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创面治疗技术的研究进展
及异物,敞开死腔.用双氧水、碘伏、生理盐水等多次冲洗创 面。将底膜覆盖创面及周缘皮肤,剪掉创面上方部分,将凡 士林纱布或碘纺纱布置入创面基底。将吸引乳胶管置于其 上,再将一块修剪成创面大小的纱布覆盖在其上方;从创面 两侧将引流管引出;擦干周围皮肤及底膜,将防水自粘薄膜 粘贴密闭,保证不漏气,后开放负压,根据临床实际情况,使 用间隙或持续负压,并适当调整负压大小口]。
氧气,并在繁殖过程中释放内毒素、外毒素及其他毒性成分, 运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创面被透明贴膜完全封闭,阻止了 外来菌的入侵,通畅的引流还可将存留于伤口局部的坏死组 织、细菌、分泌物等自伤口吸出,减少了细菌繁殖的培养基。 血液循环的增加,也为创面提供了吞噬细胞和抗体成分,有 利于发挥血液系统的防御功能和免疫监视作用¨】。 3.4负压吸引促进创面组织各种修复因子的表达 由于负
Manage。2003,49(11):52—66
13
陈绍宗,曹大勇。李金清,等.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刨面愈合过 程中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5,21(3);
197-199
14
石冰。陈绍宗.张萍。等.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人肉芽创面
MMP-1、MMP-2、MMP-13
mRNA表达的影响.中华整形外科
NPWT技术应用于普通外科手术及感染创面的治疗,并将 其命名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
2000年,许龙顺等[6]对NPWT技术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血流 动力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并自行研制了密闭性敷料 用于慢性难治性伤口的治疗,疗效显著。2006年,李靖等[7] 以兔耳背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为模型,给予NPWT治疗,发现 NPWT能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血管出芽增生,并能加强内皮 细胞间的连接,促进血管基膜恢复完整,从而改善创面微循 环,有利于创面愈合。吕小星等¨3研究发现,NPWT技术可 以提高慢性刨面创周组织中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及 转化生长因子一B(TGF-p)的表达。从而促进创面愈合。李跃 军等[93以小家猪背侧皮肤缺损为模型进行研究,发现NPWT 治疗既能上调急性创面伤口周围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尿激 酶型纤溶酶激活剂(uPA)和尿激酶型纤溶酶激活剂受体
慢性刨面的愈合[”J“。 NPWT是一种新兴的高效、方法简单的促进创面愈合 的治疗技术。与常规开放式换药比较,具有创面愈合快、感染 率低、更换敷料次数少等优点,在国内外其应用越来越广。 相信随着该技术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的不断深人,技 术方法和材料的不断改进、国产化率的不断提高,还将研制 出更经济、方便的负压吸引装置及敷料,适应平时和战时创 伤救护的需要。 参考文献
10
袁方,李亚洁,谭玲玲.负压伤口疗法的研究进展.护理研究。
2004,18(12)12074-2075
11
Kaufman woundBiblioteka MW.Pahland
DW.Vaccum—assisted
closure
therapyl
Nursing,
care
nursing
implications.Dermatology
万 方数据
・192・
平衡,应注意监测每天吸出的渗出物中所含的蛋白.计算并 及时补充营养需要;④当吸引管道在连续负压吸引后发生塌 陷。或因漏气导致负压丢失,应及时更新管道或重新封闭,以 免影响治疗效果}⑤生物透性薄膜的透氧及透湿性能有限, 而且毛囊,皮脂腺的细菌会逐渐移到皮肤表面,故需定期更 换生物透性薄膜和消毒皮肤。 3负压创面治疗技术促进创面愈合的基本原理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作为修复和覆盖软组织创面的一种 新治疗技术,其原理是以材料作为引流管与引流面的中介, 使引流由点到面,变开放创面为相对闭合创面,防止创面污 染和继发性感染;在负压的作用下,还能增加创面血流量,刺 激肉芽组织生长,同时又有压迫止血作用。目前负压创面治 疗技术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众多研究 表明与以下几大因素有关。 3.1创面封闭提供了湿润的创面愈合环境 创面的湿润
6 5 4
rg,1993,96(9):488—492 Morykwas MJ,Argents LC,Shelton-Brown EI,etal.Vacuum-as- sisted
closure:a new
method
for wound
control
and
treatment:
animal studies and basic foundation.Ann Plast Surg,1997,38
NPWT)又称真空辅助闭合疗法(vacuum 吸引创面闭合疗法(suction
wound closure
therapy),是近几
年来兴起的一种促进创面愈合的前沿技术。该技术是将吸 引装置与特殊的伤口敷料连接后,使伤口保持在负压状态, 可以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创面肉芽生长。减少细菌定植和 繁殖,保持伤口环境湿润,从而达到治疗创面的目的。国内 外学者将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于多种急、慢性创面的治疗 或促进移植皮肤、皮瓣的成活。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负压创面治疗技术的进展 1.1国外的发展状况 早在20世纪70年代,前苏联就有
1.2
负压吸引方式及压力
负压吸引方式分为持续性吸
引和间隙吸引两种,对急性伤口通常早期采用持续性吸引 治疗48 h,以减少组织间隙液体积聚,去除淤滞的液体,利 于引流;以后采取间隙吸引治疗,以刺激细胞和组织生长。 研究表明,间隙吸引比持续式治疗更能增加毛细血管血液 供给,当引流物较多时,负压吸引的持续时间可延长48
组织挫裂伤及软组织缺损、骨筋膜室综合征、开放性骨折可 能合并感染者、关节腔感染需切开引流者、急性骨髓炎需开 窗引流者、体表脓肿和化脓性感染、腹腔内脏外伤和急症术 后需引流者[1J“。 使用过程中需注意:①早期合理应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 疗效,而对创面小、无明显感染或无严重感染威胁,则要权衡 利弊,不应盲目滥用;②配合抗感染治疗技术使创面处于负 压、相对隔离状态,抗厌氧菌治疗不应忽视;③防止发生负氮
激,创面组织周缘毛细血管几乎闭塞,负压吸引时创面处于
闭塞的毛细血管在负压作用下可重新开放[4“]。 3.3创面封闭抑制了细菌繁殖创面细菌大量繁殖阻碍了
9
李跃军,曹大勇,陈绍宗.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创面愈合过程纤 溶酶原激活剂级联表达的影响.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6,22
(7):306-308
组织愈合,细菌消耗了组织赖以修复的基本元素——营养和
(6):553-562
裘华德.主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85—242
许龙顺.陈绍宗.负压对创面血流量的影响.第四军医大学学 报,2000,21(8):976—978
液体淤滞,减少甚至阻碍了毛细血管血液向伤口床的供应, 不利于伤口的愈合,血液循环不畅也增加了局部感染的机 会。通过负压引流有助于去除淤滞的液体,减轻水肿,利于
2.2
多篇文献报道了应用负压治疗创面和伤口[1】。1985年, Chariker等∞]开发出一套独特的器材用于NPwT,即用纱 布包裹一根扁的外科引流管放迸伤口内,盖上透明薄膜,将 引流管接负压泵。1993年,Fleischmann等[3]首次将负压应 用于治疗四肢软组织创面感染,得到肯定效果,该方法很快 被推荐到各种软组织缺损和感染的临床治疗中。后来, Morykwas等n]研究发展了负压创面治疗技术,他们运用动 物模型比较负压创面治疗技术与盐水纱布敷料对慢性伤口 的疗效,结果显示,NPWT法在增加创面局部血流量、促进 成纤维细胞生长、降低创面细菌数量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 组。1995年NPWT疗法被美国FDA批准使用,之后,此疗 法被广泛应用于急、慢性伤口的治疗及外科手术切口的愈 合治疗。
杂志,2003,19(4):279-281 (收稿日期:2008一05—20)
万 方数据
8 7
李靖,陈绍宗.封闭负压引流术对创面微循环流速和血管口径 影响的实验研究.现代康复,2000,4(12)11848—1849 吕小星。曹大勇,陈绍宗,等.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人慢性创面 周围组织PDGF及TGF-p表达的影响.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 志,2006,17(6):470-472
血液循环。负压可促使细小动脉扩张,有丝分裂增加,产生 新的毛细血管床。另外慢性伤口由于感染和创面的炎性刺
国内的发展状况
1994年,裘华德等[5]引进德国
患者的综合情况,对吸引方式和吸引压力做出合理的设置 和调整。 2.3观察和管理观察创面每日引流量。引流物的性状,有 无活动性出血,疼痛。薄膜下是否积液,引流管是否通畅,创 缘有无皮损或张力性水疱、毛囊炎。引流7~14 d后,揭开 薄膜,视创面情况决定二期手术或继续封闭引流D.10]。 2.4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NPWT技术的适应证为严重软
wounds.Ostomy
Wound
压的作用,降低了组织间压力,同时使伤口周围的氧张力下 降,刺激修复的启动信号,有利于及时清除坏死组织,促使机 体纤溶蛋白激活物及其他酶释放;伤口内发生纤维蛋白溶 解.可增强胶原组织的生长,并形成加快纤维蛋白溶解的环 境,进行自溶性清创;NPWT后,原癌基因c-{os、基质金属蛋 白酶(MMPs)等的表达下降,c-fos的减少又部分或完全阻 断了MMPs的表达,使创面细胞表达的胶原成分得到了保 护,胶原的降解受到了控制,阻止了胶原蛋白的丧失,加速了
2003,15(4)1317
12
Sibbald RG,Mahoney J.The V.A.C.Therapy Canadian Con-
sensus
Group.A
in
consensus
report
on
the
use
of vacuum-assisted
closure
chronic,difficult-to-heal
1
周常青,译.美国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 社,2005.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