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框架结构经典工程案例

框架结构经典工程案例

蓬皮社艺术文化中心
设计者解释他的设计意图时说:“我们把建筑看作同城市一样的、灵活的、永远变动的框架。

……它们应该适应人的不断变化的要求,以促进丰富多样的活动。

平面分析
建筑表面面积:约90,000平方米;体积:430,000立方米;
楼层高度:共8层,其中6层为地上建筑;共166米长,42米高,60米宽;室内面积:每层7,500平方米的巨大平台;2000年1月1日维修后重新开放,增加了8,000平方米的空间;
整座建筑占地7500平方米,建筑面积共10万平方米。

顶层平面图
总平面图
整座建筑共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约16000平方米;现代艺术博物馆,约18000平方米;工业美术设计中心,除音乐和声响研究中心单独设置外,其他部分集中在一个长166米、宽44.8米、高7米的巨大空间。

它的每一
层面积都有7500平方米,整座建筑上下均衡,占地l公顷,由13根立柱和84根长48米、重72吨的钢梁构成桁架,由28根圆形钢管柱支承。

交通流线分析
外部交通流线图
蓬皮杜中心前院,占据了总建筑面积的一半,这座被誉为意大利复兴时期,理想城市回想的广场,今天已经成为了巴黎人享受午后阳光的理想场所之一。

在广场上人们没有任何的限制,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免费空间。

他和意大利西耶那的康波大广场异曲同工,有一个平缓的坡度,吸引着路人慢慢走到入口。

建筑师认为“把面积全都用上是错误的,真正的城市空间是前院,正是前院使蓬皮杜中心的成功成为可能。

有了前院,人们才有城市归属感。

入口是城市的延续,而前院则展示了城市的生活,正是前院把人们引向了蓬皮杜。

建筑是把通常设在内部的功能部分全部设在建筑外面,每一层面向前院的方位,都设有宽阔的人行走廊,外层有大型电梯,通过半透明的大管道,参观者能够上到顶楼,就像是在骑游乐场的木马。

剖面分析









大通间,天花上也同样布满了蓝色和黄色的管道,空间上部的各色指示牌,已暗示着时代的转型,给人一种新颖与激动的印象。

3层以上是现代艺术展览馆部分,进入展厅后,迎面就是一幅巨大的黑白画面,这种大大小小的黑色圆盘组合画象征着机器时代的特征,在白色塑料板的背后还打着灯光,使得画面对比更加强烈,而且具有立体感。

转向右面的对景是一幅红绿相间对比强烈的抽象图案,它似乎在说明当代社会和艺术是丰富多彩的,艺术家的
心态是热烈的。

在几层的展厅中,各种现代艺术派别都有代表作品展示。

由于3-6层内部已
构成一个通用空
间,所以除了外
门,各层内部没有
任何内门,交叉的
隔板墙使内部组
成了复杂的流动
空间。

在第6层的西面有
一个屋顶平台,中间是长方形的浅水池,周围构架与人物倒映池中,十分生动。

池面中间还浮现一块石板,上面放着两个人物雕像,那是英国著名艺术家亨利?摩尔的作品,圆浑浑的体形,只有行家才能解读它的内涵。

不过,它点缀在水池中间倒也能在开阔的空间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第4层的平台上也有一个独立的抽象雕刻,那是美国著名艺术家亚历山大?卡德尔的作品,外面涂上黑漆,和美国华盛顿美术馆东馆内的蓝色雕刻很相像,只是颜色不同。

这位艺术
家素以钢雕刻称著,
他还经常做动态雕
刻,是艺术界颇有影
响的一位创新者。

现代艺术博物
馆的天花并不象底
层那样管道毕露,在
长条格子间点缀着
圆形的出风口和管
道,也显得非常自
然,并不惹人讨厌。

建筑物西立面的前面是一个下沉式的小广场,边上的台阶形成了天然看台,这样既可以避免车辆的干扰,还可以供人坐观广场上露天的艺术表演。

建筑外观分析
蓬皮杜中心外貌奇特。

钢结构梁、柱、桁架、拉杆等甚至涂上颜色的各种管线都不加遮掩地暴露在立面上。

红色的是交通运输设备,蓝色的是空调设备,绿色的是给水、排水管道,黄色的是电器设施和管线。

人们从大街上可以望见复杂的建筑内部设备,五彩缤纷,琳琅满目。

在面对广场一侧的建筑立面上悬挂着一条巨大的透明圆管,里面安装有自动扶梯,作为上下楼层的主要交通工具。

设计者把这些布置在建筑外面,目的之一是使楼
层内部空间不受阻隔。

.0
设计者解释他的设计意图时说:“我们把建筑看作同城市一样的、灵活的、永远变动的框架。

……它们应该适应人的不断变化的要求,以促进丰富多样的活动。

”又说:“建筑物应设计得使人在室内和室外都能自由自在地活动。

自由和变动的性能就是房屋的艺术表现。


蓝色代表水,绿
色代表空气,黄色代
表电力,电梯的动力
系统,装在这些红色
大箱子里。

来自空调
系统的水,则由这些
蘑菇形白色管道来复
原,看上去的确很像
是一座工业大工厂。

西面面向广场
的立面,是几条有机
玻璃的巨龙,一条由底层蜿蜒而上的是自动楼梯,几条水平向的是各层的外走廊。

东立面的管道和西立面的走廊均为有机玻璃圆形长罩所覆盖。

因为通道和功能设施都在外面,
这台庞大的蓬皮杜机器制造出超级宽
敞的内部空间,每一层都有两个足球场
那么大,没有柱子,没有管道,没有楼
梯也没有墙,除了法律规定的防火帘,
必要时可以从天花板降下,唯一有墙环
绕的地方,只是卫生间和办公室,而他
们都是可以移动的。

在里边我们可以不
受架构的限制,自由活动。

设计师赋予
了人们最大的自由度。

在这里所有的空
间都是参观者的,所有设施都对参观者开放,没有任何传统文化中心
的禁忌规条。

所有人都能能够
各取所需。

把内部设施搬到
外面,空出大量的空间,设计
师也许正想通过这样的设计,
去实现蓬皮杜的理想:打破传
统,敞开大门。

不仅不同形式
的艺术品可以在这里和平共
处,参观者也能自由自在的享
受现代艺术。

许多法国民众也
许始终无法理解:他们多才多
艺的总统,为什么会让这样一个严重破坏巴黎老城风韵的钢铁怪物,悄悄进驻静
谧流淌的塞纳河边;为什么那些丑陋的钢
柱和管子,一定要赤裸裸的袒露在巴黎的
苍穹之下。

但可能有一点他们没有发觉,
蓬皮杜不是安静肃穆的传统文化殿堂,那
种怡然自得,愉快喧哗的集市,是蓬皮杜
所营造的氛围。

走过宽敞的走廊,就像在
街头散步一样的轻松,通透的玻璃,送来
了充足的阳光,稀奇古怪的现代艺术品和
四周满布的室内植物也把它装点得生气十
足。

蓬皮杜文化中心不仅内部设计、装修、设备、展品等新颖、独特、具有现代化水平,它的外部结构也同样独到、别致、颇具现代化风韵。

这座博物馆一反传统的建筑艺术,将所有柱子、楼梯及以前从不为人所见的管道等一律请出室外,以便腾出空间,便于内部使用。

整座大厦看上去犹如一座被五颜六色的管道和钢筋缠绕起来的、庞大的化工厂房,在那一条条巨形透明的圆筒管道中,自动电梯忙碌地将参观者迎来送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