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美抗震规范地震作用的比较分析

中美抗震规范地震作用的比较分析

2009 about the seisIIlic design goal setting,site cl酗si6cation,seismic load calculation equations,a converted metlIod h船 been
devel叩ed
to
பைடு நூலகம்
using tIle
Americ锄code IBC—2009
其中丁为结构基本自振周期,死为长周期的拐点周期。 此外,C。不应小于0.01,且对应于处在|s,≥0.69 区的结构,C。还不应小于下式值:
C。=O.5SI/(肜,)
(9)
从基底剪力公式可看出:1)中美两国规范对结构 延性的处理方法不同,美国规范允许选用延性好的结 构体系来降低地震作用,同时规定R值越大的结构, 需满足更为复杂的构造措施,如混凝土结构抗震构造 措施需满足Acl318第21章的相关要求,钢结构抗震 构造措施需满足AISC34l的相应要求。而中国规范 则不允许选择不同的延性结构来降低地震作用。2) 中美规范对重要建筑的设防概念不同,美国规范对重 要结构,通过提高其地震作用的方法来提高设防标 准。我国规范除对甲类建筑要求其地震作用应按高 于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外,对乙类建筑则只要求提高 抗震措施而不提高地震作用,这是因为中国规范从我 国目前的经济水平出发,采用较为经济有效的方法对 重要建筑提高设防标准。 为了便于比较,本文给出了我国丙类建筑(即标 准设防类,对应于美国规范的结构重要性系数,= 1.0)在中国7度一9度区,同时按GB 5001l-2010和 IBc—2009计算所得最大基底剪力值,见表10。

0.12 O.15 O.18 O.15 0.19 0.23 0.17 0.2l
(7) (8)



O.10 0.12 0.14 0.17 0.20 O.23 O.22 0.25 0.29 O.24 O.27 O.32 0.28 0.34 0.42 0.33 0.42 0.50

O.17 0.20 O.25 O.18 0.22 0.29 O.18 O.2l 0.28 0.2l O.25 O.35 O.28 O.36 O.46 O.34 O.44 0.52
C。=SDS/(肜,)
式中:Ⅳ是结构等效重力荷载;J是结构重要性系数;R 是结构反应修正系数,一般来说,延性好的结构R值 就越大,R值越大其抗震构造措施越复杂;C。不应超
C。=S。】彤严(肜,)(r>儿)
O.09 O.11 O.14 O.15 0.19 O.23 0.20 0.25 0.30 0.23 O.28 0.34 O.28 O.34 O.4l O.3l O.39 0.47
O.1l 0.14 0.16 0.19 O.23 0.26 0.25 O.30 O.35 0.28 O.34 0.39 O.34 0.4l
S。≤O.259 I
o,
表3
第二组 第三组
O.25 O.30
O.35
Oj45
0.65
S。:0.59 1.0 1.3 1.6 1.7
S。=0.759
1.O 1.2 1.2 1.2
s。=1.09
1.0 1.1 1.0 O.9
S。≥1.259
1.0 1.O 1.O 0.9


1.O 1.4 2.1 2.5

随着建筑市场的对外开放和“走出去”战略的实 施,近年来各种涉外工程越来越多,而很多涉外工程 项目在设计时,应业主要求,需要用美国规范进行检 验。因此学习美国规范,特别是如何用美国规范对我 国场地的建筑物进行设计对我国设计人员来说显得 尤为重要。

中美规范中场地类别 中国规范的场地分类是以地面下20m深度范围
中国规范地震地面运动加速度峰值/g 表5
9度
0.110
岩石的剪切波速或 土的等效剪切波速/-n/s
口。>800 800≥口。>500 500≥口。>250 250≥口。>150 p特≤150
场地类别

0 0 <5 <3 <3 ≥5 3—50 3。15 >50 15—80






重现期/年
50
6度
中美规范中地震反应谱加速度的计算 中国规范GB
5001
1—2010规定,结构承载力验算
作者简介:吴桂芳,工程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Email:gui丘mg
wu@hotmail.como
194
建筑结构
中国规范场地类别划分
表l
2012年
6),即地震加速度反应谱的平台段高度。 同时中国规范根据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规 定了场地的特征周期(表7),即地震加速度反应谱的 平台宽度。
特征周期值t/s
s。<47.9
表7
场地类别 在地震作用下存在潜在危险的土壤,如易液化土,高敏感

设计地震分组



性黏土,易塌陷弱胶结土 第一组
O.20


0.35 O.40

O.45 O.55

O.65 O.75 0.90
O.25 0.30
适用于中国场地分类的场地调整系数F.
最大考虑地震作用短周期反应谱加速度 场地类别
concrete
to
calculate tlIe
seislllic loads in Chinese seisIIlic
zone,锄d

seisIIIic b船e shear comparison table about
fhme
is矛ven fbr en百neer reference.
response
中美规范抗震设防目标 中国抗震规范GB 50011—2010以“三个水准”为
内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剪切波速小于500Ⅱ∥s的土层 覆盖层厚度(m)双参数作为评定指标,划分为I、Ⅱ、 Ⅲ、Ⅳ四个类别,其中I类分为I”I,两个亚类,见 表l。美国规范是以地表以下30m范围内的土层平 均剪切波速作为场地分类指标,共分为A、B、C、D、E、 F六类,见表2。场地类别对确定地震作用的大小有 着重要影响,美国规范中,不同场地的地震加速度反 应谱的平台段高度(.s。。)和宽度(t)相差较大,中国 规范中,不同场地的特征周期不同,即加速度反应谱 的平台段宽度不同。两国规范对不同场地的分类指 标参数范围的规定也不相同,吕红山等(2007)提出了 适用于中国场地分类的地震动反应谱放大系数…,见 表3和4。
Com呻曲n
of鸵isInic loads
bet愀n
GB
5∞11—2010粕d mC—2∞9
Wu Guifang
(Bechtel(Clli衄)En画neering&ConstllJction Co.,Ltd.,Shanghai 200050,China) Abstr舵t:By comp耐ng and studying the di艉rence between Chinese code GB50011—2010柚d AmericaIl code IBC一
中国地震分区对应于mC中的Ss值/g
地震影响
Ss
Sl=O.29
1.O 1.8 2.6 3.2
Sl-0.39
1.0 1.7 2.3 2.8
Sl=O.49
1.0 1.5 2.O 2.4
Sl≥0.59 1.0 1.4 1.9 2.4


1.0 2.1 2.9 3.5
表8
9度
Ⅱ Ⅲ Ⅳ
6度
0.45 0.75

台段宽度的规定,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我国各场地 条件下的s.值(表9):
(3)
sl=tF。ss/F,
中美规范中基底剪力的计算
中国规范GB 5001l—2010的基底剪力公式为:
FEK=alG。
(4)
式中:a.为相应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水平地震影 响系数;G。为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单质点取总重力 荷载代表值,多质点可取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85%。
0.04
平均标准贯入 锤击数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g
7度 8度
表6
9度
B C D E
1524≥口。>762 762≥口。>365.8 365.8≥口。≥182.9
口。<182.9 Ⅳ>50 s。>95.8 95.8≥s。≥47.9
O.08
0.12
O.16
0.24
0.32
(重现期50年)
50≥Ⅳ≥15 Ⅳ<15
7度
1.∞
1.13
8度
1.38
1.55
同时根据美国规范中关于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平 取第一水准(重现期为50年)地震动参数计算结构的 弹性地震作用标准值和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为了方 便与美国规范做比较(重现期为2475年),参考文 [2]中地震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和重现期的换算关 系,可以给出中国规范对应于重现期的地震地面运动 加速度峰值表(表5)。 将中国规范规定的动力放大系数2.25乘以第一 水准(重现期50年)的地震地面运动加速度峰值,便 可得到中国规范规定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表
第42卷增刊
吴桂芳.中美抗震规范地震作用的比较分析
表9
195
中国地震分区对应于mc中的s。值么
场地类别 烈度 设计地震分组 第一组 6度(0.059) 第二组 第三组 第一组 7度(0.109) 第二组 第三组 第一组 7度(0.159) 第二组 第三组 第一组


过下式值:
C。=SDl/r(肜,)(r≤化)
第42卷增刊 2012年5月
建筑结构
Building Stmcture
V01.42 May
S1 2012
中美抗震规范地震作用的比较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