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智慧的美丽虹莲那天晚上看王小丫的《开心辞典》,我流了泪。
这不是一个煽情的节目,大凡不再爱琼瑶阿姨和金庸大侠的人才会喜欢,因为有一种真实和聪明在里面,还有那份期待和紧张。
是那个人感动了我。
他的家庭梦想都是为别人,几乎没有自己一件东西。
他有个妹妹在加拿大,妹妹有电脑没有打印机,于是他想得到一台打印机给远在加拿大的妹妹。
王小丫问,那你怎么给妹妹送去?他说,我再要两张去加拿大的往返机票啊,让我的父母去送,他们想女儿了。
听到这,我就有些感动,作为儿子,他是孝顺的,作为兄长,他是体贴的,这是多好的一个男人啊。
主持人也很感动,她问,那你为什么还要一台电脑给你父母?他说,因为父母很想念远在万里之外的妹妹,所以,他要给他们一台电脑,让他们把邮件发给她,也让妹妹把思念寄回家。
这就是他的家庭梦想,几乎全为了家人。
主持人问,有把握吗?他笑着,当然。
因为要答十二道题,而每一道题几乎都至关重重,要达到顶点谈何容易?答到第六题时他显然很茫然,这时他使用了第一条热线,让现场观众帮助他。
结果他幸运地通过了,但他很平静,甚至有些沮丧。
主持人很奇怪,因为要是别的选手早就欢呼雀跃了,为什么他这样平静?他答:他觉得很不好意思,为什么那么多人都会这道问题而他不会。
这时我简直有点欣赏他了,这是何等冷静而自信的一个男人啊。
答题依然在继续,悬念也越来越大了,人们也越来越紧张。
到最后一题时,我手心里的汗几乎都出来了,好像我是那个盼着得到一台打印机、两张往返加拿大机票和一台电脑的人。
仅仅为了他的孝顺和对妹妹的宠爱,也应该让他答对吧。
最后一题出来了,居然是六选一。
而且是有关水资源的。
他静静地看着这道题,好久没有说话,他的父母也坐在台下,紧张地看着他,而主持人也好像恨不得生出特异功能把答案告诉他一样。
这时他使用了最后一条求助热线。
把电话打给了远在加拿大的妹妹。
电话接通了,他却久久不说话,对面的妹妹着急了,哥,快说呀,要不来不及了。
因为只有三十秒时间。
王小丫也着急了,快说吧,不要浪费时间了,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了!他沉默了一会,说了:妹妹,你想念咱爸咱妈吗?妹妹说,当然想。
坐在电视机前的我着急了,天啊,这是什么时候了怎么还儿女情长的,难道他要放弃自己最后的圆满吗?我几乎都要生气了,怎么有这样冷静的人啊?怎么还说这些没边没沿的话?他又说了,那让咱爸咱妈去看你好吗?妹妹说,那太好了,真的吗?他点头,很自信地:是的,你的愿望马上就能实现了。
然后时间到了,电话断了。
天啊,我一下子明白,这道题他根本就会,答案早就胸有成竹!他只是想给妹妹打个电话,只是想把成功的喜悦让妹妹分享!我的眼泪一下流了出来。
为他的智慧,为他超乎常人的冷静和美丽。
果然他轻轻地说出了答案,我看出了王小丫的感动和难言。
王小丫说,从来没有像你这样的选手。
是的,从来没有,像他一样的冷静和智慧,在最后的关头,在久久的沉默之后,给大家带来了满怀的喜悦。
而在台下的父母,眼角也悄悄地湿了。
我从来以为只有“情”是美丽的,比如爱情、亲情、朋友之情,从来没有想到,智慧也会如此美丽。
它让我们慢慢麻木的心灵,在这个美好而机智的晚上,轻舞飞扬。
请以《美丽的智慧》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记叙文,600字以上。
写作指导:美丽包含了善良,智慧就是真,把三者结合在一起,是个很好的命题。
【例文】美丽的智慧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平凡而卑微,却留下值得你学习一生的美丽的智慧。
——题记那是一个闷热的夏日,我快步穿梭于车水马龙之中,不耐烦地站在站牌下等公汽,刺眼的阳光从树叶罅隙间投下一块块光斑,热得发烫。
微风拂过,夹杂着一丝二胡的旋律,柔柔地飘到我的心里。
我循声望去,一个黑瘦的老人,轻闭着眼,端坐在树下,枯黄的双手娴熟地拉动着二胡,神情是那么的专注。
我不由得走上前去。
老人60来岁,旁边有一个破碗,我想,他大概是个乞丐吧。
所有人都来回回地打量着他,老人却一动不动,认真地拉着他的二胡,曲子是那么婉转动听,几乎所有人都被深深吸引。
最后乐音随着一声叹息而结束。
老人睁开眼睛,看了看周围的人群。
我以为他会说“行行好吧”之类的话,但他没有。
他微微动了动嘴唇,说:“还要再来一曲吗?”周围的人愣了,机械似地点了点头。
只见老人又闭上眼,双手抚好二胡,随着微风缓缓地开始拉动。
微风中,他佝偻着背,深陷的皱纹刻写着他的沧桑,仿佛诉说着一段凄凉,哀怨的往事,顿时周围鸦雀无声。
曲终,接着又响起,人们纷纷不约而同地拿出自己的钱小心地放到了那个破碗中。
我也一样,将一枚硬币放进了那个碗中,不一会儿碗就满了。
老人终于再次睁开了眼,他低头看了看碗,然后起身,又蹲下。
将钱一张一张地整理好,掸了掸上面的灰尘,欣慰地笑了,所有人都准备离开。
然而下一秒,大家都停下了步子,见老爷爷将整理好的钱小心翼翼地放到了另一个更破的碗中,随即拍了拍身后的人。
这时,我才震惊地发现,老爷爷身后一直躺着一个人,面容憔悴,肢体僵硬,如枯槁一般。
所有人恍然大悟,老人拉二胡不是再为自己乞钱,而是为了另一个和他素不相识的乞丐……不一会儿,另一个碗里又填满了。
末班车踽踽前行。
我原以为只有老人的琴声蕴含着智慧,然而他的善良,却更显得美丽。
是的,这才是最美丽的智慧,也是教给我人生的智慧。
夕阳中,我仿佛又听到那悠扬、婉转的二胡声,飘扬在城市的上空……【点评】题记扣合主题,人物肖像细节刻画细腻,精妙构思,巧用伏笔,与人豁然开朗。
文章将老人神情动作描写入微,字里行间透露出阳光般的温暖,使文章的主题自然而然升华到了较高的境界,双重的美丽智慧,展现人世间的光辉,卑微而平凡的美丽深入人心,沁透心脾。
结尾令人饱含期待与热情,言已尽,意犹未了。
美丽的智慧雨,丝丝滑落。
慧,巧从心生。
——题记前些日子的大雨,稀稀落落总是下个不停,对于喜爱阳光的我来说简直是个噩梦。
又下雨了,雨珠一滴滴拍打在我的身上。
我讨厌这初夏的雨,因为它带着春雨的柔和又夹杂着夏雨的喜怒无常。
我顶着这可恶的雨快步跑回家,恨不能快点摆脱这纠缠不清的雨滴。
家门前,一个老人撑着伞正细细地看着什么,似乎很陶醉。
我走近一看,原来是爷爷。
“这么大的雨,坐在外面干什么啊?快回去吧。
”我说道。
爷爷却纹丝不动,拿起他的茶壶,嘬一口,仔细品尝。
“雨有什么好看的?下个不停,真烦!”我嘟嚷着,不耐烦地在爷爷身边坐下。
雨依旧下着,稀稀疏疏的从天而降,一丝一丝的,仿佛有人用剪刀轻剪出来似的。
整个天空似一块冰无声地熔化。
爷爷看着雨,嘴中不住发出啧啧的响声。
“雨总是下,什么时候才能停啊?雨一点都不好看,只会让人心情更糟糕。
”我不停抱怨着。
“怎么会?你仔细看看这些雨,似精灵般落到地上,滋润着田地,从不奢求什么,只求为人们带来清凉。
多好的雨啊!爷爷小时候最喜欢在雨中嬉戏,那雨打在身上,多么畅快!换一种心情,孩子,雨真的很美!”“换一种心情,转变一种心态,雨真的很美!”我仔细瞧着,那雨丝轻落在地面上,点起了一小圈涟漪,无声滋润着每一处大地。
我站起身,任凭这雨打在身上,着实畅快!换一种心态,换一种心情,即便再厌恶的东西也会变得可爱。
我开始有点喜欢雨了——这大自然的精魄。
换一种心态,换一种心情,这生活中小小的智慧却孕育着如诗般的美丽。
生活固然布满艰辛和坎坷,换一种心态是不是就会注入苦中作乐的情趣呢?笑对人生,这美丽的智慧。
雨,依旧下着,丝丝入扣。
有一种美丽的智慧,此刻悄然从心底萌发……【点评】本文在谋篇布局方面算的上是一篇典范之作。
开篇反复渲染对雨的厌恶之情,铺垫到位,却无夺人眼球、喧宾夺主之感。
文中,巧借爷爷之口,点出生活中的智慧所在——换一种心情,转变一种心态。
水到渠成,恰到好处。
文末,作者在体悟这一份智慧的同时,自然而然的联想到生活中的艰辛坎坷,由此及彼,深化主题。
但也正因为行文过于典范,给人有造作之嫌,语言稍显生涩,流畅度不够,当然这也是学生在作文创作中摸索的必然,相信随着年岁的增长,写作的提升,这一问题也将得以消除。
美丽的智慧智慧是亲切的,它为走向黑暗的人指了一条光明的大道;智慧是公平的,它为勤奋苦学的人开拓一片翱翔的蓝天;智慧是友善的,它为徘徊低迷的人提供舒缓心田的一汪清泉;然而智慧更是美丽的,为人生打下了最靓丽的底色。
在我生命中有这样一个人,她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她总是不畏艰辛地哺育着我,而对于她,我会铭刻于心。
记得从小起,妈妈就教育我,让我尊敬长辈,对待事情不慌不忙,稳稳当当地前进。
虽然妈妈的话总在耳边响起,但犹如一阵风,刮过也就无影无踪。
直到有一天,一直处于前三甲的我一下子名落孙山,拖着疲惫而又失落的身躯回到家中,得知了实情的妈妈一脸平静,什么话也没有说,拉着我的手来到棉花地里,指着眼前的棉花问我:“两株棉花养分、材料都一样,你说我把其中一株掐掉顶端,哪株会长得更好?”我不假思索的回答:“没有被掐得长得好。
”妈妈默默转身离开,我对妈妈的做法十分不解,谈不上智慧,甚至还有些愚笨。
一星期过后,妈妈再次把我领到那片棉花地,我惊奇的发现被掐了顶部的棉花竟然长得十分茂盛,另一株则相反,除了海拔高之外什么也没有。
这时,妈妈又语重心长地说道:“儿子,妈妈并不是想责怪你什么,学习是自己的事,你要学会‘一步一个脚印’。
你看这株高棉花,被眼前的困惑迷住了双眼,只顾一个劲地长,肚子里却没有一粒种子。
你要学另一株,历经艰难,踏踏实实。
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成功!”听完妈妈的话,我心头一震。
望着妈妈那双充满期待的双眼,我的心如刀割……从那以后,我按照妈妈的话,踏实、平和、勇敢地去做。
终于经过一星期的奋斗,我又重归“王座”。
老师让我发表感想,我说:“是妈妈的智慧帮助了我,她教会了我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每件事情,感谢妈妈!”教诲如石,敲出星星之火;教诲如火,点燃熄灭的灯;教诲如灯,照亮夜行的路。
感谢母亲,用美丽的智慧引领我走向成功。
【点评】全文选材新颖,两株棉花,一株掐掉了顶端,哪一株会长得更好?这一朴实的问题揭示的却是最震撼人心的答案——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低谷。
别具新意的选材,使文章增色不少,也使该文从大量选材平庸的考试作文中脱颖而出。
但开篇、结尾过于程式化,套路化,连续使用的排比,非但没有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反有多余之嫌。
这也再次说明了作文创作在于我口诉我心,我笔写我意,大量套用或是堆砌佳句只能适得其反。
美丽的智慧躺在床上的我感到劳累,但心中仍然浮现着父亲的笑脸,我不禁对父亲的智慧感到敬佩与感谢。
生活中难免会碰到一些坎坷与障碍,正如我,每天晚上挑灯夜战,疲惫不堪,但我却夜夜失眠。
这失眠的痛,又有谁能够体会……黑暗里,辗转反侧的我难以入眠,习惯两眼望空,任由无奈与寂寞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咆哮,咆哮。
远处只有一两盏白得耀眼的灯与我为伴,但又好象在嘲笑我的孤单。
处于叛逆期的我不愿向家长倾诉,尽管彻夜未眠,也硬撑着劳累的眼皮和疲倦的心。
可就在那一天,我却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