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仪器分析复习题选择题(20道)第一章:绪论1,仪器分析法的主要特点是A,分析速度快但重现性低,试样用量少但选择性不高B,灵敏度高但重现性低,选择性高但试样用量大C,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试样用量少,选择性高D,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试样用量少,准确度高2,同一人员在相同条件下,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称为A,准确性B,选择性C,重复性D,再现性3,不同人员在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称为A,准确性B,选择性C,重复性D,再现性4,分析测量中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量度是A,精密度B,准确度C,检出限D,灵敏度第二章5,受激物质从高能态回到低能态时,如果以光辐射形式释放多余能量,这种现象称为A,光的吸收B,光的发射C光的散射 D 光的衍射6,光谱分析法与其他仪器分析法的不同点在于光谱分析法研究涉及的是A,试样中各组分间的相互干扰及其消除B,光与电的转换及应用C,光辐射与试样间的相互作用与能级跃迁D,试样中各组分的分离7,每一种分子都具有特征的能级结构,因此,光辐射与物质作用时,可以获得特征的分子光谱。
根据试样的光谱,可以研究A,该试样中化合物的分子式B,试样中的各组分的分配及相互干扰C,试样的组成和结构D,试样中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8,按照产生光谱的物质类型不用,光谱可以分为A,发射光谱、吸收光谱、散射光谱B,原子光谱、分子光谱、固体光谱C,线光谱、带光谱和连续光谱D,X射线发射光谱、X射线吸收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9,频率、波长、波数及能量的关系是A,频率越低,波长越短,波数越高,能量越低B,频率越低,波长越长,波数越低,能量越高C,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波数越高,能量越高D,频率越高,波长越高,波数越低,能量越高10,光谱分析法是一种()来确定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仪器分析方法A,利用物质与光相互作用的信息B,利用光的波动性C,利用光的粒子性D,利用物质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第四章11,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物理干扰可用下述哪种方法消除A,释放剂B,保护剂C,标准加入法D,扣除背景12,与火焰原子吸收法相比,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有以下特点A,灵敏度高且重现性好B,基体效应的阿丹重现性好C,试样量大但检出限低D,原子化效率高,因而绝对检出限低13,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时,加入1%的钾盐溶液,其作用是A,减小背景B,作释放剂C,作消电离剂D,提高火焰温度14,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塞曼效应法是用来消除A,化学干扰B,物理干扰C,电离干扰D,背景干扰15,通常空心阴极灯是A,用碳棒做阳极,待测元素做阴极,灯内充低压惰性气体B,用钨棒做阳极,待测元素做阴极,灯内抽真空C,用钨棒做阳极,待测元素做阴极,灯内充低压惰性气体D,用钨棒做阴极,待测元素做阳极,灯内充惰性气体16,原子吸收光谱法中,背景吸收产生的干扰主要表现为A,火焰中产生的分子吸收及固体微粒的光散射B,共存干扰元素发射的谱线C,火焰中待测元素产生的自吸现象D,集体元素产生的吸收17,原子吸收法测定钙时,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的干扰A,镁B,锶C,H3PO4D,H2SO418,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的单色器的位置和作用A,放在原子化器之前,并将激发光源发出的光变为单色光B,放在原子化器之前,并将待测元素是的共振线与邻近线分开C,放在原子化器之后,并将待测元素是的共振线与邻近线分开D,放在原子化器之后,并将激发光源发出的连续光变为单色光19,原子吸收测定中,以下叙述和做法正确的是A,一定要选择待测元素中的共振线作分析线,绝不可采用其他谱线作分析线B,在维持稳定和适宜的光强度条件下,应尽量选用较低的灯电流C,对于碱金属元素,一定要选用富燃火焰进行测定D,消除物理干扰,可选用高温火焰第五章20有人用一个试样,分别配制成四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测得的吸光度如下。
测量误差较小的是CA.0.022B.0.097C.0.434D.0.80921,不需要选择的吸光度测量条件为DA.入射光波长B.参比溶液C.吸光度读数范围D.测定温度22,显色反应中,显色剂的选择原则是BA.显色剂的摩尔吸收系数越大越好B.显色反应产物的摩尔吸收系数越大越好C.显色剂必须是无机物D.显色剂必须无色23,在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中,标准曲线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原因是DA.浓度大小B.入射光太强C.入射光太弱D.使用了复合光24,测量某试样,如果测量时吸收池透光面有污渍没有擦净,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DA.影响不确定B.对测量值无影响C.测量者偏低D.测量值偏高25,测铁时,试样甲使用1cm吸收池,试样乙使用2cm吸收池,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测得的吸光度值相同,两者的浓度关系为DA.试样甲是试样乙的1/2B.试样甲等于试样乙C.试样乙是试样甲的两倍D.试样乙是试样甲的1/226,某溶液的透射率T为30%,则其吸光度A为AA.-lg0.3B.-lg70C.3-lg30D.-lg0.7第十二章27,下列电极中常用来作为参比电极的是()A.pH玻璃膜电极B.银电极C氯电极 D.甘汞电极.28,电位法测定pH时,常用的指示电板是( )。
A.甘汞电极 B pH玻璃膜电极 C.氯电极 D.银电极29,pH玻璃膜电极使用的适宜pH为( )A.1<pH<9B. pH<1或pH >9C. pH<1D. pH>930,pH玻璃电极在使用前一定要在蒸馏水中浸泡24h,目的在于()A.清洗电极B.校正电极C. 活化电极D.检查电极好坏31,横跨敏感膜两侧产生的电位差称()A电极电位 B. 液体接界电位 C.不对称电位 D. 膜电位32,在恒定组成和温度的溶液中,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位随时间缓慢而有秩序地改变程度称为()A,漂移B,响应时间性C,稳定D,重现性33,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化学活性元件()。
A.电极杆B.敏感膜C. 内参比电极D.导线34,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内参比电极常用()A.甘汞电极B.pH玻璃电极C.Ag-AgCl电极D.KCl电极35,电位法中的标准加入法适用的分析对象是()A.组成简单的大批试样的同时分析B.组成不清楚的个别试样的分析C.组成复杂的大批试样的同时分析中D.组成清楚的大批试样的同时分析36,下列有关pH玻璃电极电位的说法正确的是()A.与试液中的OH-浓度无关B.与试液的pH成正比C.与试液的pH成反比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第十五章37.气相色谱分析中,增加载气流速,组分保留时间如何变化()A.保持不变B.缩短C.延长D.无法预测38.色谱分析过程中,欲提高分离度,可采取()A.增加热导检测器的桥电流B.加快记录仪纸速C.增加柱温D.降低柱温39.在下列情况下,两个组分肯定不能被分离的是()A.两个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B.两个组分的沸点接近C.分配系数比等于1D.异构体40.色谱的内标法特别适用于()A.组分全出峰的试样B.快速分析C.无标样组分的定量D.大批量试样第十六章41,ECD测量的是信号的(),因而使基流()A.损失;降低B.增加:升高C.损失;升高D.增加;降低42,色谱分析中,()对两种物质的分离度没有影响。
A.增加柱长B.改用更灵敏的检测器C.进样速度慢D.柱温变化43,当试样中所有组分都能产生可测量的色谱峰时,采用()进行定量最简单。
A.外标法B.内标法C.归一化法D.单点校正法44,在气相色谱分析中,载气的流速低时,()的影响较大。
A.涡流扩散B.分子扩散C.气相传质阻力D.液相传质阻力45,与热导检测器灵敏度无关的因素是()。
A.桥路电流B.载气C.色谱柱的类型D.池体温度46,为了减小分子扩散对峰宽的影响,宜选择()为载气。
A.氢气B.氦气C,氮气 D.空气47,TCD是根据不同物质与载气的()不同进行检测的A.分配系数B.导热系数C.电阻温度系数D.光吸收系数48,在气相色谱法中,实验室间能通用的定姓参数是()A.保留时间B.保留体积C.调整保留时间D.相对保留值49,测定下列物质首选哪种检测器?(1)检测鱼体中有机氮农药的残留量(C );(2)芳烃中二甲苯同分异构体的分离(B );(3)啤酒中微量硫化物的分析(D);(4)白酒中的含水量分析(A)。
A.TCDB.FIDC.ECDD.FPD第十七章50.在液相色谱中通用型的检测器是()A.紫外吸收检测器B.示差折光检测器C.热导检测器D.荧光检测器51下列色谱分析方法中,吸附起主要作用的是()A.离子色谱法B.凝胶色谱法C.液固色谱法D.液液色谱法52.对于色谱峰相距太近或操作条件不易控制、准确测量保留值有一定困难的复杂试样,宜选择以下()方法定性A.用化学分析法配合B.利用文献保留值数据对照C.加入已知物增加峰高的办法D.利用求相对保留值53.与气相色谱比较,高效液相色谱的纵向扩散项可忽略,这主要是由于()A.柱内温度低B柱后压力低C组分在液相色谱中的分配系数小D.组分在液相中的扩散系数比在气相中的扩散系数要小得多54.高效液相色谱法最适宜的分析对象是()A.低沸点小分子有机化合物B.所有的有机化合物C.高沸点,难溶解的无机化合物D.高沸点,不稳定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55液相色谱分析中能够最有效提高色谱柱效的途径是()A.适当升高柱温B.适当提高柱前压力C增大流动相流速D.减小填料颗粒直径,提高装填的均匀性56.液相色谱定量分析中,要求混合物中所有组分都必须出峰的方法是()A.内标法B.外标法C.归一化法D.标准加入法判断题(10道)第二章1,(ⅹ)不同物质,在产生能级跃迁时,吸收的光的频率是相同的。
2,(√)原子光谱是一条条彼此分立的线光谱,分子光谱是一定频率范围的电磁辐射组成的带状光谱。
3,(ⅹ)太阳光(日光)是复合光,而各种灯(如电灯,酒精灯,煤气灯)光是单色光第四章4,(ⅹ)当空心阴极灯的灯电流增加时,发射强度增加,分析灵敏度亦将提高,因此增加灯电流是提高灵敏度的最有效途径5,(ⅹ)原子吸收中消除电离干扰的方法就是在试液中加入大量难电离的其他元素6,(ⅹ)原子吸收光谱法中,背景吸收通常是吸光度降低而产生负误差7,(√)原子化器的功能是将试样中的待测组分变成能够吸收特征原子谱线的气态原子8,(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测定的灵敏度越高,检出限也越高9,(ⅹ)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如果待测组分与共存物质生成难挥发性化合物,则产生正误差第五章10,(ⅹ)分光光度法中所用的参比溶液总是采用不含待测物质和显色剂的空白溶液。
11,(ⅹ)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是200~400nm。
12,(ⅹ)分光光度法的测量误差随透射率变化而存在极大值。
13,(ⅹ)有色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仅与溶液本身的性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