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CNPC QHS-2014-051 射孔作业质量控制要素确认清单
红色是新增,绿色是改动,蓝色是删减部份。
1、射孔作业队接到作业任务后,应了解井号、井位、施工项目等施工信
息。
2、特殊工艺(水平井射孔、投棒式多级起爆射孔等)必须使用射孔作业
施工设计方案,对新工艺技术投产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作业。
3、射孔小队在装炮班领取射孔枪时,要对照射孔通知单、油管传输管串
图设计图、装枪记录认真核对射孔枪的长度、数量以免发生射孔枪长度数量不符的情况。
领取射孔枪需对照射孔通知单和射孔作业施工设计方案、配炮单、装枪记录、认真核对射孔枪长度、枪序、数量、枪型;射孔弹弹型、数量;起爆器型号、数量;筛管长度、数量等射孔器材参数,领料人与发料人双方签字确认方可出车。
4、在施工常规的油管传输射孔作业时必须领取甘化院的起爆器,要用加
重杆和磁定位顶在起爆器的喉口底部,要确保加重杆和磁定位不能穿过喉口撞击到起爆器的撞针。
5、水平井射孔根据施工方案需要领取筛管,并核对起爆器型号;压力延
时起爆器或压力起爆器应在装炮工房试装一次无误后方可装运。
6、油管传输射孔装运射孔枪需用废旧轮胎垫衬射孔枪一端并用专用绞
索固定在槽板两侧防止射孔枪串动和滚动。
7、拉运火工品车辆路途行驶应慢行,对车行驶,避免火工品剧烈颠簸,
连续行驶 2 小时应检查火工品,确保火工品完好。
8、水平井射孔时和油管连接的起爆器必须要先连接筛管,要确保油套联
通。
水平井油管传输射孔根据水平井射孔设计方案需要下入筛管的,需在起爆器上部连接筛管确保油套打压、试采油气循环闭合联通。
9、油管传输套管校深必须从最深一个油层的油层底界的下一个接箍开
始上测。
10、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施工作业。
作业时所测单根误差不得超过10
厘米,深度误差不得超过50厘米。
11、如果一口井两个短套管的距离不校深短套与相邻短套距离没有超过
300米时为确定正确井位,在第一次套管校深时必须把两个短套管全都测出来。
12、如果校深短套与相邻短套长度值相似且差值小于10公分以下,套管
校深必须把两个短套全测出来,在校深前需再次核对本井的井号、井位及相邻井号、井位等信息。
13、所有射孔校深曲线应注明相对应的接箍序号,标识清楚无误。
14、打印机走纸误差校验应每三井次校验一次,校验时以不小于500米深
度,走纸长度1米进行校验,误差范围应小于5公分。
15、A、B记号一律用四通平面为参照点,在绑A记号时必须绑双记号,主
记号扎3道铅丝、副记号扎2道铅丝,主副两记号中心间距50厘米。
整个过程作业队长、操作员要严格监督。
16、A、B记号过马丁代克、天地滑轮、井口时,作业队长、操作员要全过
程监控,必须保证A、B记号不能窜动。
如果A、B记号窜动只能重新施工。
17、作业队同时施工两井次以上油管传输射孔时,应优先施工射孔层位深
的井次后施工射孔层位浅的井次,防止A记号在井筒中窜动,如果先对浅油层井次套管校深,应保证该井施工完毕后方可施工下一井次。
18、下枪时必须确保提升短接和串连接头连接牢固,作业队长、操作员要
认真观察套在吊卡中的提升短接不倒扣,防止出现射孔枪落井。
下入射孔枪管串需确保提升短接和串连接头连接牢固,观察上提、连接、下发射孔枪时套在吊卡中的提升短接状态,防止倒扣、射孔枪落井。
19、井口插板要确保完好牢固,不变形,射孔枪串用井口插板在井口固定
后才能拆卸提升短接。
20、水平井射孔如果采用密封油管作为夹层枪时,油管内必须灌满水防止
起爆后将油管压扁。
21、多级起爆时,如果套管校深时发现井脏,不得再采用多级起爆。
22、油管传输射孔时射孔枪串和起爆器上部必须连接3根安全油管,然后
才能连接短油管。
23、油管校深前必须向井下作业队技术员了解井内油管的准确数量。
24、油管校深时,必须提前300米开始测量,测量时操作员要随时注意短
油管的信号并及时通知绞车司机。
仪器遇阻后才能开始上提测量。
油管校深必须提前200米下发测量,保持正常测速,记录下发测量曲线和遇阻曲线,仪器遇阻后方可上提测量,记录上提测量曲线,验证三根校深油管数量和油管校深短接位置。
25、一次校深时短油管以下只能下测一根油管,短油管以上上测不能少于
200米。
26、AB距大于10米时要与井下作业队核实井内油管数量并上报否则资料
回单位不能上交。
测量AB距时,AB距大于10米,应与井下作业队核实井筒油管数量,如果井下作业队少下油管,应在油管深度定位表中注明并由作业队负责人签字后方可进行后续射孔作业,确认后要上报项目部,否则射孔资料不予验收。
27、在AB距大于10米且井下作业队下入井筒油管总长和数量不符合“第
一发射孔弹与油层深度误差范围不大于10米”原则时,作业队应请示项目部,项目部负责核对井位和井号等信息,作业队应从遇阻位置上提测量跟踪曲线到井口,验证井筒油管数量和总长;如果数据不符合,应停止作业。
28、计算上提、下放值应执行计算、复算“两对口”,如果作业队长或操
作员其中一人无上井,井口组长应参与计算、复算工作并在油管传输深度定位表签字确认;如果井口组长没有上井,作业班组负责人应在上井出车前指定一名井口工位井口组长。
29、投棒前,必须在油管传输深度计算表上详细填写管柱调整的根数、长
度,必须要有监督、井下作业队的签字。
投棒前,必须在油管传输深度计算表上详细填写管柱调整的根数、长度,封井器高度、钻台面至封井器高度,吊卡高度,油管接箍长度、最终确定下放值或上提值数据等,算法清楚,准确;且有监督、井下作业队技术相关人员的签字确认。
30、如果只能吊射,必须由监督、井下作业队签字,管柱调整固定到位后
才能投棒。
20、电缆射孔换小辫子,必须重新测量。
电缆传输射孔在测量曲线完成点火不成功情况下,更换铠装头时应重新校深测量该炮序定位深度曲线。
21、电缆传输射孔定位深度表在射孔录入前应检查核对;发现定位深度表数据有误,应及时向项目部反应,等数据核对无误后方可射孔作业。
22、水平井油管射孔一次校深曲线在现场测量完成后应上传到质检中心进行核对,确定深度后方可进行油管短接调整,射孔作业队不得擅自校正深度。
23、每支射孔枪的扶正管内的传爆管与上下接头中心截面尽量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传爆管不应高出上下接头中心截平面2公分,如果不符合要求,应及时做出调整。
24、接头丝扣应抹上黄油或硅脂,在旋转紧固上下接头时应小心转动防止密封圈损坏拉伤造成管串进水。
25、电缆传输射孔雷管连接时应保证雷管零线充分与射孔枪外壳连接保障接地回路连通。
26、电缆传输射孔所用磁定位、鱼雷头(铠装头)、滑环、地面仪器测量面板等关键部位保证充分连通和绝缘良好。
27、根据上提或下放值计算出管串调整的长度,调整管串长度充分考虑单根油管长度、油管吊卡高度、油管接箍长度、封井器高度、钻台平面到封井器高度等数据。
28、调整短接长度计算和上提下放方式需执行计算、复算“两对口”原则,且需井下作业队签字认可后方可配接短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