局的时空变化为切入口设计情境,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等角度,综合考查考生的信息提取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以及体验应用地理知识和思维来分析实际地理问题,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考查了考生从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地关系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