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肠道传染病是指原体经口侵入肠道,临床上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一类疾病。
包括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害、霍乱、甲型肝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
在肠道传染病病人的粪便(有的包括尿液)和呕吐物中,携有大量病原体,病原体通过病人的排泄物排出体外,污染水、食物及手,或通过苍蝇等媒介传染给健康人,使健康人得病。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有的还可引起并发症,严重的会造成死亡。
各种传染病的流行要经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对于肠道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受感染的病人或动物;传播途径大多为粪—口传播,有经食物传播、经水传播、经生活接触传播、经虫媒传播等多种;多数人群普通易感,尤其儿童和老年人容易发病。
因此要加强传染病管理。
对传染病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传染源扩散蔓延。
在夏秋季腹泻中是以急性肠道感染最为多见。
为更好地保护全校师生身体健康,降低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全校师生员工要做好以下防疫措施:
1.苍蝇与蟑螂等害虫,能作为肠道传染病的媒介。
因此,消灭苍蝇与蟑螂也是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要大力开展以除四害、讲卫生、灭疾病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
要采取多种方法消灭老鼠、苍蝇、蚊子、虱子、跳蚤等害虫。
疏通沟渠,填平坑洼,铲除杂草,消除虫害的孽生地,这是防病的基本措施。
2.要搞好粪便、垃圾、污水、污物的无害化处理。
粪便、垃圾要日产日清,并进行杀灭病原体的无害化处理。
污水、污物、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要利用药物化学方法或生石灰土法处理。
3.要加强饮水、饮食卫生管理。
饮用水必须是烧开的自来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桶)装水。
饮食服务行业人员要定期查体,发现传染病及时
调离。
烹调时,炊具要注意消毒,生熟食品用的炊具要分开。
炊事员要注意个人卫生,要勤剪指甲勤换衣服。
4.要搞好餐具、用具消毒。
5.要注意搞好个人卫生,养成人人讲卫生,个个爱清洁的良好卫生习惯。
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6.夏秋季肠道传染病是因吃了不清洁的食物所引起的。
因此,预防夏秋季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做好饮食卫生。
引用清洁水,不喝生水、不吃未经清洗的食物,把住病从口入关。
7.在采购食品时,应选择新鲜食物,病死的家禽、家畜、不新鲜的水产品不要购买。
即使对于盐腌过的食品,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致病性嗜盐菌就可能在盐腌的食品中繁殖。
应买经过安全检查和处理的食品,不买无证摊点的盒饭、熟食等不卫生食品。
8.凉拌菜宜少吃,吃时应洗净,并用冷开水冲洗。
瓜果宜洗净去皮再吃。
9.夏季饭菜应现做现吃,如有剩食,第二天应煮透再吃。
但即使煮透,有些细菌的毒素仍不能被破坏,如葡萄球菌肠毒素在煮沸后30分钟仍保存其致病性。
10.注意膳食合理,少吃多餐,定时定量,戒烟禁酒,以增强胃肠的适应力。
切忌暴饮暴食,过甜、过油腻的食品会引发急性肠胃炎、胆囊炎、胰腺炎等病。
11.要防止疲劳后着凉。
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有助于增强体力,也有助于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
12.对病用过的东西,可用煮沸法或消毒液消毒。
搞好宿舍及环境卫生。
13.发现可疑症状及早就诊,一旦确诊及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