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绿色食品工业园区的发展及对策
绿色食品工业园区的发展及对策
发展的机会和条件。按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计 算, 中国大陆食品产业的经济总量在 2007 年已超 过 10 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大陆有阔广的疆土、 众 多的人口、 丰盛的资源、 深厚的文化, 有 13 亿人购 买力不断提高的大市场; 外国专家普遍认为, 中国 是世界最大的食品发展基地。这些都是食品产业 也是吸引世界资金、 技 持续快速发展的优势条件, 。 , 术和人才的重要机会 在未来几十年 会有更多 的外商来中国发展食品企业。中国将会成为世界 食品产业的重要基地, 食品产业链也将快速向纵
2 WU Xiaoshui1, , WANG Weiyun1
( 1. School of Life Science of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 230036 , China; 2. Chu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Chuzhou 239000 ,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uperiority,opportunity,threats of Chuzhou green food industrial park.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 green food industrial park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green food industrial park; industry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研究绿色食品工业园的发展 的制造业 。因此, 对策, 对我国农业的发展、 解决“三农 ” 问题有着 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滁州绿色食品工业园为例, 探讨我国 绿色食品工业园的发展对策。 1 1. 1 滁州绿色食品工业园的发展现状
平均降雨量 980mm 左右, 无霜期 218 天左右; 而 , 适宜多种植物生 且耕地土层深厚 有机物质丰富, 长。这里 地 形 独 特, 资 源 丰 富。 全 市 国 土 面 积 1. 33 万平方公里, 海拔高度为 4 ~ 399m, 属典型的 是种养业的天堂。 丘陵地貌, 2. 1. 2 丰富的食品原料资源 一是农产品产量高, 滁州是全国重要商品粮 基地之一, 常年农作物总播面积在 1281. 78 万亩 左右。其中, 粮食面积 1019. 46 万亩, 总产 82. 46 亿斤; 油料面积 14. 89 万亩, 产量 4. 75 亿斤; 肉类 总产量达 35 万吨, 蛋类总产 9 万吨, 牛奶 1 万吨; 水产品总产量 25. 24 万吨。 二是名特优产品多。 115 个绿色食品、 全市共有 94 个无公害农产品、 11 个有机食品、 40 个安徽省名牌农产品和 2 个国 市级龙头企业 82 家, 省级 家名牌农产品。 其中, 国家级龙头企业 1 家, 年加工产 龙头企业 26 家, 140 。 值达 多亿元 2. 1. 3 较好的产业基础 全市已培育省、 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多
2. 3 2. 3. 1
困难 兄弟城市的竞争日趋激烈 目前, 由于政策支持、 需求巨大、 产业转移等
许多兄弟城市纷纷加入投资建设食品 因素驱动, 河南和山东等地都在大力发展 生产基地的行列, 食品工业园, 西部的成都地区也在投资建设食品 生产销售基地, 这对滁州是一个挑战。 2. 3. 2 产业招商难度加大 近年来, 山东、 河南、 吉林、 江西等地都提出食
55
包装与食品机械 2011 年第 29 卷第 6 期
1 /7 , 商品粮总量占全省粮食总量 1 /4 , 被誉为“安 , 是 全 国 十 大 商 品 粮 生 产 基 地。 徽第 一 粮 仓 ” 2009 年, 全 市 粮 食 总 产 412. 3 万 吨, 人均产粮 927kg, 是全国人均粮食产量的 2. 3 倍。 主要粮食 小麦、 玉米、 山芋、 马铃薯、 豆类 作物品种有水稻、 等。 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 1992 年 6 月, 为 安徽省首批省级开发区。2011 年 4 月经国务院 批准, 已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 开发区绿色食品产业园位于滁州经济技术开 发区城北新区, 整个产业园规划用地 5. 1 平方公 里。绿色食品产业园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现 代食品制造产业, 以烘焙食品制造业、 方便食品制 造业、 饮料及液体乳产品制造业和糖果巧克力制 造业为主; 同时相应发展并壮大食品原料加工业 、 食品机械与包装业等产业。 根据园区发展规划, 共划分为 5 个发展区域, 即生产区、 仓储区、 原料 加工区、 配套产业区和公共服务区, 力争将食品产 业园打造成为我国东部最大的食品产业生产 、 研 发和销售基地。 滁州开发区绿色食品产业园在加快基础设施 建设和加大招商力度的同时, 也得到了相关部门、 科研院所及高校的重视和大力支持。 今年 7 月, 全省公布首批 10 个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滁州 开发区食品产业园名列其中; 安徽农业大学计划 在滁州市建立食品检验 与滁州开发区合作共建, 检测和农产品研发基地。 1. 2 主要食品企业 滁州食品工业园区内集聚厚的产业发 展基础。自 2009 年以来, 园区先后引进食品生产 21 和农产品深加工企业 个, 原料、 包装等配套项 目 10 个, 投资总额近 90 亿元。福建盼盼集团, 中 国饮料、 八宝粥领军企业厦门银鹭集团, 福建雅客 食品, 中国果冻前三甲之一的福建蜡笔小新食品 工业有限公司, 果蔬罐头知名企业福建喜多多食 品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纷纷入驻 。 2 2. 1 2. 1. 1 滁州绿色食品工业园发展环境分析 优势 气候、 土壤条件适宜 滁州气候温和, 土壤肥沃。 全市年平均气温
基本情况 滁州位于皖东江淮之间, 与南京市相邻, 是南 “一小时都市圈” 京 主要成员, 国务院批准的国家 级产业皖江城市带转移示范区, 在国家实施中部
崛起战略中具有承东启西的桥梁作用 。滁州土地 总人口 450 余万, 其中农 面积 1. 33 万平方公里, 村人口 350 余万人。滁州市是安徽省粮食生产和 商品粮调出大市, 常年粮食总产占全省粮食总产
14. 8℃ ~ 15. 4℃ , 历年平均降水日数 112 天左右, 56
— —吴孝水, 绿色食品工业园区的发展及对策 — 汪维云
及正在筹建的京沪高速铁路、 宁西铁路穿境而过; 、 、 、 合宁 合徐 南洛 宁连等高速公路纵横东西南北, 多条国道和诸多省道交织成网, 四通八达; 内河航 淮河。 市场半径大, 直接连接江苏、 道直通长江、 浙江、 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 辐射中原山东、 河南、 河北, 承接开拓北部市场的纽带作用。 2. 2 2. 2. 1 发展机会 市场需求强劲 据经济专家分析, 中国经济还有几十年较快
家。滁州以卓越的区位优势、 便利的交通、 丰富的 农业资源、 热诚的服务、 优惠的投资政策, 吸引一 大批国内外知名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纷纷踏足这 片热土。投资呈现种类多、 范围广、 技术新、 链条 长的新态势。 2. 1. 4 人力资源丰富、 科技创新能力强 滁州劳动力资源丰富, 用工 在生产要素方面, 成本低。拥有 5 万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 80 多万名较高素质的技 术 工 人。 现 有 高 等 院 校 3 所, 普通中等职业学校 21 所, 每年劳务输出 60 万 人次, 劳动力富足且成本较低。 食品工业是劳动 密集型产业, 滁州具有人力资源, 劳动力资源丰 富, 劳动力成本较低, 有较为突出的优势。 科技力量。滁州地处皖东、 属于南京经济核 心圈, 高校院所林立, 尤其在食品加工行业的江南 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等多所高等学府, 积聚大量食 品方面的高尖端人才。省内的安徽省食品发酵研 究设计院等多家科研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以及当 地的滁州学院等多所大专院校均具有较强的食品 研究开发与人才培养能力, 是国内食品科研机构 和高等院校比较集中的城市, 具有产、 学、 研结合 的优势, 为滁州食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 2. 1. 5 区位优势 滁州区位优越, 交通便捷。因此, 可以大大降 低企业生产运营及物流成本。 京沪、 淮南铁路以
[4 - 5 ] 。 深扩展 2. 2. 2 国际国内产业梯度转移机遇 一方面, 全球化的产业趋势为产业发展创造
品工业强省、 强市的发展口号, 并出台相关优惠政 策, 扶持产业发展。 滁州市打造食品工业高地, 不能简单地重复 别人走过的、 只重视制造, 忽视创造和运营的传统 发展路径, 而是要高效整合, 走出一条创新的路, 以提高产业集聚和区域竞争力。 滁州市食品工业园的产业发展围绕滁州市工 业强市、 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总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 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广泛吸引社会投资, 利 用滁州市的资金、 科技、 人才、 信息和市场优势, 突 出特色、 规模、 品牌、 效益 4 个环节, 将园区建设成 为安徽省规模最大的食品加工中心和滁州市特色 鲜明的食品工业园区。 3 3. 1 我国绿色食品工业园的发展对策 精准定位,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我国以农业为主的地区, 特别是中部地区, 要
[3 ]
0
引言
改革开放 30 年来, 我国农业、 食品制造业这 些与食品流通相互联系的食品产业链有了较大地 变化和较快地发展。进入 21 世纪以来, 农业连年 食品工业以每年平均两位数增长。 我国的 丰收, 食品制造业产值由 1980 年的 500 多亿元 ( 人民 币) 上升到 2008 年的 4. 2 万亿元, 增长 84 倍。截 至 2009 年, 我国拥有近 4 万个有一定规模的食品 678 亿 元, 企业, 总 产 值 49 , 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14. 81% 。2010 年全年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 5. 3 [1 - 2 ] 。 万亿元 农业的发展迫切需要食品工业的拉动 。全世 界食品工业以每年约 27000 亿美元的销售额居各 行业之首, 是全球经济的重要产业, 也是全球最大
— —吴孝水, 绿色食品工业园区的发展及对策 — 汪维云
绿色食品工业园区的发展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