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空调热负荷计算

汽车空调热负荷计算



例 100% 68.05% 14.72% 4.66% 5.48% 7.08%
负 荷 量 4949.043 3368.017 728.658 230.679 271.120 350.569
单 位 W W W W W W
4949.043 5000.000
W W
Q5.556 1.975 2.000 55.000 5.000 279.880 5.000 5.000 402.856 162.633
玻璃窗浸入的热量 室外空气浸入的热量 乘员散发的热量 其他热源散热,如电器等 总热负荷 车身围护结构传入的热量 Qd:为透过车顶传入的热量 Tzd:车顶日照表面综合温度 Id:车顶所受总的太阳辐射强度 α 0:车体外表面与空气对流放热系数 Qq:为透过车前围传入的热量 Qc:为透过侧面传入的热量 Qf:为透过地板传入的热量 Qj: 为透过发动机鼓包传入的热量 Qr:为后面车身的传入的热量 玻璃窗传入的热量 Qg1:玻璃内外温差传入的热量: Qgq:前挡风玻璃传入的热量: Qgc:侧面玻璃传入的热量: Qgh:后面玻璃传入的热量: Qgt:顶部玻璃传入的热量: Qg2:太阳直射辐射透过玻璃传入的热量: Qg2h:前挡风玻璃水平投影面直射辐射传入热量 Qg2v:前挡风玻璃竖直投影面直射辐射传入热量 Qg3:太阳散射辐射透过玻璃传入的热量: Qg3h:水平面玻璃散热辐射传入热量 Qg3v:竖直面玻璃散射辐射传热热量 新风、漏风传入的热量 乘员散发的热量 其他热源散热(如仪表、照明) Q0=(Q1+Q2+Q3+Q4+Q5) Q1=Qd+Qq+Qc+Qf+Qj+Qr Qd=(α 0(Tzd-T0)+K4(Tzd-T1))*S4 Tzd=T0+ε *Id/α 0-3.5 Id=I1+I3 α 0=1.163*(4+12√V0) Qq=K9*S9(T0-T1) Qc=K5*S5*(T0-T1)*2 Qf=K7*S7*(T11-T1) Qj=K8*S8*(T12-T1) Qr=K6*S6*(T0-T1) Q2=Qg1+Qg2+Qg3 Qg1=Qgq+Qgc+Qgh+Qgt Qgq=K1*S1*(T0-T1) Qgc=K2*S2*(T0-T1)*2 Qgh=K3*S3*(T0-T1) Qgt=K61*S61*(T0-T1) Qg2=Qg2h+Qg2v Qg2h=I1*S1h*F3*F5 Qg2v=I2*S1v*F3*F5 Qg3=Qg3h+Qg3v Qg3h=I3*S1h*F3*F5 Qg3v=I4*(S1v+2*S2)*F3*F5 Q3=(X1+X2)*D1*H12 Q4=175+(M-1)*108*0.89 Q5=3600*Pw*1.163/4.18 4949.043 3368.017 2626.191 47.245 1031.680 56.663 67.746 176.202 116.100 285.039 96.740 728.658 75.829 47.918 27.911 0.000 0.000 498.541 226.506 272.035 154.288 27.758 126.530 230.679 271.120 350.569
W USRT USRT ℃ ℃ Kj/Kg ℃ ℃ Kj/Kg Kg/h
Qcr Qc=
85.000 25.000 55.000 5.000 458.203 1.580 279.880 1.580 8055.908 8479.903 8500.000
℃ ℃ ℃ ℃ Kj/Kg MPa Kj/Kg MPa W W W
5.000 5.000 0.620 2000.000 0.071
℃ ℃ rpm m3/kg
计算:单位时间内压缩机吸气量 计算:压缩机理论排量
0.192 155.201
m3/min cc/r
W W W W W W W ℃ W/m2 W/(m2.K)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Q2
Q3 Q4 Q5
三、热负荷比例: 代 号 负 荷 分 类 Q0 总热负荷(修正前) Q1 车身围护结构传入的热量 Q2 玻璃窗传入的热量 Q3 新风、漏风传入的热量 Q4 乘员散发的热量 Q5 其他热源散热,如电器等 五、空调系统额定制冷量(空气侧) 蒸发器空气侧制冷能力应等于热负荷 取整: 六、蒸发器换热量(制冷剂侧) 设空气侧与制冷剂侧能力比为90%,则制冷剂侧能力为 膨胀阀额定容量选型计算 取整: 设: 膨胀阀进口制冷剂温度 膨胀阀进口制冷剂过冷度 查表:膨胀阀进口制冷剂比焓 设: 蒸发器出口制冷剂温度 蒸发器出口制冷剂过热度 查表:蒸发器出口制冷剂比焓 计算:制冷剂质量流量 七、冷凝器散热量(制冷剂侧、空气侧) 设: 冷凝器进口制冷剂温度 冷凝器进口制冷剂过热度 冷凝器出口制冷剂温度 冷凝器出口制冷剂过冷度 查表:冷凝器进口制冷剂比焓 冷凝器进口压力(G) 冷凝器出口制冷剂比焓 冷凝器出口压力 计算:冷凝器制冷剂侧换热量 设: 空气侧与制冷剂侧能力比为95%,则空气侧能力为 取整: 八、压缩机理论排量计算 设:压缩机吸气温度 压缩机吸气过热度 压缩机容积效率(富通V5) 压缩机转速 查表:压缩机入口制冷剂比容 Qe=Q0 Qe=
50km/h
m2 W/(m2.K)
m2 W/(m2.K)
m2 W/(m2.K) m2 W/(m2.K) m2 W/(m2.K) m2 W/(m2.K) m2 W/(m2.K) ℃ m2 W/(m2.K) ℃ m2 W/(m2.K) 1.2~1.4
I β θ P IO I1 I2 I3 I4 F3 F5
此处设车辆在正午时向南行驶 前脸正对太阳向,故受太阳辐射的只有车前 脸和车顶,则通过玻璃的太阳辐射也只考虑 前挡风玻璃
W/m2 W/m2 W/m2 W/m2
二、热负荷的构成及计算 代 码 名 称 Q0 总负荷 Q1 通过车身围护结构传入车室内的热量
计 算 公 式
计 算 值
单 位 W W
Q2 Q3 Q4 Q5 Q0 Q1
汽车空调系统热负荷计算
设计计算假设地点 设计计算假设时间 一、设计工况 代 码 参 T0 车外环境温度: T1 室内干球温度: 车室外湿度: 车室内湿度: V0 汽车正常行驶速度: M 乘员数: X1 新风量: X2 漏风量按: D1 空气密度:38℃ 室内空气含湿量 室外空气含湿量 室内空气比焓 室外空气比焓 H12 内外空气焓差: S0 S1 S1h S1v K1 Z1 S2 K2 Z2 S3 K3 Z3 S4 K4 S5 K5 S6 K6 S61 K61 S7 K7 T11 S8 K8 T12 S9 K9 Kx ε 总玻璃面积 前挡风玻璃面积: 前挡风玻璃水平投影面积 前挡风玻璃竖直投影面积 前挡风玻璃传热系数: 前玻璃窗的遮阳系数: 侧面玻璃面积(单侧): 侧面玻璃传热系数: 侧面玻璃窗的遮阳系数: 后面玻璃面积: 后面玻璃传热系数: 后面玻璃窗的遮阳系数: 顶部车身表面面积: 顶部车身传热系数: 侧面车身围护面积(单侧): 侧面车身传热系数: 后面车身围护面积: 后面车身传热系数: 顶部玻璃面积 顶部玻璃传热系数 地板面积(不含发动机鼓包): 地板传热系数: 地板外面环境温度 发动机鼓包面积 发动机鼓包传热系数 发动机仓温度 前部车身围护面积: 前围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 车身外部的表面颜色,相应的吸收系数: 白色或淡黄色 深绿或深红 黑色 大气边缘太阳辐射强度 太阳高度角 车前脸与太阳的方位角 大气透明度(0.65-0.75之间) 地面附近太阳直射辐射强度 I0=I*P(m) (P的m次方) m=1/Sinβ 水平面太阳直射辐射强度 I1=IO*Sinβ 竖直面太阳直射辐射强度 I2=IO*Cosβ *Cosθ 水平面散射辐射强度 I3=0.5*I*Sinβ *(1-P*m)/(1.1.4lnP) 竖直面散热辐射强度 I4=0.5*I3 太阳辐射通过玻璃的透入系数: 玻璃修正系数 数 名 称 海口(北纬20°) 7月30日(太阳直射点 北纬9°) 取值说明 设 定 值 38.000 25.000 50.000% 50.000% 13.889 2.000 0.000 0.005 1.097 9.900 21.000 50.310 92.298 41.988 3.070 1.940 0.326 1.842 1.900 0.900 0.565 1.900 0.080 0.000 1.900 0.080 4.713 1.500 3.765 1.500 4.961 1.500 0.000 1.800 2.580 1.500 55.000 3.519 1.800 70.000 3.257 1.600 1.200 0.700 0.26~0.45 0.81~0.90 0.890 1353.000 78.000 0.000 0.700 939.583 1.022 919.051 195.350 112.629 56.315 0.840 0.900 W/m2 度 度 单 位 ℃ ℃ % % m/s 个 m3/s m3/s kg/m3 g/kg g/kg kj/kg kj/kg kj/kg m2 m2 m2 m2 W/(m2.K)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