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装化和集装单元工具(图文)

集装化和集装单元工具(图文)

第四章 集装化与集装单元器具
第一节 集装化
第二节 集装箱
第三节 托盘
第四节 其他形式的集装工具
第一节 集装化
一、集装单元化概念 二、集装单元化的特点 三、集装单元化器具
一、集装单元化的概念
集装单元
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和器具,把有包装或无包 装的物品,整齐地汇集成一个扩大了的、便于 装卸和搬运、并在整个物流过程中保持一定形 状的作业单元。 集装单元化 以集装单元来组织物资的装卸、搬运、存储、 运输等物流活动的作业方式 。
2.44m(8ft0in)
2.44m(8ft0in) <2.44m(8ft0in) 2.9m(9ft6in)
24000
9.1m (30ft)箱
IBB IB IBX IAAA
9.12m (29ft11.25in)
2.44m(8ft0in)
2.59m(8ft6in) 2.44m(8ft0in) <2.44m(8ft0in) 2.9m(9ft6in)
1200×1600,1200 ×1800
1971年再增加3个
800 ×1100,900 ×1100,1100 ×1100
1988年将以上8个规格整合为4个
800×1 200、1 000×1 200、1 016×1 219和1 140×1 140
2003年再增加2个
1 100×1 100和1 067×1 067
正反交错式
同一层中,不同列货品以90°垂直 码放,相邻两层货物码放形式旋转 180° 优点:该堆码方式不同层间咬合强度 较高,相邻层次之间不重逢,稳定性 较高。 缺点:操作较麻烦,人工操作速度慢。
旋转交错式
第一层相邻的两个包装体都互为 90°,两层之间的堆码相差 180° 优点:相邻两层之间咬合交叉, 托盘货品稳定性较高,不容易塌 垛。 缺点:堆码难度大,中间形成空 穴,降低
集装箱
集装容器
第二节 集装箱
一、集装箱的定义 二、集装箱的分类 三、集装箱的结构 四、集装箱的尺寸 五、集装箱的标志 六、集装箱的单位标准
一、集装箱的定义
集装箱应具有如下特点和技术要求: 集装箱(Container)是集合包装容器中最主要 的形式,亦称“货箱”或“货柜”。
三、作业标记 (2)超高标记(箱的两侧) 超过2.6米(8ft6in)的集装箱 在箱体两侧要有超高标记。
三、作业标记
(3)空/陆水联运集装箱标记
此标记用于空/陆水联运集装箱, 并指明其堆码限制。
第三节 托盘
一、托盘的概念
二、托盘的分类
三、托盘的规格
四、托盘的码放形式
五、托盘的使用
一、托盘的概念
我国托盘标准的最新动态
1996年采用ISO的1988年4个标准;
2003年ISO增加标准后迫使我国不得不重新修订国内标 准
2006年最终选定1 000×1 200和1 100×1 100两种规格作 为我国托盘国家标准,2007年批准,2008年实施。
四、托盘码放的形式
重叠式 纵横交错式 正反交错式
我国的托盘规格
过去的标准规格
1982年国标: 800 ×1200,800 ×1100,1000 ×1200 机械工业(JB3003-81): 平托:825 ×1100,545 ×825 箱式/柱式:800 ×1000,500 ×800 铁路系统: 825 ×1250,900 ×1250,950 ×1250,1000 ×1250
旋转交错式
重叠式
各层码放方式相同,上下对应,层与层
之间不交错堆码。 优点:操作简单,工人操作速度快,包 装物四个角和边重叠垂直,承压能力大。 缺点:层与层之间缺少咬合,稳定性差, 容易发生塌垛。 适用范围:货品底面积较大情况下,比 较适合自动装盘操作。
纵横交错式
相邻两层货品的摆放旋转90°,一层 为横向放臵,另一层为纵向放臵,层 次之间交错堆码。 优点:操作相对简单,层次之间有一 定的咬合效果,稳定性比重叠式好。 缺点:咬合强度不够,稳定性不够好。 适用范围:比较适合自动装盘堆码操 作。
货捆
框架
集装笼
轮式托盘
网箱托盘(Grille Box Pallets)
网箱托盘
纸托盘
其他:
长件货物的储运托盘 油桶专用托盘 轮胎专用托盘 平板玻璃集装托盘
三、托盘规格
1947年瑞典制定了800×1200标准,并于9年后成为国 际标准 1961年扩充为3个800×1200,800×1000,1000×1200 1963年增加2个
28400
12.2m (40ft)箱
IAA IA IAX
12.2m (40ft0in)
2.44m(8ft0in)
2.59m(8ft6in) 2.44m(8ft0in) <2.44m(8ft0in)
30480
图1 几种常见箱型的集装箱
五、集装箱的标志
五、集装箱的标志
国际集装箱统一标记分为:必备标记和自选标记两大 类,每一大类又分为识别标记和作业标记两小类。
具有足够的强度,能长期反复使用;
途中转运不需移动箱内货物,可以直接换装; 集装箱,是指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
有适当装置,可进行快速装卸,并可以从一种运输工 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使用集装箱转运货 具直接方便地换装到另一种运输工具; 物,可直接在发货人的仓库装货,运到收货人
便于货物存放取出; 的仓库卸货,中途更换车、船时,无须将货物 具有 1立方米以上的容积。 从箱内取出换装。
托盘是指在运输、搬运和存储过程中,将物品规整为 货物单元时,作为承载面并包括承载面上辅助结构 件的装置。 托盘是一种用于机械化装卸、搬运和堆存的集装单元 工具,是一种特殊的包装形式。 托盘的优势 自重小;返空容易;装卸简单;装载量适中
二、托盘的分类
按操作和运用分类

按适用性分
双向叉入型托盘 四向叉入型托盘
一、必备识别标记
(3)核对数:用1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该号码不具备实际的标记意义,专门用来检查、 核对箱主代号和顺序号的纪录是否准确。 其数字由箱主代号和顺序号按照规定的计算公 式换算而来,较为复杂,在实际操作中一般使 用计算机进行。 若通过箱主代号和顺序号计算得出的数字与标 记上的核对数相等,则表示箱主代号和顺序号 纪录正确。
一家通讯企业的仓库实景图:
五、托盘的使用:
在选购或制作木托盘时,应严格保证托盘 的质量 必须保证托盘表面均匀受力 使用中,叉车工作臂进入托盘深度不应低 于托盘2/3深度 员工不能站立在纸托盘上,并将其放在室内 干燥的地方 加强养护和维修
第四节 其他形式的集装工具
一、集装袋 二、货捆 三、框架 四、滑板 五、半挂车、集装桶
自选识别标记——尺寸代号
尺寸代码第1位——长度代码(选取部分表格)
自选识别标记——尺寸代号
尺寸代码第2位——高度代码
自选识别标记——尺寸代号
长度:40 ft 高度:9ft 6in(2896mm) 宽度:8ft(2438mm)
二、自选识别标记——箱型代号 (3)箱型代号:由一位拉丁字母加一位阿拉伯数字 组成。 G:通用集装箱 V:通风集装箱 B:干货集装箱 S:以货物命名的集装箱 R:保温集装箱 H:保温集装箱 U:敞顶集装箱 P:平台式集装箱 T:罐式集装箱 A:空/陆水联运集装箱
核对数 顺序号 箱主代号 必备识别标记
二、自选识别标记
(1)国家和地区代号:用两位拉丁字母表示。 (2)尺寸代号:用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或1位阿拉 伯数字加1位拉丁字母。 第1位数字为1—4,表示集装箱长度; 第2位数字为0—9,表示集装箱高度。
(3)类型代号:由一位拉丁字母加一位阿拉伯数字 组成。
按制作材质分类
钢质集装箱 铝合金集装箱 玻璃钢质集装箱
二、集装箱的分类
按集装箱的箱体构造分类
折叠式集装箱、拆解式集装箱、台架式集装箱、 抽屉式集装箱、隔板集装箱
侧开门、前开门、前后双开门和顶开门
侧开门集装箱
三、集装箱的结构
四、集装箱的尺寸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 104 技术委员会规定的集 装箱国际标准为:第一系列共 13 种,其宽度均为 2438mm,长度有四种( 12192mm、 9125mm、 6058mm、 2991mm ) , 高 度 有 四 种 ( 2896mm 、 2591mm 、 2438mm、2438mm)
二、集装箱的分类
(一)按用途分类
(二)按制作材质分类
(三)按集装箱的箱体构造分类
二、集装箱的分类
按用途分类
通用集装箱 专用集装箱
保温集装箱(隔热、冷藏) 通风集装箱 罐式集装箱 动物集装箱 汽车集装箱 干散货集装箱 挂式集装箱
通用集装箱 动物集装箱 汽车集装箱
挂式集装箱
11
二、集装箱的分类
按托盘的结构分类
通用托盘 专用托盘
按制作的材料分类
平托盘 箱式托盘
立柱式托盘
木托盘 胶合板托盘 钢托盘 铝托盘 纸制托盘 塑料托盘等

为木制托盘中结构较简单的形式,分为单面,双面, 多为双向进叉型
是使用较多的一种类型,均为四向进叉型
平托盘
田字型托盘
川字型托盘
九脚托盘
箱式托盘
立柱式托盘
集装袋(Flexible Freight Bags)也称为柔性集 装箱(Flexible Container),是一种以柔性材料 制成的可折叠的袋式集装单元器具。
用途
盛装食品
盛装矿砂
类型 盛装化工原料和产品
圆筒形、方型
顶部吊带、底部吊带、侧面吊带
胶布集装袋、树脂加工布袋、交织布袋、皮革布 袋、复合材料集装袋
二、集装单元化的经济意义
(1) 为装卸作业机械化、自动化创造了条件,加速了运 输工具的周转,缩短了货物送达时间,从总体上提 高了运输工具载重量和容积利用率; (2) 节约包装材料,减少包装费用,同时减少物流过程 的货损、货差,保证货物安全; (3) 便于堆码,提高了仓库、货场单位面积的储存能力; (4) 便于清点货件,简化物流过程各个环节间、不同运 输方式间交接手续,促进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联合 运输,实现“门到门”的一条龙服务; (5) 减轻或完全避免污秽货物对运输工具和作业场所的 污染,改善了环境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