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地图

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地图


极地为大陆表示南极;极地为海 洋表示北极
判断方法
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技巧

东经度增大的方向为东,减小的
,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
可推导出:坡度= 等高距·比例尺 图上距离
【真题1】 (天津) 在学生绘制的某地区由陆到海的 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 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 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思维过程】 本题考查的是地形剖面图的画法和 作用以及比例尺的含义。地形剖面图是反映某条剖 面线沿线的地势起伏状况。一般画地形剖面图时, 水平比例尺与原地形图相同,垂直比例尺根据实际 情况确定,以能够表示出剖面线上的最高和最低值 为根据。垂直比例尺越大,纵坐标越长,反映的起 伏状况越明显。
变式训练1:2010年11月11~12日,代表全球最重要 国家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在韩国首尔聚会,举 行第五次首脑峰会。读下图,回答(1)~(2)题。
(2)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其所示 的范围越小,所表达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反之亦然。
(3)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 越大,且内容越详细。反之亦然。
3.比例尺的缩放
缩放问题包含两方面: 一是比例尺与图幅的缩放区别; 二是放大(缩小)、放大到(缩小到)和放大了(缩小了) 的区别。
比例尺的大小比较可简单记忆为“大比例小范 围,大范围小比例”。即: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 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 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 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考点2 地图三要素之:地图上的方向、图例与注记
判断方法
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技巧
在普通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 一般定向法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缩小到 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 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
(3)实地面积的计算 实地面积=图上面积÷地图比例尺的平方。
4.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形坡度、风力大小的关系
(1)若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 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代表2000人;③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千米;
④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0人。以上说法正确的有
()
该题组主要考查比例尺的概念和缩放。第 (1)题,比例尺1∶10000000,表示图上距离1cm代表 实际距离100km,可得图上1cm2表示实地面积1万km2, 因此20万km2的实地面积在地图上为20cm2。选B正确。 第(2)题,若将图A放大成图B,图幅面积变为原来的 四倍,即比例尺为原来的两倍,为1∶5000000,图 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千米,每点还是代表1000人, 人口密度不会变。
东(该类型判定最简单,且用途最大)
指向标定向 法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指北,然 后定出东西,判定出方向
判断方法 时针法
右手法
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技巧 表示自转或公转时,北半球逆时 针方向为东;南半球顺时针方向为东
拇指指向北极,弯曲四指指示方 向为自西向东;拇指指向南极,弯曲
四指指示方向为自东向西
海陆轮廓法
(1)朝鲜半岛实际面积约20万km2,在比例尺
1∶10000000的地图上绘出来时,图上面积为( )
A.2cm2
B.20cm2
C.200cm2
D.2×1015cm2
(2)图A为朝鲜半岛某地的人口密度图,若将其中图A
放大成图B,地图所表达的内容不变,则图B中可能
出现的变化有:①比例尺变为1∶2000000;②每点
(2)若等压距和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 尺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风力越小。
(3)若等高(压)线疏密、比例尺、图幅相同时: 等高距(等压距)越大,坡度越大(风力越大);等 高距(等压距)越小,坡度越小(风力越小)。
利用公式法,在带有比例尺的等高线地形图
上比较坡度大小。由公式:
坡度=
等高距 实地距离
2. 比例尺的大小及其影响
(1)比例尺的大小
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因此分母(即代表的实地 距离)越大,则分数值越小,即比例尺越小。
比例尺的大小比较首先要注意换算成统一的 单位,然后再比较大小。
比例尺的换算: 如果把厘米换算成千米,只需在原比例尺后 面去掉5个“0”。 如把比例尺1/10000000换算成文字式的“千 米”,就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千米。
比例尺的缩放是长度的缩放,而图幅的缩放 是面积的缩放;“放大”和“放大了”的意思是 一样的,即比原来多了几倍。
如放大(了)2倍,新比例尺应该是原比例尺 ×3。而“放大到”就是原比例尺直接乘以放大 到的倍数。
如放大到2倍,新比例尺就是原比例尺×2。
(1)比例尺缩放的计算
①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
答案:(1)B (2)A
规律技巧总结
比例尺的缩放与计算往往会出现两个错误: 一是比例尺的缩放与图幅面积的缩放不分; 二是“放大(缩小)”与“放大到(缩小到)”不分。比 例尺表达的是一种线性关系,而图幅表达的是一 种面积关系,当比例尺放大或缩小某一倍数时, 图幅的变化是比例尺倍数的平方。
规律技巧总结
为:原比例尺×n。
②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原比例尺×(1+n)。
1
③将原比例尺缩小到 ,则缩小后的比例尺
为:原比例尺× 1 。
n
④将原比例尺n缩小 1 ,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
原比例尺×(1- )。1 n
n
(2) 比例尺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后图幅面积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 大到倍数的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 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
第一章
必修Ⅰ
地球与地图
第2课 地图
考点1 地图三要素之:比例尺
1.比例尺的概念及其表示
比例尺也叫缩尺,即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 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1.比例尺的概念及其表示
其表示方法有以下三种: 数字式:如1∶10000000或1/10000000。 直线式或线段式:如 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千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