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学习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学习

答案:D
✓ 课堂练习
王老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首先设法影响整个班集体的氛 围,然后再去影响单个学生的发展,最后再通过整个班集 体和教师的影响来促进学生的发展。由此可知,王老师运 用的班级管理模式是( )。
A.班级集中管理模式 C.班级目标管理模式
B.班级平行管理模式 D.班级民主管理模式
答案:B
✓ 课堂练习
✓ 3.4 课外活动
四、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A.群众性活动:
B.小组活动:
1.报告、讲座
1.学科小组
2.集会
2.技术小组
3.比赛
3.艺术小组
4.参观、旅行
4.体育小组
5.公益活动
C.个人活动
✓ 3.4 课外活动
五、课外活动指导 1.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活动要丰富多彩,有吸引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小学班主任主要工作: 5.班会活动 (1)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 (2)培养优良班集体的重要方法 (3)养成学生活动能力的基本途经
思考:如何组织一场优秀的班会?
✓ 3.2 班主任工作概述
小学班主任主要工作: 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1)统一各科任课老师的影响 (2)统一学校领导的影响 (3)统一班委会的教育影响 (4)统一少先队的影响 (5)统一家庭的教育影响 (6)统一社会的教育影响
B.班集体 D.班委
答案:A
✓ 课堂练习
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 )。
A.自愿性 C.规范性
B.强制性 D.随意性
答案:A
✓ 课堂练习
某小学为弘扬民族文化,围绕“中国风“,组织学生在课 外开展书法练习、风筝制作、中国结编织等活动。这属于 ()
A.学科活动 C.游戏活动
B.科技活动 D.主题活动
答案:D
✓ 3.4 课外活动
一、含义与特点 1.含义: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以外,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的对学生进行的教育活动。 2.与课堂教学的关系:课外教育工作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 也可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课外活动的特点 (1)自愿选择性 (2)灵活多样性 (3)自主性 (4)实践性 (5)综合型
✓ 课堂练习
(2)试述“破窗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
解析:“破窗理论”对班级日常管理有非常重要的启示。首先,班主任要从 班级文化建设入手,塑造良好的班级氛围,陶冶学生性情,净化学生心灵 ,培养学生美德。其次,班主任要注重用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及时制止 学生出现的个别不良行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不良行为出 现而没有被制止,就像汽车被打破车窗,会暗示和诱导更多的人做出进一 步的破坏,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警惕并及时修补“破窗”。
✓ 3.5 班级活动的原则
一、班级活动的原则(背)P137 1.教育性原则 2.针对性原则 3.自主性原则 4.多样性原则 5.计划性原则 6.易操作性原则
✓ 3.5 班级活动的途径
二、组织班级活动的途径(背)P137 1.设置多样化小组,让学生自主参加 2.设置多种岗位,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3.定期变换角色,让学生体验成就感 4.开展富有创新特色的班级主题活动
✓ 3.3 班队活动
二、少先队活动 1.少先队活动的作用和特点 2.少先队活动的主题和类型 3.少先队活动的方案设计(6方面) (1)新——内容新,形式新 (2)活——活动要活泼、生动、童趣 (3)深——活动有深度、意境 (4)实——注重实效性 (5)小——角度、出发点要小 (6)美——活动有美感、吸引力
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处理这场冲突事件的方法。
✓ 课堂练习
解析:这起学生冲突事件处理的效果比较好,其原因在于: ①解决问题的速度快; ②学生认识自身行为的深刻程度较好; ③把矛盾交给矛盾发生的主体双方自己解决,培养了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处理学生冲突事件中的角色不是一个仲裁者,而应该是一个指导 者,让他们自己去面对矛盾,面对由此带来的后果,反省自己在事件中所 要承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从根 本上减少冲突的发生。
✓ 课堂练习
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于( )。
A.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B.民主管理 D.常规管理
答案:D
✓ 课堂练习
以下关于活动课程主要属性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和需要来设置课程 B.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 C.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和特点来组织课程 D.活动课程即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
3.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1)组建阶段 (2)形核阶段 (3)发展阶段 (4)成熟阶段
✓ 3.1 班级管理
一、班级与班集体 4.班集体的培养方法(背)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形成正确的班风(措施P122) (6)引导非正式群体成为班集体的积极力量
第三章 班级管理
✓ 3.1 班级管理
一、班级与班集体 1.含义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现代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教育 形态。
班集体(班级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 接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 3.1 班级管理
2.班集体的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 (2)一定的组织结构和领导核心 (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4)成员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 3.1 班级管理
三、班级管理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 (2)全面管理原则 (3)自主参与原则 (4)教管结合原则 (5)全员激励原则 (6)平行管理原则
四、班级管理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 (2)目标管理法 (3)情境感染法 (4)规范制约法 (5)舆论影响法 (6)心理疏导法 (7)行为训练法
✓ 课堂练习
材料题: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有趣的试验: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 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一辆完好地停放在一个中产阶级集聚的街区, 另一辆则摘掉车牌、打开顶棚,停放在相对杂乱的街区。结果发现停放在 中产阶级集聚街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还完好无损,而打开顶棚的那一 辆,不到一天就被偷走了。于是,该研究者把完好无损的那辆汽车敲碎一 块玻璃。结果发现,刚过了几个小时,这辆汽车就不见了。因此,有研究 者以该试验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破窗理论”。
✓ 课后作业
简答题
1、简述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2、一个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特征? 3、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4、班主任要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应注意哪些方面?
✓ 3.5 班级活动的途径
三、小学班级活动的方法 1.活动选题 2.制定活动计划 3.准备工作 4.班级活动展示 5.班级活动实施 6.班级活动总结
✓ 3.6 教育资源的协调
一、家校合作 1.家校合作的类型 按角色:家长学校、家长小包、家庭咨询教育等 按层次:家长会(低)制作教具募集资金(中) 按目的:教育问题、子女问题等 2.家校合作的途径 (1)家长教育 (2)家长仿校 (3)书面沟通 (4)家庭访问 (5)家长委员会
答案:D
✓ 课堂练习
材料题:一天中午,一批孩子正在操场上打篮球,战况“激烈”。学生Z和学 生C从人群中冲了出来,两人拳脚相加,气势凶猛,我见这阵势,就停在十 几米外的地方用冷眼瞅着他俩。大概Z同学也看到了我的神态,就慢慢地停 止了他愤怒的“咆哮”。待他俩过来,我默默地看着他俩,直到他们都低下 了头,于是我开始说话:“瞧你俩刚才的样子,好像恨不得把对方吃了!要 不要我在全校同学面前安排一次表演赛呀?”两位同学把头埋得更低了,红 着脸说“不要”。我看火候已到,就问他们:“打球时发生碰撞、发生吃亏便 宜的事是很正常的,不至于大打出手,有失球星风度,更在同学们面前丢 尽面子!我现在不追究谁对谁错,只想问一句,这件事是你们自己处理呢 ,还是我来处理?”他们互相看了看,说:“自己处理。”于是我让他们商量 处理的办法,商量好了再向我汇报。五分钟后,他俩握手言归于好。整个 事情的处理用了不到20分钟的时间。
孙老师在自己的班里设置了这样一种制度:每天哪位同学 能够帮助其他同学的话就可以领取一个卡片,卡片积攒到 一定数量后可以找老师兑换自己喜欢的东西,孙老师运用 的方法是( )
A.强化法 C.消退法
B.代币奖励法 D.系统脱敏法
答案:B
✓ 课堂练习
学校管理的基层组织、基本的教育单位是指( )。
A.班级 C.兴趣小组
✓ 3.1 班级管理
二、班级管理 1.班级管理的内容 (1)班级组织建设(组织机构+规范体系) (2)班级日常管理(思想、纪律、学习等) (3)班级活动管理 (4)班级教育力量管理(学校、家庭、社会)
✓ 3.1 班级管理
二、班级管理 2.班级管理的功能 P123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3.班级管理模式 (1)常规管理 (2)平行管理 (3)民主管理 (4)目标管理
✓ 课堂练习
班主任李老师常常与学生协育处理各项班级事务,并鼓励 学生积极参与对话互动交流,敢于质疑,这种班级管理方式 属于( )
A.专制型 C.放任型
B.民主型 D.对抗型
答案:B
✓ 课堂练习
小学生轮流值日负责班级卫生扫除,它属于( )
A.志愿服务劳动 C.勤工俭学劳动
B.社会公益劳动 D.自我服务劳动
✓ 3.2 班主任工作概述
小学班主任主要工作: 7.操行评定(步骤): (1)学生自评 (2)小组评议 (3)班主任评价 (4)信息反馈 班主任撰写操行评语时的注意事项: (1)全面了解,实事求是,突出重点; (2)针对性强,写出个性,语言精练; (3)积极鼓励,包含期待。
✓ 3.3 班队活动
一、班会活动 1.常规班会;2.生活会 3.主题班会(类型): (1)按活动类型: 体验型、讨论型、表演型、叙事型、综合型 (2)按主题划分: 日常、节日、政治、阶段性、偶发事件 组织班会须注意: (1)主题明确 (2)立足本班实际,有针对性 (3)班会以学生为主,教师不包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