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片机12 矩阵键盘控制数码管

单片机12 矩阵键盘控制数码管

时间
(一)复习引入
复习按键控制单个数码管的显示
(二)新课内容
1、电路原理图设计
矩阵式键盘由P3口控制,P3.0、P3.1、P3.2、P3.3引脚分别控制第一、二、三、四行(从上到下),P3.4、P3.5、P3.6、P3.7引脚分别控制第一、二、三、四列(从左到右)。动态数码管由P0口和P2口控制,P0口控制数码管的数值,P2口控制数码管的位码。
P1.41 1 1 00 0 0 0 第一行有按钮按下0xe0;
P1.51 1 0 10 0 0 0第二行有按钮按下0xd0;
P1.61 0 1 10 0 0 0第三行有按钮按下0xb0;
P1.70 1 1 10 0 0 0第四行有按钮按下0x70;
(4)确定了按钮的行与列,就能确定被按下按钮的位置,将按钮行与列的信息存于同一变量中(c=a|b),此时c变量中存储的就是被按下按键的键码,从键码就能判断按钮的位置,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能够读懂电路原理图,理解程序含义及步骤
难点
能够根据简单要求学会修改程序,达到教师要求
学情分析
学生思维灵活,课堂气氛活跃,喜欢动手操作
教学方法
一体化教学,着重实操教学
教学准备
根据教学要求做好PPT和演示程序,深入讲解程序
教学过程与内容
设计意图
教学方法
(2)若P1.0至P1.3有引脚产生了电平变化,则说明被拉低电平那一列有按钮被按下,用变量(这里假设是变量a)将IO口的二进制信息存储起来(a=P0;),其中高四位为行信息,所以一定为0,低四位为有效信息(反应出那一列有按钮按下),一共有以下四种情况:
P1.00 0 0 01 1 1 0第一列有按钮按下0x0e;
2、电路控制程讲解(程序太长,略)
3、矩阵式键盘的工作原理
当单片机高电平的引脚与低电平的引脚相连接,高电平的引脚将被低电平的引脚“拉”至低电平。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常用“行扫描法”对矩阵式键盘进行识别,过程如下:
(1)引脚P1.4至P1.7输出底电平,引脚 P1.0至P1.3输出高电平(P0=0x0f;),观察引脚 P1.0至P1.3引脚有没有电平变化,若无,则无按键被按下。
P1.10 0 0 01 1 0 1第二列有按钮按下0x0d;
P1.20 0 0 01 0 1 1第三列有按钮按下0x0b;
P1.30 0 0 00 1 1 1第四列有按钮按下0x07;
(3)测出列的位置,我们再测行的位置。引脚P1.4至P1.7输出高电平,引脚 P1.0至P1.3输出低电平(P0=0xf0;),这时,有按键按下的那一行将会把该行的引脚电平拉低,将此时的IO口的二进制信息存于另一变量中(假设是变量b).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案
课题
矩阵键盘控制数码管
授课人
葛和平
课程类型
一体化课程
范围及性质
普通(校级、市级公开课)
班级
15楼宇班
课时
2课时
上课时间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上课地点
4A-5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具备基础的单片机知识,能够读懂电路原理图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查询资料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电路
一体化课堂教学
10分钟
20分钟
50分钟实训
10分钟总结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