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第四章
峨 眉 山 乐 山 大 佛
武 夷 山
小 结
三、旅游资源的特点
1、多样性
从旅游资源的定义看,旅游资源是一个内涵非 常广泛的集合概念,即任何能够造就对旅游者 具有吸引力环境的事物皆可成为旅游资源。
从旅游资源的表现形式上看,它可以是自然事 物,可以是人文事物,还可以是社会事物;既 可以是历史留存下来的事物,也可以是当代人 造的事物;既可以是有形的事物,也可以是无 形的事物。
①宜人气候 ②天象奇观 ③冰雪景观
雾凇:又称树挂, 是在潮湿低温天气 条件下,雾气在低 于0℃的附着物上 凝华而成的白色松 絮状冰粒,漫挂于 树丛,树林,似绽 开的繁盛而精致的 银花。
佛光:在空气潮湿,薄雾弥漫,天空晴朗无 风的早晚期间。当人背太阳而立,光线投射 到相对方向的云层雾墙上时,就可能出现围 绕人体的彩色光环。 峨眉宝光
从省会济南向南延伸约240公里、东西宽约350公里的范围内,这些被人们称为 崮的山,散落在山峰突兀,连绵不断、海拔400米 至600米之间的鲁中南群山之 中,著名的便有“七十二崮”。
广西“乐叶天坑”成因由于喀斯特地下溶洞坍塌所形成的凹坑。
火山与岩熔地貌
长白山五大连池
喀斯特溶洞
重 庆 武 隆 芙 蓉 洞
胜古迹,可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映生辉。
众多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更是闪烁着中国
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的光芒。
世界自然遗产
武 陵 源
九 寨 沟
黄 龙
世界文化遗产
敦 煌 石 窟
秦 始 皇 陵 及 兵 马 俑
布 达 拉 宫
丽 江 古 城
青 城 山
都 江 堰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泰 山
黄 山
彝 族
苗族
中国的春节
傣族泼水节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彝族的火把节
土 楼
吊脚楼
热 情 好 客 的 吐 鲁 番 人 民
归 纳
(三)其他旅游资源
其他旅游资源——泛指除上述两类旅游资源 以外其他属性的旅游资源。 主要包括分为以下几种:
经济建设成就:主要体现于城市建设、超大 型工程建设项目。 科技发展成就:如美国宇航中心、我国卫星 发射基地。
社会发展成就:如学校、幼儿园、养老院、 居民社区等。
目的地居民对待旅游者的友好和好客态度。
深
圳
浦 东 世 纪 大 道
广 州 会 展 中 心
三 峡 工 程
西 昌 卫 星 发 射 基 地
中 山 大 学
中国是一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
拥有壮丽的山,秀丽的江、泉、瀑,雄伟的
古代建筑艺术,奇特的动植物和数不尽的名
蜃景
蜃景:稳定 的晴空,主 要出现在海 湾、沙漠、 和山岳顶部, 太阳光线经 远距离折射, 将远处景物 显现在空中 或海面上空 的一种幻景。
2006年10月12日上午8:00--9:00,在蓬莱阁北部、长山列岛 西部海域出现了极为罕见的海市奇观
流 星 雨
黄 果 树 瀑 布
九 寨 沟
泰山日出
5、可创新性
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的兴趣、需要以 及社会时尚潮流也在发生变化,这使得 人造旅游资源的创新成为必要和可能。 在传统旅游资源匮乏的地区,当地为了 发展旅游业,也可能会凭借自己的经济 实力人为地创造一些旅游资源。
深圳的锦绣中华微缩景区占地30万平方米,
汇集了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是世界 上面积最大的实景微缩景区,景区的80多个景点 按中国版图位置分布。它集中反映了中国多民族 国家风格迥异的建筑、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成 为中外游客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旅游的窗口。
旅游资源的价值越高,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 越大,旅游业就越容易发展,旅游目的地的 旅游收益也就越大。
2、如何衡量旅游资源的价值
旅游资源的根本价值在于其对旅游市场的吸 引力。
衡量旅游资源价值的标准——吸引来访旅游 者的数量。
3、旅游资源价值的决定因素
质量——指该项游资源自身的特色,即与众 不同之处。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作用的情况下,一项旅游 资源自身特色越突出或独特性程度越大,其 价值也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必须是已为人们所知晓或认识到的质量,特 别是已被客源市场所了解或认识到的质量。
对于潜在旅游资源,人们必须根据其目前接待条 件的欠缺状况进行必要的初始开发和建设,否则 便无法使其旅游吸引力得到有效地发挥。 举例:九寨沟、乌镇(1991年被评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
1999年开始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 )
现 实
九 寨 沟 餐 厅
九 寨 沟 国 际 大 酒 店
黄山云海
( 可溶性的沉积岩,在以水的溶解为主的内外力作用下所形成的 华 岩 特殊地貌类型。 蓥 溶 岩溶地貌(黄龙五彩池) 山 地 石 貌 林 )
岩溶地貌
红色砂岩长期风化、流水侵蚀,沿垂直节理发育形成美丽奇 特的丹霞地貌 。以中国广东省北部丹霞山最为典型,故得名。
山东“岱崮地貌”成因主要是古生代寒武纪灰岩经受了强烈的地壳切割和抬升运 动,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区经过浸蚀、溶蚀、重力崩塌和风化等多种动力作用, 形成了现在外表呈圆形、山顶平展、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以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 的崮,多呈驼、帽、桌和鸡冠等形态。像是戴着平顶帽子的山头。
第四章
旅游资源
天 安
门
九 寨
沟
八 达
岭
故 宫
黄
山
桂
林 山 水
东 方 明
珠
颐
和 园
张
家 界
西
湖
夏
威 夷
马 尔
代 夫
金
字 塔
阿 尔 卑 斯 山
自 由 女 神 像
矗立在美国纽约市海港内的自由岛的哈德逊河口附近,被誉为美国的象征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之 一。现代旅游学研究把旅游者看成是旅游活 动的主体,把旅游资源看成是旅游活动的客 体。
2、吸引力的定向性 即同样一种旅游资源,对某些旅游者可 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对另外一些旅 游者则可能完全没有吸引力。
3、垄断性 由于大多数旅游资源(历史文化遗产和 自然遗产)都具有地理位置上不可移动 性的特点,很多旅游学者往往称旅游资 源为垄断性资源。
4、易损性
同传统的物产资源使用情况相比较,旅 游资源属于非消耗性资源,只要管理和 利用得当,是可以用之不竭的。 管理和利用得当这个前提在现实中往往 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和实现。如果旅游 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对其旅游资源利用和 保护不当,是很容易使其遭到破坏的。
重 要 性
四、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及价值决定
1、旅游资源的重要性
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也是一个国家 或地区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 件。如果没有旅游资源,旅游者便不会被吸 引前来访问;没有旅游者前来访问,旅游业 也就无法生存。
从经济意义上看,旅游资源会给旅游目的地 带来一种纯经济剩余,即旅游资源所带来的 旅游业收入在扣除开发和经营成本之后所剩 余下来的纯收益。
小 结
第 二 节 旅 游 资 源 的 开 发
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
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旅游资源开发的步骤
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保 护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
旅游资源开发指人们为了发挥、改善和
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而致力从事的开
拓和建设活动。
必 要 性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潜在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开发的对象
风蚀地貌(甘肃敦煌 冰川与冰川地貌景 雅丹地貌) 观(喀纳斯湖)
山 形 温 泉
人 文
(二)人文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以社会文化事物为吸引力 本源的旅游资源。
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历史文物古迹:如历史建筑、文明遗迹、宗教 庙宇和寺院等。 民族文化及有关场所:如博物馆、美术馆、纪 念馆、藏书馆、民俗展览和表演馆等。 有影响的国际性体育和文化盛事:如奥运会、 世界杯足球赛、国际电影节、国际美食节等。 现代人造游乐场所或人造景观:如主体公园。
现实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开发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发挥、改 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使其成为能 够为来访旅游者提供满意旅游经历的旅游 对象物。
旅游资源开发的最终目的是将其潜在的资 源优势转化成为现实的经济功能。 步
骤
潜在的旅游资源——指那些其本身可能具有某种 能够令人感兴趣的特色,但由于不具备交通条件 和其他接待条件,加之可能尚不大为外人所知, 目前还无法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的吸引因素。
其 他
1、埃及的金字塔; 2、万里长城; 3、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4、罗马大斗兽场; 5、亚历山大地下陵墓(利比亚); 6、索菲亚大教堂或索菲亚圣殿(土耳其); 7、印度泰姬•玛哈尔陵。
包括节会庆典与民间歌舞(北京龙潭庙会、傣 族泼水节、壮族三月三歌节、青岛啤酒节、慕尼黑 啤酒节)、民居建筑(福建客家土楼、陕北黄土窑 洞、湘西土家族吊脚楼、新疆哈萨克毡房、蒙古 包)、民族服饰、生活习俗与风味饮食、民族工艺 与民间艺术(苗族蜡染与刺绣、壮锦、杨柳青年画、 潍坊风筝)
世界遗产(中国篇)组图欣赏
特 点
地文景观类(16景型)
水文景观类(7景型) 自然景系 气候生物景观类(13景型) 其他自然景类(1景型) 历史遗产景类(21景型)
现代人文吸引物景类(21)
旅游资源系统 人文景系 抽象人文吸引物景类(7) 其他人文景类(1景型) 旅游服务景类(7景型)
服务景系
其他服务景类(1景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