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趣味经济学

趣味经济学

兰炼一中《趣味经济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趣味经济学》是根据高一学生思想政治课必修课程《生活中的经济》的学习基础上,进行了相应地扩展。

本课旨在通过大量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的分析来达到实用的目的,让同学们在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中轻松掌握经济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以及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于经济学的兴趣。

二、课程目标
1.通过一系列有趣的经济学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对于经济学的兴趣;
2.掌握经济学的基础专业术语,提高学生对于经济学现象的表达能力;
3.以课堂教学的案例作为切入点,培养学生挖掘身边事例,提高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改变学生对于经济学枯燥、刻板的印象,提高学生对于身边经济生活的关心程度。

三、教材分析
《趣味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是从了解经济学中的基础专业术语开始的,最终到自主实践投资方式,让同学们不仅可以了解和熟练使用经济学专业术语和表达,而且能够将所学驾轻就熟地使用到平常的经济活动中,对于身边的经济学案例进行简单地解释和分析,提高学生的经济参与能力,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

第一章:《趣味经济学》专业术语的趣味解读
第二章:经济学大鳄——索罗斯
第三章:趣味案例分析
第四章:经济学悖论
第五章:马云笑傲江湖的商界人生
第六章:投资方式的选择
第七章:学生投资实践分享
四、学情分析
本课程面向高一学生。

这个阶段的学生刚刚从初中阶段进入高中阶段,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还不够成熟,实践能力较弱。

但是由于每个个体都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对于经济活动都有所经历,相对熟悉,所以本课程采用了以趣味性经济案例,以及风趣幽默的解读视角,来激发学生对于经济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自主探究
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六、课时安排
第1—3周:第一章《趣味经济学》专业术语的趣味解读
第4—5周:第二章经济学大鳄——索罗斯
第6—9周:第三章趣味案例分析
第10—12周第四章经济学悖论
第13—15周第五章马云笑傲江湖的商界人生
第16—18周第六章投资方式的选择
第19—20周第七章学生投资实践分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