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保证体系与控制措施

质量保证体系与控制措施

质量保证体系与控制措施1 质量目标、体系及制度1.1 质量目标◆根据国家施工验收规定、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及中石化相关规定、标准,本维修工程质量符合上述规定中的合格标准。

◆其他要求:竣工检测评估时,按照《港口水工建筑物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JTJ 302-2006)要求修复后码头的结构安全性评估达到A级,耐久性及使用性评估达到B级以上。

1.2工程验收及质量评定标准本维修加固工程的T梁防腐等港口常规水工建筑物的验收标准按部颁《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 257-2008)、《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550-2010)执行。

1)一般规定(1)施工前应进行主要材料的性能检验,检验合格方可进行施工。

(2)现场使用的主要材料应按设计和施工要求进行抽样检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3)工程验收资料应包含下列内容:①委托任务书及维修加固过程有关协议文件;②维修加固设计文件和设计变更文件;③各种主要修补材料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和现场检验文件;④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纪录;⑤经确认的各道工序施工检查记录;⑥施工图纸和竣工报告;⑦维护管理建议;⑧监理工作总结报告。

2)混凝土结构破损修补检验验收(1)修补完成后可采用目测、敲击等方法进行外观检验,构件修补连接处应结合紧密,发现有缝隙、夹层和空腔等修补缺陷时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2)采用灌浆法进行修补的构件。

修补效果可采用浅层取芯法或超声波进行检验。

3)粘贴碳纤维加固检验验收(1)粘贴碳纤维加固可采用目测或用放大镜对接头进行外观检验,外观应平整且不得有裂纹、鼓泡。

(2)碳纤维复合材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质量可用锤击法或其他有效方法进行检查。

按检查结果确认的总有效粘结面积不应小于总粘结面积的95%。

(3)碳纤维复合材与基材混凝土的正拉粘结强度,必须进行见证抽样检验。

其检验结果应符合施工说明规定的合格指标要求。

4)粘贴钢板加固检验验收本工程维修构件的粘钢质量采用非破损检验。

主要检验内容有:①钢板边缘溢胶色泽,硬化程度;②以小锤敲击钢板检验钢板的有效粘结面积,从声音判断粘贴固化效果,锚固区有效粘结面积不应小于90%,否则粘贴无效,应采用压力灌入粘贴胶浆充满空鼓位置,严重处应剥下重新粘贴。

1.2 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见下页图。

1.3 质量保证制度1.3.1 质量责任制项目部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设立专职质检员,制定各级质量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以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来确保质量目标。

树立“工程质量重如泰山”、“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

1.3.2 技术交底制度坚持以技术进步来保证施工质量的原则。

每个工种、每道工序施工前组织进行各级技术交底,包括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施工员的技术交底,施工员对班组长的技术交底、班组长对疏浚班组的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存档备查。

1.3.3 过程三检制度实行并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自检要作文字记录。

在此基础上,报监理工程师、业主进行复核、检查并办理书面认可手续。

1.3.4 质量否决制度对不合格分项必须返工,直至合格为止。

1.3.5 质量奖罚制度按“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对各疏浚班组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和追踪管理,采取质量与经济挂钩的奖罚制度,质量优者重奖,质量劣者重罚直至退场。

1.3.6 工程质量检查制度项目经理组织质量周检,施工员、质检员负责质量日查日纠,公司质量主管部门组织质量月检,各种检查做到有记录,有整改通知,有整改记录,有罚款依据。

2 在码头不停产施工的情况下,质量保证措施。

2.1 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建立项目部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任副组长,成员由质量管理、技术、试验、物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工程队队长、质量管理组成员组成。

2.2 质量保证措施本工程质量管理采用按照ISO 9001:2000标准要求,执行我司《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YNLG/QA-B-01-06),同时执行项目部编制的经我司总工程师批准的本工程的《质量计划》。

建立三级质量管理网络,完善的质量检查制度,实行各级岗位质量责任制,做到层层落实,层层分解,使工地每个员工都明确各自的质量责任。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并以技术、质检、试验检测和材料为主线,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层层定岗定人,落实岗位质量责任和质量奖惩制度;◆强化质量意识,把“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变为全体施工人员的自觉行动,严格按规范、标准作业,杜绝粗制滥造,奖优罚劣;◆加强工程质量检查工作,班组开展工序质量自检、互检和交接检查,充分发挥内部质量检查职能;◆加强技术管理,认真做好审核图纸、文件、变更设计、技术交底、测量放样、复核等工作,做好监测及质量验收评定,认真配合监理工程师员做好工程检查及验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技术规范以及报工程师批准的施工工艺细则施工,克服随意性;◆严格依照业主提供的设计图纸和文件、变更设计文件及技术规范,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和操作规程,并以此指导施工;◆按规定向驻地监理工程师提供月施工进度计划、报表、变更设计、计量支付等文件、资料。

2.3 关键部位质量控制措施2.3.1施工测量质量控制测量员负责建立控制网、标高控制点;采用2″精度的全站仪进行测量;高程以固定的水准点引测、控制。

严格执行测量复核制度,测量资料有计算人、复核人,确保工程位置及尺寸的准确。

2.3.2 混凝土表面涂装质量控制1)应按设计要求的涂装道数和涂膜厚度进行施工,随时用湿膜厚度仪检查涂层湿膜厚度,以控制涂层的最终厚度及其均匀性。

2)涂装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涂层湿膜的表面状况,当发现漏涂、流挂、变色、针孔、裂纹等情况时,应及时进行处理。

3)每道涂装施工前应对上道涂层进行检查,上道涂层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涂层施工。

4)涂装后应进行涂层外观目视检查。

涂层表面应厚度和色泽均匀、无气泡、无针孔、裂缝等缺陷。

5)涂层应在无流水、水珠、水迹的状态下进行施工。

及时清理、清洁因潮水涨落、浪溅而受污染的混凝土表面。

6)应根据涂料固化时间、潮水涨落时间合理安排施工,确保涂装后的涂层在被潮水淹没前有一定程度的固化,以抵抗水流的冲刷、浪击。

7)涂装现场环境和相对湿度,必须满足涂料适应的范围条件下才能进行施工,并做好涂装环境条件的记录。

8)涂装完成后7d,应进行涂层干膜厚度测定。

按不大于50m2涂装面积随机检测一个点,测点总数应不少于30点。

以30个测点的涂层干膜厚度算术平均值代表涂层的平均干膜厚度。

9)涂层系统总干膜平均厚度应不小于390μm,总干膜最小厚度应不小于312μm。

当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应根据情况进行局部或全面补涂,直至达到要求的规定厚度。

10)涂层系统应记录总干膜厚度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

2.4 工程岗位培训措施项目部所有管理及操作人员应经过业务技能培训,并按规定持证上岗。

操作人员入场前,进行分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质量教育,确保人力资源符合质量形成的要求。

2.5 先进施工工艺本修补工程施工工艺均为常规工艺,采用常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2.6 送样检测、见证取样保证措施原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合理使用材料是保证建筑工程优质质量的重要环节。

必须把好工程质量的第一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工地,为严把此关,特制定如下措施:2.1 原材料检验制度原材料质量保证由提供者直接负责,凡达不到规定标准者一律不得采购与投入使用。

所有投入使用的材料或半成品、成品的构件必须有质量合格证明及准用证,按规定需进行质量检查的材料,送交质监站确认合格并将有关资料报监理签发签认后,方可投入施工,未经检查或复检不合格的材料不得投入工程使用。

所有应检查的材料均必须按甲方指定单位组织送检,不得弄虚作假。

严格执行材料有见证送检制度。

2.2 检验范围本工程中所采用的各类材料如:粗细骨料(砂、石)、水泥、掺合料(粉煤灰、外加剂)及钢筋、钢板、粘接剂、碳纤维等材料必须进行取样试验,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场或使用。

按照工程规范的规定对混凝土等进行取样试验。

钢筋焊接及机械连接接头必须检验合格以后才能运输到现场绑扎。

2.3 检验结构及方式◆有见证送检材料的取样要在现场建设单位或监理方的见证下进行。

实验报告单上盖上“有见证送检”印章,可作为工程交工验收时提交的有效质保资料。

◆监督抽检质量监督站委托专人对该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由该质量监督人员负责取样并送质监站进行检验,称为监督抽检。

抽检比例最低不少于单位工程同种建材试验总次数的5%。

2.4 取样数量及其有关规定2.4.1 钢筋◆钢筋原材料每一批每一种规格的钢筋原材料按每60t数量抽取一组试件,不足60t也抽取一组,每组3根试件,进行抗拉、抗弯等性能检验。

◆钢筋接头每种规格钢筋的搭接焊头按每200个接头抽取一组试样,共6根试件,其中3根进行拉伸试验,3根进行冷弯试验;每种规格钢筋的搭接焊接头按每300个接头抽取一组试样,共3根试件,进行拉伸试验;进口钢筋在焊接前应分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碳含量、碳当量和磷硫含量判定其可焊性。

即使是可焊的进口钢筋,如需与国产钢筋或预埋件焊接,应先进行焊接试验和质量检验,不合格时,不得焊接。

2.4.2 水泥每种牌号每一批的水泥按200t抽取一组试样,测定其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等指标。

按照水泥的试验结果,计算混凝土的配合比。

2.4.3 砂、石骨料◆砂以400m3或600t为一批,从料堆自上而下,不同方向均匀选取9点抽取,试验项目包括颗粒级配、含泥量、有机物含量、坚固性、密度、含水率、碱集料反应等项目。

◆碎石碎石的取样方法同砂一样,试验项目包括颗粒级配、含泥量、针片状颗粒含量、氯盐含量、坚固性、抗压强度、压碎值、密度、含水率、碱集料反应等项目。

2.4.4 混凝土混凝土按每种标号每100m3取一组试块,每组3块试块,在标准养护池养护28天后,试验其抗压强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