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2005年分析一、投资亮点:2005年煤炭需求增长13.8%,产量将突破21亿吨。
2004年煤炭产量同比增长19.1%,依旧供应紧张,2005年可能需求21.04亿吨,同比增长约13.8%,煤炭供应依旧紧张,2006年煤炭供需矛盾有望得到初步缓解。
进口量及结构的变化显示,我国煤炭资源结构的不平衡,部分稀缺的炼焦煤和无烟煤,仍需要进口。
2005年煤炭行业利润可能增长31.26%~46.9%左右。
依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煤炭采掘和洗选业数据显示,2004年1~10月煤炭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2995.46733万元,同比增长55.68%;行业净利润244.89116万元,同比增长131.42%。
考虑到煤炭销量增长20.06%,推算煤炭价格同比上涨29.67%,价格上涨直接导致行业利润上升92.75%。
可能2005年煤炭价格上涨10~15%,对应行业利润增长31.26%~46.9%左右。
05年铁路运输增长仍然无法满足需求的增长,可能煤炭平均价格还将上升10%~15%。
05年运输增长煤炭运输增长(可能10.5%),依旧无法满足煤炭需求增长(可能13.8%):运输瓶颈使我国煤炭有效供给以后几年仅能保持年10%左右的增长,而相关于13.8%左右的煤炭需求增长,运输瓶颈还难以保证煤炭的有效供给,05年煤炭平均价格还将上升10%~15%,对应行业净利润增长35~46.9%二、亮点分析:1、中国煤炭行业的现状◆按我国现在的生产能力储采比将大大缩短,我们储量最丰富的煤炭资源约61.23 年。
中国极其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是我国储采比(探明储量/年开采量)最长的基础能源,但按我们今年可能的产量18.7 亿吨,储采比大大缩短仅为61.23 年(不包含新勘探储量)◆煤炭为中国储量最为丰富的资源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1993年完成的第二次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全国陆上及大陆架150个冲积盆地的石油资源总量为940亿吨,天然气总资源量为38亿m3,而煤炭总资源量据第三次全国煤田预测为5.57万亿吨。
煤炭在我国化石能源资源中所占比例高达95.5%。
我国的煤炭可采储量为1145亿吨,占世界探明可采储量11.1%,排在前苏联、美国之后,居第三位。
我们2003年产量为16亿吨世界第一,而美国的产量仅为12亿吨。
◆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拥有绝对的主导地位。
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到70%以上。
我国电力燃料的76%、钢铁能源的70%、民用燃料80%、化工燃料60%均来至于煤炭。
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2、我国煤炭资源结构的不平衡,部分稀缺的炼焦煤和无烟煤仍需要进口。
我国进口的比例仅为年产量的0.6%左右,阻碍不大。
只是,进口量结构的变好仍能够提供许多信息,从进口结构来看,在近几年海运费翻倍,澳元大幅升值的情况下,我国动力煤的进口明显减少,只是,炼焦煤、无烟煤的进口却持续增加,这反映出我国煤炭资源结构不平衡,部分稀缺的炼焦煤和无烟煤,仍需要进口。
3、煤炭行业需求增长预测◆煤炭行业需求增长情况2004 年1~10 月原煤产量增加19.1%,煤炭供应依旧紧张;可能我国煤炭产量2005 年将突破21 亿吨,相关于2000 年9.98 亿吨,翻了一倍,年复合增长率16.08%。
a)统计回归:2005 年能源总量假设能源总量10%的增长,统计回归煤炭需求13.8%的增长,我国原煤产量将达到21.04 亿吨,净增加2.55 亿吨。
b)依照要紧耗煤行业煤炭行业增长情况来预测2005 年煤炭需求增长情况,2005 年可能需求为21.04 亿吨,同比增长13.8%。
◆煤炭供给:2004年煤炭产量同比增长19.1%,依旧供应紧张,2005年可能需求21.04亿吨,同比增长约13.8%,煤炭供应依旧紧张,2006年煤炭供需矛盾有望得到初步缓解。
(1)新增生产能力有限。
2003 年底在建矿井生产能力共23832 万吨,04 和05 规划建设矿井生产能力共16330 万吨。
由于近两年矿井超能力生产,许多矿井资源枯竭的进程加快,可能今后几年将是矿井报废的高峰时期。
在2004 年、2005 年和2006 年,2003 年底的在建矿井将分不有1.16 亿吨、0.74亿吨和0.37 亿吨的生产能力投产,分不可产煤1 亿吨、1.54 亿吨和2.2 亿吨,2007 年和2008 年分不可产煤2.5 亿吨左右。
(2)资源勘探滞后,精查储量不足,新矿井开工建设的进程将减慢。
目前所能规划建设矿井的储量差不多十分有限,2004 年规划建设矿井的全部储量差不多上详查储量,精查储量不足,将严峻制约今后几年煤矿的新开工建设规模。
(3)在建矿井和规划建设矿井大多数都在铁路运输能力不足的晋陕蒙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2003 年底在建矿井能力中,晋陕蒙地区占65.58%,东北地区占2.24%,西南地区占5.86%,三个地区合计占73.68%。
2004 年规划建设的矿井中,以上三个地区合计占77.43%。
由于以上三个地区铁路运输能力严峻不足,将导致部分矿井生产能力不能形成为供给能力。
(4)山西、陕西和内蒙等省区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矿井生产能力还有增长潜力,但铁路运输能力不足,使得该地区煤炭生产只能以运定产,2006 年下海通道能力有较大提升。
(5)2004 年煤炭生产增长20%,要紧来源于乡镇煤矿,国有重点在超能力生产近20%左右的情况下,年增产能力持续两年回落,现时期保持为13%左右。
(6)2004 年1-10 月乡镇煤矿增产成为煤炭增量的要紧来源,占产量增加量的57%(乡镇煤矿2003 年增产贡献率分不为51.6%)(7)国有煤矿产能接近产能极限,乡镇煤矿还有一定增产的潜力。
◆05 年煤炭运输增长(可能10.5%),依旧无法满足煤炭需求增长(可能13.8%):运输瓶颈使我国煤炭有效供给以后几年仅能保持年10%左右的增长,而相关于13.8%左右的煤炭需求增长,运输瓶颈还难以保证煤炭的有效供给,05 年煤炭平均价格还将上升10%-15%,对应行业净利润增长35-45%。
煤炭铁路运输2005年可能仅能保持10.5%左右的增长,仍然低于煤炭行业需求的增长13.8%,煤炭有效供给仍然存在缺口;可能2006年煤炭铁路运输主干线能力获得提升后,才能缓解山西、陕西、内蒙煤炭下海通道的运力问题。
近年铁路煤炭运输量约占原煤产量的60%,占铁路总运量45%,煤炭物资周转量占铁路总物资周转量的32.95%。
2004年1~10月,全国煤炭铁路日均装车43461车,同比增长11.9%;铁路运量82508万吨,同比增长13.9%。
要紧港口煤炭转运量28323万吨,同比增长16.2%。
而2004年1~10月,全国商品煤销量145663万吨,同比增加24870万吨,增长20.6%。
铁路运输增长远低于商品煤销量增长,导致煤炭有效供给不足,煤炭价格上升30%~40%。
◆国内煤炭供需矛盾突出,国家限制煤炭出口数量,但由于数量有限无法阻碍大局。
04 年煤炭出口8700 万吨,同比下降6.47%;依照2005 年配额8000 万吨,明年出口8000万吨,同比下降8.45%,进口将接近2000 万吨。
2004 年1 至10 月,全国出口煤炭7217 万吨,同比减少646 万吨,下降8.2%。
四家煤炭出口公司中,一家出口增加,三家出口减少。
神华集团完成2336 万吨,同比上升1.9%。
中煤公司、山西地点和五矿集团分不完成3529万吨、1053 万吨、298 万吨,同比分不下降9.3%、21.7%、10.9%。
全国煤炭出口下降要紧受国内煤炭需求旺盛和国家煤炭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宏观调控政策的综合作用。
◆可能2005 年商品煤价格价格上升10%-15%,直接阻碍行业利润增长31.26-46.9%。
依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煤炭采掘和洗选业数据显示,2004 年1~10 月煤炭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2995.46733 万元,同比增长55.68%;行业净利润244.89116 万元,同比增长131.42%。
考虑到煤炭销量增长20.06%,推算煤炭价格同比上涨29.67%,价格上涨直接导致行业利润上升92.75%。
可能2005 年煤炭价格上涨10~15%,对应行业利润增长31.26%~46.9%左右。
2004年10月,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商品煤平均售价216.42元/吨,同比上升42.49元/吨,上涨24.4%。
其中,供发电用煤平均售价166.45元/吨,同比上升27.99元/吨,上涨20.2%。
1至10月,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商品煤平均售价202.37元/吨,同比上升28.47元/吨,上涨16.4%。
六大地区中,商品煤平均售价都有不同程度上升。
平均售价最高的是华东地区,达到247.87元/吨;平均售价最低的是西北地区,为126.19元/吨。
六大地区中以西南地区升幅最大,达26.3%,西北地区升幅最小,为7.8%。
华北、东北、华东和中南四个地区同比分不上涨16.1%、18.6%、17.9%、22.1%。
电煤价格:一至十月,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供发电用煤平均售价157.88 元/吨,同比上升19.12 元/吨,上涨13.8%,但比商品煤平均售价低44.49 元/吨,升幅比商品煤平均价低2.6 个百分点。
4、2005年煤炭行业上市公司利润将增长35.8%---48.7%煤炭行业要紧公司2004年1~10月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53.98%,净利润增长106.47%。
煤炭上市公司与煤炭行业增长保持一致。
煤炭上市公司差不多属于国有大型煤矿,而2004年1~10月国有大型煤矿销量增加13.30%,推算煤炭上市公司煤炭价格上涨为35%,对应价格上升利润增长贡献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