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市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上) 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时间:5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 .帐篷.(peng ) 废墟.(x ū) 刨.根问底(p áo ) B.坍.塌(t óng ) 呼啸.(xi āo ) 热忱.(ch én ɡ) C.琢.磨(zu ó) 微薄.(w ēi ) 拈.轻怕重(ni ān ) D.酬.劳(ch óu ) 流淌.(t ǒng ) 鄙薄.
(b ǐ) 2.下面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配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B.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熏衣草。
C.我假装随便溜达,走在和他平行的山路上。
D.我仍能感受到当年那股酌人的热浪。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古老的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
B .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C. 最近,他的工作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D .通过最近一段的努力,我的作文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4.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6分) (1)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不毛之地: (2)“再见啦!看你就像滑稽画里的小人儿。
”他们中的一个说到,其他的则哄堂大笑....。
哄堂大笑: (3)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
精益求精: 5.对下面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设问) B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夸张)
C .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反问)
D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对偶)
6.按要求默写(18分)
人,一个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36分)
(一)纪念白求恩(21分)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武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1.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5分)
A.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的动机。
B.白求恩同志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
C.白求恩同志具有国际主义精神。
D.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精神。
2.“这是什么精神”中的“这”指的是:(5分)
3.“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中“这种精神”指的是什么?(5分)
4.在原文中勾画出文段中的记叙性语句,并说出其作用。
(6分)
作用:
(二)植树的牧羊人(15分)
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他一颗一颗仔细挑选起来。
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
我抽着烟,我想帮助他,但他说不用我帮忙。
看他挑得那么仔细,那么认真,我也就不再坚持了。
他挑出一大堆好的橡子后,十个十个的数着,同时更加专注地淘汰有小裂纹的。
他一共精挑细选了一百个橡子,然后我们各自就寝。
跟这位牧羊人在一起,让人心里很平静。
第二天,我请求再待一天,他表示理所当然,其实再待一天并非必要的,我只是受了好奇心的驱使,想要更多的了解他一点而已。
他要赶着羊群去吃草了。
出发前,他把装着橡子的袋子在水里泡了一下。
我看到,他没有带木棍,而是拿了一根一米半长、大拇指粗的铁棍。
我假装随便溜达,沿着一条与他平行的路径走着,放牧的草地是一块河谷。
他让牧羊犬看着羊群,自己便朝我所在的山坡走来,我心中怕他要来责备我挑选路线时的不慎重,可是,他没有。
这本来就是他要走的路。
他还说,如果我没事,可以和他一起去。
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两百米。
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了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
他是在种橡树!我问他,这是他的地吗?他说不是。
那时谁的地?他说不知道。
看起来他并不在意。
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
1.用简洁的语言将这几段的内容概括出来。
(5分)
2.从牧羊人挑选橡子的过程中你看出他怎样的精神?(5分)
3.“他是在种橡树!”一句后的感叹号改为句号好不好?为什么?(5分)
三.文言文阅读理解(28分)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为下面字注音(6分)
夫:庐: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6分)
(1)诫.子书:(2)年与时驰.:
3.翻译下面句子:(6分)
(1)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5分)
5.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什么启发?(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