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暂行规定毕业论文(设计)是人才培养计划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教学环节。
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规范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一、目的与要求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教学目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在毕业论文(设计)中,应注重以下几方面能力的培养,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以及课题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1.调查研究、中外文献检索与阅读的能力;2.综合运用专业理论与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独立研究与论证的能力;4.试验方案的制定,仪器设备的选用、安装、调试、测试及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处理的能力;5.设计、计算与绘图的能力,包括使用计算机的能力;6.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文字及口头表达的能力;7.撰写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的文字表达能力。
二、选题恰当的选题是搞好毕业论文(设计)的前提。
课题的设立或选择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课题必须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体现本专业基本训练内容,使学生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
2.课题应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实际任务,促进教学、科研、生产的有机结合。
3.课题应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工作量必须饱满,使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够完成。
4.课题的选择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既要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又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他们在各自已有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都有较大提高。
5.课题应力求有益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
6.选题、审题的工作程序及规范化要求毕业论文(设计)课题一般由指导教师提出并说明其意义、目的、要求、主要内容、工作难点及实施应具备的条件,经各分院毕业设计领导小组讨论审定后,报分管院长批准。
7.学生在外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可由外单位拟定课题,但审题工作须由系按上述要求进行。
选题、审题工作应于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前一学期内完成并落实到学生,以便学生及早考虑和准备。
同时各分院将课题、指导教师及学生的安排情况汇总,于毕业论文(设计)开始前报教务处教务科备案。
课题一经审定,指导教师原则上不得随意更改,如确需变更,须提出书面报告说明变更原因,经系主任同意,并报分管院长批准后方可执行。
三、毕业论文(设计)的成果形式1.查阅文献(含教师的推荐文献)10篇以上(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一篇),要在论文的参考文献中体现。
2.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须单独装订。
3.各类课题的具体要求(1) 工程设计类:机械类专业的学生至少要独立完成A0图纸2张,相当于2.5张零号图纸(2) 计算机软件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独立完成一个有足够工作量的应用软件或较大软件中的一个模块。
并提交程序软盘和源程序清单、软件设计及使用说明书、软件测试分析报告等。
(3)经济管理类: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毕业论文可以是理论性论文、应用软件或调查报告。
其论文形式不能是一些文献资料的简单、机械地堆砌,而应是一个有内在联系的统一体;论点要正确,要有足够的论据支持论点;要有必要的数据资料及相应的分析;应用软件应有足够的编程工作量;理论、观点、概念表达要准确、清晰,并应有一定的新意。
(4) 实验研究类:以实验或试验为主的课题,论文中应有实验数据、测试结果、数据分析意见与结论,并有改进实验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建议。
在完成上述各类课题的基本要求后,鼓励各专业学生对课题进行进一步开发研究,培养自身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四、对指导教师的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每个指导教师应对整个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
1.指导教师应由讲师或讲师以上职称有一定实践、教学经验的人员担任。
初级职称人员一般不独立指导毕业论文(设计),但可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协助指导教师工作。
指导教师由系安排,经分院分管院长审查后批准。
2.学生在校外做毕业论文(设计),必要时可由系聘请相当于讲师(含讲师)以上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指导,但应由本专业讲师或相当职称及以上人员负责,掌握要求、进度,协调有关问题。
3. 为确保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讲师及讲师以上职称的指导教师每学年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学生数不多于10人;工作年限满3年的专业课助教与指导教师联合指导的,每学年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学生数不多于12人;4.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时间每天不少于1小时。
5.指导教师应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学生。
应始终坚持把对学生的培养放在第一位,不允许出现放任自流或把学生单纯当作劳动力使用而忽视培养的现象。
6.指导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应着重启发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7.指导教师的具体职责:(1) 审定学生拟定的开题报告,批改译文及外文摘要。
(2) 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及时进行答疑与指导。
(3) 检查学生的出勤情况,关注学生在工作场所的举止。
(4) 指导学生正确撰写毕业论文(设计)。
(5) 毕业论文(设计)结束阶段,按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化要求(见附件)检查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预审。
(6) 根据学生的工作能力、论文 (设计)质量及工作态度写出评语和评分。
(7) 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8) 收齐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资料、成果,审查合格后在资料袋上列出清单,并在答辩前交系验收。
五、对学生的要求1.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勤于实践,同学间团结协作、相互关心,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
2.尊敬师长,虚心接受教师及有关技术人员的检查和指导。
3.独立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别人的成果。
对抄袭者,毕业论文(设计)作不及格处理。
4.严格遵守纪律,在指导教师指定的地点进行毕业论文(设计)。
因事、因病需离岗,应事先向指导教师和班主任请假,否则按旷课处理。
凡随机抽查三次不到者,总评分降低一级。
累计旷课时间达到或超过全过程1/4者,取消答辩资格,按不及格处理。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不及格者不得毕业,只发给结业证书。
若学生自愿缴费重修,可及时提出申请,经系主任批准,报教务处办理重修手续,并安排在下一届毕业论文(设计)期间进行。
5.节约材料,爱护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实验室有关规章制度。
为确保安全,离开工作现场时必须及时关闭电源、水源。
6.热爱劳动,及时打扫卫生,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7.毕业论文(设计)必须符合规范化要求(见“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模板”),否则不能取得答辩资格。
8.毕业论文(设计)成果、资料应及时交指导教师收存,学生不得擅自带离学校。
经指导教师推荐可作为论文发表。
六、答辩1.毕业论文(设计)完成以后,各系应按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要求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后方能进行答辩。
每个毕业生都必须进行答辩。
2.各分院要成立答辩委员会,其成员至少由一名分院领导及相关系主任组成。
答辩委员会下设若干答辩小组,每组人数以3~5名为宜,成员可以是本专业或本系教师,也可以是其它分院教师及外聘教师,请校外人员参加,须事先经校领导批准。
3.毕业论文(设计)应由答辩小组一名或一名以上教师(指导教师不担任所指导学生的论文评阅教师和答辩教师)详细评阅,及时写出书面评阅意见,并根据课题涉及的内容和要求,以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主,准备好不同难度的问题,拟在答辩中提问选用。
4.答辩时间控制在:学生讲解10~15分钟,教师提问及学生答辩10~15分钟。
5.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评定须经学生本人申请,各系指导教师或评阅教师推荐,在全院范围内进行大组答辩,根据答辩情况确定学生成绩。
6.学院教务处、督导组可视毕业论文(设计)过程检查情况,组织全校典型和公开答辩。
七、成绩评定1.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应以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业务水平、工作态度、论文(设计)和图纸、实物的质量以及答辩情况为依据。
2.毕业论文(设计)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成绩的评定采用三级评分制,由指导教师(占40%)、评阅教师(占20%)和答辩组(占40%)分别评定成绩(其中答辩成绩由无记名投票确定),再分别折算后求和。
3.成绩的评定必须坚持标准,从严要求。
“优秀”的比例一般掌握在15%左右,严格区分“良好”、“中等”与“及格”的界限,对工作态度差、达不到毕业设计要求的学生,应评为“不及格”。
4.评分标准:优秀:能圆满地完成课题任务,并在某些方面有独特的见解或创新,其成果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论文(设计)内容完整、论证详尽、计算正确、层次分明;论文书写规范,图纸符合要求且质量高;完成的软、硬件达到甚至优于规定的性能指标要求;独立工作能力强,工作态度认真,作风严谨;答辩时概念清楚,回答问题正确。
良好:能较好地完成课题任务;论文(设计)完整,计算及论证基本正确;论文书写较规范,图纸符合要求且质量较高;完成的软、硬件基本达到规定性能指标要求;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工作态度认真,作风严谨;答辩时概念较清楚,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中等:完成课题任务;论文(设计)内容基本完整,计算及论证无原则性错误;论文的书写规范,图纸质量一般;完成的软、硬件尚能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要求;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工作表现较好;答辩时能回答所提出的主要问题,且基本正确。
及格:基本完成课题任务;论文(设计)质量一般,无大的原则性错误;论文的书写不够规范,图纸不够完整;完成的软、硬件性能较差;答辩时讲述不够清楚,对任务涉及的问题基本上能够回答,虽有错误,但不是重大原则性错误。
不及格:没有完成课题任务;论文(设计)中有重大原则性错误;说明书、图纸质量较差;完成的软硬件性能差;答辩时概念不清。
5.各分院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在全部评出后,经系主任批准,各分院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审定,报教务处教务科备案。
个别成绩评定超出控制比例的应说明原因,并经教务处认可,校毕业设计检查组将对其重点检查。
八、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一)结构及其内容1、封面:封面上要写明论文题目、学生所学专业(包括年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姓名、评阅教师姓名和论文完成日期。
2、题目: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
3、论文摘要:每篇论文的正文前应有论文摘要,概括论文的中心论题、基本观点、方法和结论。
中文摘要在300汉字以内,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基本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