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素描基础》教学设计

《素描基础》教学设计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初一年级自主开发教学内容《素描基础》教学设计 3课时备课教师:昌吉州一中刘润刚—————————————————————————————————————————————教材分析:基于对学生基本美术素养的要求和终身受益的美术技能的理解,本人在多年采用全国统编教材深感不适的情况下自主开发了这一模块内容。

它与初一上学期已开设的线条训练、人物肖像、透视基础和即将开设的黑白装饰、校园写生共同构成一个线造型训练体系,对于学生了解绘画入门之道有重要价值。

学情分析:从小学阶段走来的初一学生,已不满足于孩童时期的涂鸦状态,日渐发展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使这一群体呈现出眼高手低的“高原期”反应,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逐渐降低。

内心涌动的写实要求逐渐成为提升绘画技能的难越障碍。

他们对“素描是学习绘画的基础”有一定认识,却谈不上深刻,对素描的理解有许多偏颇。

本模块教学旨在帮助他们走出误区,指明方向,重塑美术学习的信心。

单元总体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素描的基本特征,了解学习素描的基本意义,2、了解三大面、五调子的基本内涵,并能在基本几何体明暗练习作业中正确反映出来。

3、合理构图,具备一定的线条掌控能力。

4、静物写生作业的透视规律基本正确、能简单交代结构关系。

●过程与方法:以问题驱动学生感悟,以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为技能掌握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悟素描学习中的科学态度,重建学生对待绘画的观念认识。

2、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观察认知能力。

—————————————————————————————————————————————第一节:素描基础知识备课教师:昌吉州一中刘润刚教学目标叙写:●知识与能力:能说出素描的基本特点和学习价值。

/能叙述素描学习的一般方法。

/能画出适合素描表现的线条和渐变调子。

●过程与方法:能主动作好听课笔记,并进行随堂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认识素描表现中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你对素描知多少?●素描的概念与地位概念:只借助单色线条的黑白灰明暗变化来表现所绘形象的空间感和体积感的绘画形式。

地位:早期的素描只是正式创作的草图(技术准备),当作品完成后,素描稿常被销毁,直到到14世纪末,它才成为独立的艺术。

●为什么要学习素描?学习素描是为了认识对象,然后表现对象。

学习素描的过程实际上是训练我们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判断与表现能力的过程,这种能力是学习所有绘画的基础。

绘画是借助形象表达人的思想和情感的艺术,而塑造绘画形象就需要具备造型能力。

造型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造型的认识能力,即通过研究,掌握物象的形体结构、透视变化、运动规律等。

二是对造型的表现力,即在画面上塑造和再现物象。

米开朗基罗说:素描是绘画、雕刻、建筑的最高点,是所有绘画种类的原源和灵魂,是一切科学的根本。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开宗明义地写道: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释文:绘画可以实现教育感化的作用,帮助人们维护人伦纲常,能探究鬼神仙佛变化之道,看到事情细微的变化。

这跟佛家六经的功能是一样的……二、新授内容:师傅领进门(学习素描的基本方法)1、观察方法:只有正确观察认识对象,才能正确的表现对象,这是学好素描的关键。

正确的观察方法是指整体、全面的观察方法,要求我们由全局到局部、由大到小、相互联系、相互比较的认识对象、观察对象的过程。

2、理解方法:正确深入地理解对象,是素描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对形、体的理解“形”是指物体的外部形状特征。

“体”是指物体的体积,包含了物体的高度、宽度与厚度(深度)。

●结构:是指蕴含在物体外部形态中的内部构造,即各个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穿插、衔接、楔合)。

●空间关系:是指物体的高度、宽度、深度之间的关系。

其中最重要的是“深度”,这里特别注意的是“物体深度”和“空间的深度”。

物体的深度是物体本身的体积产生的。

而空间的“深度”是由于空气、透视的作用,距离的远近变化而产生的,在视觉上形成了近处清晰,远处模糊的视觉效果。

●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从整体出发是素描造型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

整体的概念是从全局、大的方面来理解的。

局部是组成整体的一些细节,局部要服从整体,这是学习素描的基本原则。

在素描训练过程中,认识和理解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应是从“整体——局部——整体”。

3、表现方法:表现方法可分为造型能力的体现和技法表现(即绘画技能)两大类。

要获得基本的造型能力,必须学习与造型有关的形体、结构、解剖、透视、明暗等基本知识。

具体作画时不能光用眼和手,更重要的是用脑,要善于把上述各种基本知识融会贯通。

三、学生活动:我试试——线条训练●调子的打法:练就一手好调子、好线条对画素描来说很重要。

要求:两边虚中间实,有利于线条与线条之间的衔接。

/线与线之间的距离大体平行。

/长度相等,排列成面。

/层层叠加,线条叠加可不同角度的交叉呈网状。

/尽量少用手涂抹。

/透气,调子中要有线。

●线条练习力求流畅明快,自然而有力度感。

/注意线的曲直、虚实练习,重点练习直线。

/线条宜复不宜单、宜虚不宜实、宜长不宜短。

四、课堂小结:素描是学习绘画的基础,就象一坐大厦的地基。

它可以帮你提高观察能力、造型能力,表现能力。

看看那些流芳百世的好作品,哪个不是经过扎实的素描训练才造就的呢?下节课学具:速写本、2支铅笔、橡皮本课创新之处:按照人接受新知识的一般思维过程,本课将素描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分为:是什么?(素描的概念与地位)-为什么?(为什么要学习素描?)-怎样做?(学习素描的基本方法)-我试试四个环节,既有理论提升,又有较低要求的操作练习,便于学生系统理解学习价值和方法,提升学习兴趣和信心。

本课困惑之处:1、本课教学中涉及的诸多术语,若依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而这正是我想追求的理想状态,此教学设计中未能很好地反应。

2、前期续写的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如何?怎样证明?有待观察教师的数据支持。

但若在课堂上由授课教师进行自我监控或由学生互评则有难度。

3、总体来说,本案模式上仍是以教师为主导的一堂课,至于学生能否成为学习主体则有待观察。

第二节:基本几何体的明暗规律及构图基础备课教师:昌吉州一中刘润刚教学目标叙写:●知识与能力:知道学习基本几何体画法的意义。

/能结合上学期透视知识画出符合透视规律的基本几何体。

/清楚基本几何体明暗变化规律。

/能画出三大面五调子的基本规律。

/能合理安排四种基本几何体在同一画面中的位置和大小。

●过程与方法:能主动作好听课笔记,并积极进行随堂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素描表现中的科学精神,初步具备整体控制(合理构图)意识。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世界是立体的我们所看到的世界里形态千变万化,但可概括为几种最为基本的几何形态(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变化组合。

比如: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几何体来概括人的体态,这样看起来复杂的东西可以利用这种规律进行提炼,学习几何形体画法就能帮助我们尽快地掌握写实绘画的规律,使我们自由地去表现。

素描可以分为结构素描和光影素描。

结构素描主要特征是用线条塑造形体,结构素描着重表现形体的形体和结构。

光影素描着重表现形体在光照后所产生的立体感、空间感和质感等。

本堂课我们将一起学习四种基本几何体的明暗表现方法(光影素描)。

二、讲授新课:活动一:光影中的世界——明暗规律●没有光,事物无法呈现视觉形象,有光就有影,光和影构成的明暗关系成为色调深浅变化的依据,光影素描本源于西方的写实绘画,她把物象各个转折面以不同角度接受光源,形成了深浅不同的色阶。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影响基本几何体(正方体、圆球、圆柱、圆锥)明暗变化规律的因素:光源的远近与强弱、光照角度、物体材质与颜色、物体本身的结构与转折变化、周围环境光线等。

●三大面与五调子:亮色调--直接受光部分;灰色调--侧面受光部分,较弱的亮部;明暗交界面--受光与背光的交界地带;反光--物体的背光部分接受邻近物体的反射形成;投影--物体遮挡光线的部分。

●教师范画:此处略●学生小练习:约8分钟注:降低要求,能基本反映明暗规律即可。

活动二:你能Hold住吗?——构图基础构图是对画面内容和形式的整体考虑和安排。

其原则是:变化中求统一。

●构图必须考虑的三个因素:主体图形在画面中的位置、非主体图形的位置与主体图形的关系、画面底形的位置与图形的关系。

●构图的样式分为两大类:对称式构图和均衡式构图。

1、对称式构图:主体形位于面面中央,非主体形位于两边起平衡作用,底形被均匀分割。

对称式构图一般表达静态内容。

对称构图的变化样式有:金字塔式构图、平衡式构图、放射式构图等。

2、均衡式构图:主形置于一边,非主形置于另一边,起平衡作用,底形分割不均匀。

均衡式构图一般表达动态内容。

其构图的样式有:对角线构图、弧线构图、渐变式构图、S形构图。

●构图的基本要求:物体周围空间留的过小,会使观众觉得与对象没有距离、没有空间感。

相反,物象在画面上所占据的面积过小,又使画面感觉太空旷。

所以物象在画面上的上、下、左、右的空间要留得适当,既要使画面构图饱满,主体突出、还要有均衡感和空间感。

以下要求很具体,可供参考:1、主要图形占画面的面积应在60%---80%为宜。

2、主图的位置或画面主体物应在画面的视觉中心而非几何中心。

3、画纸四边空白宜上少下多左右均衡有利于在平面上展现空间。

三、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你的地盘你做主●作业内容:将四种基本几何体组织在你的画面中,并假定光源,完成明暗调子。

●作业要求:构图饱满、主体突出、有均衡感和空间感;明暗调子基本符合规律。

四、课堂小结成功的绘画作品,首先是构图上的成功。

成功的构图能使你的作品内容主次分明、主题突出、赏心悦目;反之,作品就会缺乏层次,不知所云。

光影虽然是如实表现物体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我们决不能因此忘记了物象形体结构才是物体的本质特征。

下节课任务:静物写生通知工具材料本课创新之处:本教学设计以基本几何体作为理性认知客观物象途径的前提,进一步探讨附着其上的光影现象与规律,在边学边练的过程中达到塑造形体的,初步体验成功的目的。

把网络热语Hold与构图的基本要求结合在一起,有助于提升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理解构图的重要性、增进学习主体意识。

作业练习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串联起来,既是对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检测,也为下一课时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课困惑之处:1、作为本阶段学习要点,结构素描和光影素描到底选择哪种比较合适?2、先了解明暗规律还是先把握构图要求?有待思考。

第三节:简单静物写生备课教师:昌吉州一中刘润刚教学目标叙写:●知识与能力:能控制基本构图。

/能大致画出写生对象的整体比例关系。

/能大致表现各形体的明暗规律。

/能简单交代个体的结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