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六 等厚干涉的应用

实验六 等厚干涉的应用

时的半波损失,光在 点、 点先后反射所产生的 光程差为
由图中的几何关系知
由于
,略去二级小量 ,则有
将上式代入光程差公式得
根据光的干涉明暗条纹的条件,两束光的光程差 纹。联立以上公式有
时,干涉相
整理后得
由于牛顿环的级数 和环的中心都很难准确确定,故在实际的测量中,常
将上式变形 对 级暗环
;对 级暗环
,两式相减得
= Dn | X left − X right |
环的级数 n
20
9.157 19
8.994 18
8.828 17
8.628 16
环的位置读
数( mm )
X left X right
20.561 20.481 20.355 20.251 20.112 13.018 13.109 13.219 13.321 13.432
五、数据表格与数据处理
钠光波长:=λ 5893×10−10 m
牛顿环暗环直径
环的级数 m
30
29
28
27
26
环的位置读
数( mm )
X left X right
21.445 21.365 21.285 21.206 21.118 12.128 12.208 12.291 12.378 12.490
环 的 直 径 9.317

将上式中的半径换成直径得
上式为用牛顿环测凸透镜曲率半径的实验公式。 三、实验仪器
J-50 型测量显微镜,牛顿环仪,钠光灯(附电源)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调试牛顿环仪,使其位于透镜正中,环无畸变且最小。
2、将牛顿环放到测量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节光源前的半反射镜,使钠 黄光充满整
个望远镜的视场。 3、调显微镜目镜对十字叉丝聚焦,看到清晰的分划板上的十字叉丝。移 动牛顿环 找到牛顿环。 4、旋转调焦受轮对牛顿环聚焦,使环的成像最清晰,且像与分划板上的 叉丝无视差 5、移动牛顿环使十字叉丝与牛顿环中心大致相合,测量牛顿环直径。
大学物理实验(郑州大学)
实验六
等厚干涉的应用
教 学 目 的 1、了解牛顿环等厚干涉的原理及观察方法。
2、学会使用测量显微镜。
3、学会用干涉法测牛顿环的曲率半径。

难 点 1、了解牛顿环等厚干涉的原理
2、学会用干涉法测牛顿环的曲率半径
教 学 方 法 讲授、讨论、实验演示相结合

时 3 个学时
一、前言 光的干涉现象表明光具有波动性。利用透明薄膜上下面对入射光的
依的次振反幅射将分光解为有一定光程差的几部分,它们在相遇时便产生干涉。上 下反表射面光的在两相束遇处的光程差取决于反射处薄膜的厚度,且同一级干涉条纹 所对应的薄膜 厚度相同,这种干涉称为等厚干涉。
利用等厚干涉,可以测量微小角度,测量长度的微小改变及检查加 工元器件表面 的质量等。 二、实验原理 如右图所示,一块曲率半径较大的凸透镜
1.265(m)
2、计算不确定度
UA =
5
∑[(Dm2 − Dn2 )i − (Dm2 − Dn2 )]2
i =1
5× (5 −1)
为了简化起见,不考虑 B 类不确定度分量,有
U= Dm2 − Dn2
U=A
0.003(m2 )
由于对准也会引起误差,取其误差限为 0.2,若它服从正态分布,则
合成的不确定度
Um−n = 0.2 3
U U = R ⋅ ( Dm2 −Dn2
)2 + ( Um−n )2 = 0.008(m)
Dm2 − Dn2
m−nபைடு நூலகம்
实验结果
R = R ±U =1.265 ± 0.008(m)
六、注意事项
1、调试牛顿环时,切勿将螺丝拧得过紧,否则会导致玻璃变形甚至破裂。 2、在旋转调焦手轮对牛顿环聚焦时,镜筒只能由下往上调节三,反之有 碰坏物镜和 牛顿环的危险。 3、测量中测微鼓轮只能沿一个方向转动,这样才能消除螺距空回量带来 的误差
环 的 直 径 7.543
= Dn | X left − X right |
7.372
7.136
6.930
6.680
(Dm2 − Dn2 )i (mm2 )
29.9096 29.5043 29.9795 29.9087 29.8200
1、计算曲率半径
=R
D= m2 − Dn2 4(m − n)λ
4 ×2190.6×25484= 9×31×01−06−10
的凸面置于一光学平面玻璃上时,二者之间 形成空气间隙。间隙厚度从中心向四周逐步 增加。当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时,入射光在 空气间隙的上下表面反射。由于空气间隙的 厚度不同,便有不同的光程差。厚度相同的 地方,干涉效果相同。用测量显微镜进行观
察,可以看到明暗相间、环间距向外逐渐减 小的同心环。
垂直射在牛顿环上的单色平行光线,入射到 、 两点后分别反射回来,两反射光产生了 的光程 差,加上光从光疏媒质射向光密媒质的分界面反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