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印发霍邱县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霍邱县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霍邱县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霍邱县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五月二十三日霍邱县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深化我县公共财政支出管理改革,逐步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行方案的通知》(皖政办[2001]48号)、财政厅《转发财政部关于深化地方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财库[2007]67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发展要求,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为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科学、规范、符合我县实际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我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改革的基本原则(一)“三权不变”原则。

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仍然坚持预算单位“三权不变”原则,即资金所有权不变,资金使用权不变,财务管理自主权(一支笔审批权)不变。

(二)规范操作原则。

合理确定财政部门、预算单位、人民银行国库和代理银行的管理职责,使所有财政性资金收支按规范的程序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内运行,做到预算有依据,执行有监督,管理有制度,安全有保障。

(三)资金高效运转原则。

预算单位的资金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支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所有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和政府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减少中间环节,加快资金运行速度。

(四)积极稳妥的原则。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涉及相关部门工作程序的调整和新老支付方式的转换衔接,必须在改革目标的总体要求下,充分准备,精心组织,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方法,稳步推进。

三、改革的范围按照改革的目标要求,所有使用财政性资金的部门和单位都应纳入改革的范畴,为了积极稳妥,本次改革的范围是纳入县会计核算中心财务统管的县直预算单位。

乡镇和农村中小学、县直非统管单位财务管理形式不变,待条件成熟时再实施改革。

原经批准保留的单位专项资金账户应进行清理,并重新上报县财政、人民银行批准。

未上报或未获重新批准的账户予以撤户,不得使用。

具体清理工作由县监察局、财政局、人民银行另行安排。

四、改革的主要内容我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使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政府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

(一)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1、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构成(1)财政部门在人民银行霍邱县支行开设国库单一账户,按收入和支出设置分类账,收入账按预算科目进行明细核算,支出账按资金使用性质设立分账册。

(2)财政部门按资金使用性质在商业银行开设“财政零余额账户”。

(3)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单位零余额账户”,并为预算单位下设分户。

(4)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非税收入财政专户,按收入和支出设立分类账,并按预算单位设立分账户。

(5)经国务院和省、市人民政府批准或授权财政部门开设“特设专户”。

2、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中各类账户的功能(1)国库单一账户。

为国库存款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活动,并用于与财政部门零余额账户和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进行清算,实现支付。

该账户由县财政部门在人行霍邱县支行开设。

(2)财政零余额账户。

用于财政直接支付,并与国库单一账户、非税收入财政专户、单位往来资金专户以及特设专户进行清算,该账户归财政国库支付中心使用。

(3)单位零余额账户。

用于财政授权支付,与国库存款户、非税收入财政专户、单位往来资金专户及特设专户进行清算。

单位零余额分户归预算单位使用和管理,由县财政部门监督。

(4)非税收入财政专户。

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非税收入收支活动,并用于日常收支清算。

该账户由县财政部门按规定在商业银行开设,由财政部门使用和管理。

(5)特设专户。

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财政部门及预算单位的有关特殊专项支出活动,按国家规定与其他账户进行清算;预算单位不得将特设专户资金与本单位其他银行账户资金相互划转。

该账户由县财政部门或预算单位使用和管理,财政部门要加强监督。

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后,为保证国库集中支付顺利实施,县财政局在代理银行新开设“单位往来资金专户”,专项用于预算单位往来资金、历年结余等方面核算。

(二)规范收入收缴程序1、收入类型。

按照政府收入分类标准,对财政收入实行分类。

2、收缴方式。

适应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改革要求,将财政性收入的收缴分为直接缴库和集中汇缴。

(1)直接缴库是由缴款单位或缴款人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直接将应缴收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政府非税收入汇缴结算账户。

(2)集中汇缴是由征收机关(有关法定单位)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将所收的应缴收入汇总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政府非税收入汇缴结算账户。

3、收缴程序(1)直接缴库程序。

直接缴库的税收收入,由纳税人或税务代理人提出纳税申报,经征收机关审核无误后,由纳税人通过开户银行将税款缴入国库单一账户。

直接缴库的其他收入,比照上述程序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政府非税收入汇缴结算账户。

(2)集中汇缴程序。

小额零散税收和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应缴收入,由征收机关开具汇总缴款书,在规定的期限内缴入国库单一账户。

执收、执罚单位零星、分散征收的非税收入中的现金缴款,按照非税收入征管部门的统一要求缴入政府非税收入汇缴结算专户。

规范收入退库管理。

涉及从国库中退库的,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国库管理的规定执行。

(三)规范支出拨付程序。

1、支出类型。

根据支付管理需要,将财政支出分为工资支出、购买支出、零星支出和转移支出。

(1)工资支出,即预算单位的工资性支出,财政部门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工资直接拨付到个人工资账户。

(2)购买支出,即预算单位除工资支出、零星支出之外的购买服务、货物、工程项目等支出。

(3)零星支出,即预算单位购买支出中,未达到规定数额的日常小额部分支出。

(4)转移支出,指拨付给预算单位或下级财政部门,未指明具体用途的支出,包括拨付企业补贴、上级对下级转移支付中的税收返还、结算补助、体制补助等。

2、支付方式。

按照不同的支付主体,对不同类型的支出项目,分别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

(1)财政直接支付。

由财政部门开具支付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将财政性资金支付到收款人(即商品和劳务供应商)或用款单位账户。

适用范围主要是工资支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

(2)财政授权支付。

预算单位根据财政部门授权,自行开具支付令,经财政部门审核后,代理银行通过单位零余额账户将资金支付给收款人。

财政授权支付范围主要是未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购买支出、零星支出,财政授权支付方式包括转账支付和现金支付。

3、支付程序(1)财政直接支付程序。

预算单位用款时向财政部门提出支付申请,财政部门根据批复的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及相关要求对支付申请审核无误后,向人民银行国库或代理银行开具支付令,财政性资金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划拨到收款人的银行账户。

支付对象为预算单位和下级财政的支出,由财政部门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将资金从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拨付到收款人、预算单位或下级财政部门账户。

(2)财政授权支付程序。

预算单位按照批复的部门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向财政部门申请授权支付的月度用款限额,财政部门将批准后的限额通知代理银行和预算单位,预算单位在月度用款限额内,自行向银行开具支付令,从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中支付。

(四)预算指标登记与执行。

主要是将县人大批复的年度预算指标进行登记,建立预算(国库)、业务股室、支付中心、预算单位的预算指标管理体系,分别确定职责范围和执行程序。

(五)用款计划申报与审批。

用款计划是财政资金支付的直接依据,是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重要内容。

预算单位要按照年度预算指标和支出类型,分月申报用款计划,并列明直接支付或授权支付,各业务股室审核后,送预算(国库)机构汇总,确定直接支付、授权支付的各部门分月用款计划,送国库支付中心执行。

特别事项、专题请示报告批准的追加支出指标,实行单项审核,及时审核用款计划。

五、改革的实施步骤(一)组织筹备阶段(2009年3月至4月)成立县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领导组,组建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制定出台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相关配套制度、业务操作流程等。

(二)宣传发动阶段(2009年5月至6月)5-6月为宣传发动阶段。

召开全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动员会;由县监察局牵头,财政、审计、人民银行等部门配合,认真开展账户清理;选择代理银行,设置银行账户;选择试点单位;对国库支付管理系统进行安装调试,对相关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三)组织实施阶段(2009年7月1日)在明确国库管理机构、国库集中支付中心、预算单位、金融机构及相关部门工作职责的基础上,对首批纳入的县委办、政府办、县纪委(监察局)、组织部、政法委、宣传部、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发改委、财政局、审计局、农委、教育局等14个单位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试点,12月份在县直部门全面实行集中支付管理。

(四)总结完善阶段(2009年12月)研究完善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总结改革经验,完善改革措施。

六、改革的保障措施(一)成立组织领导机构。

县成立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县长任组长,纪委、监察、财政、审计、人行、银监办、各代理银行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在县财政局设立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二)成立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执行机构。

将县财政会计核算中心加挂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中心牌子,履行国库集中支付和“乡财县管”双重职能。

实行“台前支付台后核算”运作模式,对财政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岗位进行调整,内部按相互约束制度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要求设立相关股室,细分为受理审核、支付清算、代理核算、资金管理、统计分析、乡镇核算等若干岗位。

(三)进一步深化预算编制改革。

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制度,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按政府收支分类科学合理地反映各类财政收支活动,为顺利实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创造条件。

(四)制定完善配套制度。

按财政部门要求的规范国库集中支付模式和管理办法,结合我县实际制订《霍邱县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资金支付管理办法》、《霍邱县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银行支付清算办法》、《霍邱县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会计核算暂行办法》、《霍邱县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财政局内部业务股室职责分工规定》等规范性文件。

(五)建立健全财政信息网络系统。

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建立适应我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需要的现代化计算机网络系统。

通过建立履盖财政系统、人民银行、预算单位、征收机关和代理银行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和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使各类财政性资金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内高效、安全运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