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2019年633教育学硕士大纲解读2019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考试政策已经新鲜出炉啦!北京理工大学是首批进入“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行列的高校之一,虽然不是师范类院校,但也是有志向报考教育学考研的学生的热门之所。
为了方便各位考生进行更高效、更有针对性的备考,文都比邻教育学教研团队将对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硕士新的招生政策和目录进行解读和相应的复习指导。
第一部分:2019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硕士招生目录/第二部分:2019北京理工大学633教育学考试剖析及大纲范围一、考查目标攻读教育学硕士学位入学考试教育学基础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教育管理及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约占分值为:教育学约120分;教育管理约120分;中外国教育史约6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约10小题,每小题8分,共约80分简答题:约8小题,每小题15分,共约120分分析论述题:约4小题,每小题25分,共约100分三、考查范围教育学一、参考书目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二、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三、考查内容(一)教育学概述1.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2.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二)教育的概念1.教育的基本要素2.教育的历史发展/3.教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三)教育与人的发展1.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2.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四)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2.教育的社会功能3.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五)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概述2.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3.我国的教育目的4.教育制度概述5.现代学校教育制度6.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六)课程与教学1.课程与教学的概念和两者之间的关系2.课程设计与改革3.教学过程与原则4.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5.教学评价/(七)德育1.德育概述2.德育过程与原则3.德育途径与方法(八)教师1.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2.教师的素养3.教师的培养与提高教育管理学一、参考书目陈孝彬高洪源主编:《教育管理学》(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二、考查目标1.了解教育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理解和掌握教育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启示。
2.运用教育管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说明和解释有关教育现象,解决有关学校管理及教育行政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一)教育管理学的性质和特点,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及其流派1.什么是教育管理学/2.教育管理学的性质、特点与体系3.解释教育管理学含义及相关概念4.中西文化差异对管理的影响5.对教育管理理论发生重大影响的几个管理流派6.系统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二)教育行政体制,教育行政组织及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1.教育行政体制及其类型2.我国教育管理的历史经验3.21世纪教育管理发展趋势4.教育行政组织及其职能5.教育行政组织的效率和效益6.教育行政人员(三)教育政策1.教育政策的概念2.教育政策过程3.教育法的制定与实施(四)教育计划与教育督导1.教育计划及其预测2.教育计划结构3.教育计划编制步骤及方法4.教育督导的职能与任务/5.教育督导评估6.教育督导人员(五)教育课程行政与教师人事行政1.教育课程的编订权2.教育课程实施的指导3.教师的任用4.教师的工资与考核5.教师的培训(六)教育信息的管理与公开1.教育信息及其分类2.教育信息管理职能3.教育信息公开(七)学校效能与学校改进1.学校效能及其模型2.学校效能的测量3.促进学校效能的改进(八)学校管理过程1.学校工作决策与计划的制定2.学校发展战略规划3.学校的目标管理(九)学校组织管理与质量管理/1.组织理论的发展2.学校组织机构3.学校组织建设4.学校全面质量管理5.学校工作的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十)学校领导1.学校领导者2.学校的领导方式与效率3.学校领导者及领导集体的素质中国教育史一、参考书目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二、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中国教育史的基本知识,把握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
2.能够运用教育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评价中国历史上的教育现象,探讨有益于现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启示。
三、考查范围(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兴起(二)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等教育思想/1.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2.孟轲的教育思想3.荀况的教育思想4.墨家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三)秦至1840年的教育制度1.书院制度2.科举制度(四)秦至1840年的教育思想1.董仲舒的教育思想2.颜之推的教育思想3.朱熹的教育思想4.颜元的教育思想(五)清末至民国时期及革命根据地的教育1.洋务教育的创立和发展2.清末“新教育制度”及后来学制发展3.革命根据地教育(六)清末至民国教育思想1.张之洞、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的教育思想2.蔡元培的教育思想3.杨贤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4.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5.晏阳初的乡村教育试验6.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7.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8.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9.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教育思潮和教育运动外国教育史一、参考书目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二、考查目标1.掌握外国教育思想和制度发展的基本史实,了解重要的教育思想家、重要的教育制度和重大的教育事件。
2.能够运用外国教育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探讨有益于现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启示。
三、考查范围(一)古希腊、古罗马教育思想(二)西欧中世纪教育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三)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现代教育发展1.英国教育的发展2.法国教育的发展3.德国教育的发展/4.美国教育的发展5.日本教育的发展(四)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1.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2.洛克的教育思想3.卢梭的教育思想4.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5.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6.杜威的教育思想7.苏联教育思想8.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的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第三部分:文都比邻专业解读及复习规划首先我们从招生目录上可以看出,今年北京理工大学在学硕方面和往常一样依旧是采取633自命题的考试形式。
633自命题的题型和333教育专硕的“一般”题型大致类似,都是以主观题形式考查。
而主观题与单选题相比的最大特点就是侧重考查学生对教材的融会贯通程度和知识迁移能力而非细节识记。
此外,在整个试题的构成当中,教育学原理和中外教育史占据180分,其中120分为教育学(原理),60分为中外教育史。
同样占据120分的是教育管理学,这对于临时换成633的学生来说,这是一定要多加复习的重中之重。
当然,同学们也不必太过担心,因为从所给的教育管理学的考试大纲,/可以看出某些知识点和333教育专硕的大纲有所重叠,例如学校管理。
也就是说,对于那些从专硕换到633学硕的学生来说是减少了一小部分的压力。
尽管,学硕的招收学生特别少,但同学们也不必太过担心,文都比邻后期会推出专门的针对院校的相关课程。
让你轻松备考,毫无压力。
以下是接下来冲刺阶段的复习攻略。
2018年9月-11月底冲刺阶段(第三轮复习)复习目标:深化各科知识点,系统整理自己的复习资料,在9月下旬有属于自己的各科知识的脉络框架,列框架、画表格。
复习方法:到了第三轮需要大家反复背诵重点知识,这一阶段可以先放下一些非重点的知识点。
所谓重点知识点,是指那些容易考察大题的,或出题频率较高的知识点,这些重点在课程里和一对一辅导中会有多次给大家强调,大家不必担心。
背诵是要善用关键词,很多东西不需要死记硬背,只要抓住关键词,在关键词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正确理解进行扩展,答题的时候就是满分。
题目依然是《阿范题》的真题训练,分章节练习,但是做题量不要太多,只要《阿范题》一本即可,尤其不可以过于纠结某些机构买到的模拟题。
如果在第二轮复习的时候大家真题全部做完了,第三轮复习只要简单看看错题,再重温一下自己出错的原因即可。
注意:坚持住!后期背诵是王道!同学们也可以关注文都比邻推出的教育学打卡小程序睡前背点教育学。
/ 2018年12月点睛阶段(第四轮复习)复习方法:可在考前适当模考一到两次。
背书部分,因为有之前的基础,基本已经做到重点知识熟记,非重点知识也能做到大致记忆的程度啦。
当然遗忘是在所难免的。
这时候重要的是查缺补漏,把上一阶段没有着重复习的非重点知识点进行一定程度的背诵,同时重点知识点要按计划复习,不要因为考前放松警惕,把背熟的知识忘了。
注意:这时不要再学习背诵没有接触的知识,重点巩固之前已掌握的知识。
不要大量做题了。
大家也可以选择参加一年一度的冲刺背书。
届时比邻一线老师也会带大家背诵核心科目的知识点,带大家体会真正的高速背书。
对于很多六七月份才开始准备复习的同学也是一剂救命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