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联网体系结构研究22

物联网体系结构研究22


物联网五层体系结构各层关键技术和应用
感知层 传输层 处理层 应用层 业务层
传感技术 RFID技术 2-D条形码 GPS 3G 无线上网 蓝牙 ZIGBEE UMB 红外技术
数据库,智能处理,云计算,普适计算 智能交通 物流管理 身份认证 基于位置的服务
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Thank you!
22
Application Transport Internet
Network Interface
包含所有的高层协议 提供应用程序间的通信
负责不同网络间的通信 各种通信网络与TCP/IP之间 的接口
四、互联网网络和电信管理网络体系结构
电信管理网络体系结构逻辑分层结构(LLA)
网元层(Network Element layer) 网元管理层(Network Element Management layer) 网络管理层(Network Management layer) 业务管理层(Service Management layer) 事务管理层(Business Management layer)
二. 物联网的背景和发展
Ⅰ 2009年1月28日,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这
一概念,建议奥巴马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当年,美国将新 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2009年2月24日2009IBM论坛上, 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钱大群.公布了名为“智慧的地球”的最新策略。 IBM认为,IT产业下一阶段的任务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 行各业之中。
Ⅱ 1999年,中科院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建
立了一些适用的传感网。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 提出了,“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
二. 物联网的背景和发展
2005年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 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引用了“物联 网”的概念。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 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
四、互联网网络和电信管理网络体系结构
电信管理网络体系结构逻辑分层结构(LLA)
事务管理层 业务管理层 网络管理层 网元管理层
网元层
BM-OSF SM-OSF NM-OSF EM-OSF
NEF
五、物联网新的体系结构
物联网五层体系结构及其作用
业务层
业务层是物联网的管理员一样,包括管理应用程 序,相关的商业模式和其他业务。
一. 什么是物联网
⒉欧盟对物联网的定义
2009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物联网与企业环境中欧研讨会”上,欧盟 委员会信息和社会媒体司RFID部门负责人Lorent Ferderix博士给出了欧盟 对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是一个动态的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它具有基于标准和互操作通信 协议的自组织能力,其中物理的和虚拟的“物”具有身份标识、物理属性、 虚拟的特性和智能的接口,并与信息网络无缝整合。物联网将与媒体互联 网、服务互联网和企业互联网一道,构成未来互联网。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0.1620.10.16Friday, October 16,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9:37:5909:37:5909:3710/16/2020 9:37:59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0.1609:37:5909:37Oc t-2016- Oct-20
2009年11月: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向首都科技界发表了题为《让科 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指示要首力突破物联网、传感网关键技 术,物联网产业随即被列入国家五大新兴产业之一。
2009年11月: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在无锡成立。 2010年1月: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在江苏软件外包园落户 2010年1月:江苏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获批为国家电子信息 (物联网)示范基地。
物联网体系结构
The architecture of internet of things
物联网
物联网简介 物联网的背景和发展 物联网当前体系结构 互联网和通信管理网络体系结构 物联网新的体系结构
一. 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 “IOT,Internet of Things” 。
由名称可见,物联网就是 “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0.162020年10月 16日星 期五9时37分59秒20.10.16
谢谢大家!
一是互联网特征,即对需要联网的物一定要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互联网 络;
二是识别与通信特征,即纳入物联网的“物”一定要具备自动识别与物 物通信(M2M)的功能;
三是智能化特征,即网络系统应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 点。
二. 物联网的背景和发展
1999年
2009年
2005年
大发展
兴起
诞生
二. 物联网的背景和发展
1999年
Ⅰ 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上首先提出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这个概念。提出了结合物品编码、RFID和互联网技术 的解决方案。当时基于互联网、RFID技术、EPC标准,在计算机互联网的 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等,构造了一个实现全球 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物联网)。
②网络层由各种私有网络、互联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
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相当于人的神经中枢和大脑,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 层获取的信息。
③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包括人、组织和其他系统)的接口,它与行
业需求结合,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
四、互联网网络和电信管理网络体系结构
TCP/IP 体系结构
应用层
在处理层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处理过程层,并使物 联网的发展广应用
处理层 传输层 感知层
处理层主要存储,分析和处理从传输层接收到的 对象的信息
负责传导通过各种网络的加工中心从感知层接收 到的数据
通过各种传感器感知对象的物理性质并转换为数 字信号,这些信息这是更方便的网络传输。
五、物联网新的体系结构
目前对物联网也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定义,但从物联网本质上看,物 联网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聚合性应用与技术提升, 将各种感知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聚合与集成应用, 使人与物智慧对话,创造一个智慧的世界。
物联网技术被称为是信息产业的第三次革命性创新。物联网的本质概括 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二. 物联网的背景和发展
Ⅱ 2009年8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无锡微纳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视
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表示中国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并提出 要在无锡建设“感知中国”中心。
2009年9月:我国物联网标准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 提交的多项标准提案被采纳。
2009年9月:南京邮电大学成立全国高校首家物联网研究院、物联网学 院。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9时37分59秒 上午9时37分09:37:5920.10.16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0.1620.10.1609:3709:37:5909:37:59Oc t-20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0年10月16日 星期五9时37分 59秒Fr iday, October 16, 2020
三. 物联网当前体系结构
三. 物联网当前体系结构
当前物联网结构体系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①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网关构成,包括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维码标签、RFID 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 GPS等感知终端。感知层的作用相当于人的眼耳鼻喉和皮肤等神经末梢, 它是物联网获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的来源,其主要功能是识别物体,采集 信息,并且将信息传递出去。
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 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射频识 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到更加广泛的 应用。
物联网概念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电信联盟2005 年以物联网 为标题的年度互联网报告。
2009年
一. 什么是物联网
⒈中国式物联网定义
物联网指的是将无处不在的末端设备和设施,包括具备“内在智能” 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楼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 统等、和“外在使能”的如贴上RFID(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的各种 资产、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等“智能化物件或动物”或“智能尘 埃,通过各种无线、有线的长距离和短距离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应用 大集成、以及基于云计算的SaaS营运等模式,在内网、专网或互联网环境 下,采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 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 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等管理和服务功能, 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TCP/IP是Internet 上使用的协议簇,它并不是OSI标准,但随 着Internet的发展和影响的不断扩大,Internet技术已成为公认的工 业标准或“实际标准”,并有专家为它“追加”定义了体系结构参 考模型。
通常,我们提到TCP/IP,并不是指TCP和IP这两个具体的协议, 而往往是表示Internet体系结构或是指整个的TCP/IP协议簇(有时 也称为TCP/IP协议栈)。
四、互联网网络和电信管理网络体系结构
TCP/IP中常用网络通信协议简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