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1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用1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期的是( A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4.假如你是一位记者,采访了党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你的采访报道中不应出现以下哪个观
点?( B )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为纲 C.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5.右图是1998年为了纪念 一次转折性会议召开20周年 而发行的纪念章。这次会议 是( C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第9课 改革开放
知识要点 一. 改革开放的实质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国有企业改革 四.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改革开放
对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十四大提出:
革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对 尝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6.1978年被称为“中国命运大转折”的一年,
这一“大转折”指的是(B )
A.中共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7.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
又是新时期最早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的是
( C)
A.广州 B.深圳 C.厦门 D.上海
8.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全
浦东
第四步 内地
海南
沿 区沿
经 济
全海 开方位、海经多层内
特 区
次放 城、宽领济开域的地
对市外开放放格局
苏科全科网
图一
图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 改革开放
政策。改革先从 农村
开始。图三和图四反映的是 安徽凤阳小岗村 18户农民所签订的中国农村第一
张分田合同。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随后,在中央的指
初中历史总复习——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伟大的历史转折 ——改革开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复习目标
1、掌握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 历史意义;
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的展开,民主与法制建设 的加强。 2、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了解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知道国 有企业的改革的主要内容;
国有企业改革
时间:1985年开始,1992年加快国企改革
内容: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 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对国有企业 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 行经营责任制;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 存的制度。
加快步伐: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后,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 ①在大中 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 ②对小型企业采取改 组、联合等多种形式。
成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这样一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知识要点
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二.邓小平理指导地位的确立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后)
新中国的成立;三大改造的完成
(2)指出材料二中取得“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 是以我党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这次会议作出了 怎样的重大决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或把党和 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作业:
1、完成第三单元的课堂测试题
2、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历史意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邓小平理论的形 成与确立的过程
促进“第三次巨变”的领导人是( A.孙中山 B.毛泽东
C

C.邓小平 D.胡锦涛
2.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
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B )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三个代表思想
3.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
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新时期。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伟大的转折
“两个凡是” 导致
两年的徘徊时期
思想解放运动
奠 定 基 础
掀起
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两个“凡是”
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阶级斗争为纲”
政治路线
中共十二大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中共十三大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
邓小平“南方讲话”进中一国步特解色放的社人们会的主义思想有,深远对建的设影响有
改为 革什 开么 放说 总邓 设小 计平 师是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四大 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 立 导 指 邓
对外开放
过程; (1)80年设立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珠海、汕头、厦门) (2)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3)85年起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4)88年划定海南为经济特区 (5)90年开放浦东(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 标志)
第一步 经济特区
第二步 沿海开放城市
第三步 沿海经济开放区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三次巨变 历史巨变 伟人
历史意义
第一次 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 封建帝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第二次 新中国成立 十一届三中
第三次 全会
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实现了国家 独立自主;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壮 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鼓舞了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斗争。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 A.中共七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八大
3.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上来 A.农业 B.工业 C.经济建设
4.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是( )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社会主义 C.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3、掌握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的重要贡 献; 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和确立的基本史实。
单元重点与主题图片
1、十一届三中全会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经济特区 4、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知识要点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中央“左”倾领导
组织路线
邓小平为核心的 党中央领导集体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 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时期。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遵义会议
纠正了博古等人 的错误指导思想
中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 )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六大
11.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是
(B )
A.坚持改革开放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自力更生 D.坚持科教兴国
1、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
导集体的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建立了新中国,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 中国社会在20世纪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沿海开放城市
开 放
扩大: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建国后我国在农业(农村)政策上有哪些变化?
土地改革 三大改造 人民公社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内容和特点: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自主经营。
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前提:土地公有制 意义(结果和作用): (1)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 产力,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2)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导地位.
地小
中共十五大 通过的党章确立它为党的指位
导思想

平 理
确论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连一连:
十一届三中全会
确立邓小平理论 为党的指导思想
十二大
系统阐明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理论
十三大 十五大
提出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
揭开我国改革开 放的序幕
1.20世纪以来的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巨变,
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这
一格局中,第二步开放的是( B )
A.沿海经济开放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经济特区
D.内地
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打开封闭的
国门走向世界。下列属于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和扩大开放的窗口是( A )
A.深圳、上海浦东 B.珠海、香港
C.汕头、澳门
D.深圳、厦门
10.中国共产党哪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党章
导下,农村逐步推行以 以家庭联产为主
的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
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学习历史需要 敏锐的观察力 和洞察力,你
有吗?
图一
图二
左图是 上海浦东开发区 ,目前,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