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考物理《力学实验探究专题》实验一 密度的测量1、(2013年福州市)(8分)在“测酸奶密度”的实验中,(1)小明的实验方案: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
①他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 0为37.4 g ;接着把酸奶倒人烧杯中,测得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 1,如图24所示m 1=________g ;然后把烧杯中的酸奶倒人量筒中,如图25所示,V 奶=________cm 3;则酸奶的密度ρ=________g/cm 3。
②在交流讨论中,小雨同学认为小明测得的酸奶密度值__ (偏小或偏大)。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雨的实验方案:巧妙地利用天平、小玻璃瓶(有盖)和水测酸奶密度。
请你简要写出小雨的实验过程和酸奶密度的计算表达式(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实验过程:①用天平测出小玻璃瓶(含盖)的质量m 0;②在瓶内装满水,盖上盖子,用天平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m 1;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奶密度的计算表达式:ρ奶=2、(山东省菏泽市2013年)(6分)小明用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老醋的密度。
(1)调节天平时,游码移至左端,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他应该( )A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 .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 .向右移动游码(2)当天平平衡后,小明开始测量:测量步骤如图12所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
A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B .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C .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3)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可得:老醋的密度是 ㎏/m 3。
C A B3、(2013年福建省泉州市)(5分)德化盛产陶瓷,小李同学想测量一块不规则瓷片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然后调节 使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瓷片的质量,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3所示,则瓷片的质量为 g 。
(3)他发现瓷片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24所示的方法测瓷片的体积:a .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瓷片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然后取出瓷片;b .先往量筒装入40ml 的水,然后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25所示,则瓷片的体积为 cm 3。
(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瓷片的密度ρ为 g /cm 3。
(5)根据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李同学测出的瓷片密度值(选填“偏大”或“偏小”)。
4、、(2013年湖北省孝感市)吴畅同学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来测量一不规则小物块的密度,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 处,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小物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示数如下图1所示,则小物块的质量为 g 。
(3)如上图2所示:a .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物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b .取出小物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0g ;c .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180g ;d .计算出小物块的体积;e .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物块的密度为 g/cm 3。
(4)将质量为45g 的冰块放入上述盛水的烧杯中漂浮且水未溢出,则冰块所受水的浮力为- N ;当冰块在水中完全熔化后,水面的高度将 (选填“升高”“不变”“降低”) ( g 取10N/kg )0 1 2 3 4 5 20g 10g g 加水到标记 取出瓷片 再加水至标记 1020 30 40 50 ml 图24 图25图23 图乙50g 20g 10g 图10 1 2 3 4 5 g5、[2013·成都中考]九年级寒假时,小王同学从西岭雪山带回了一块坚硬的矿石。
他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测出了这块矿石的密度,测量过程中,他取g=10N/kg。
他可用的器材有:天平(最大称量为200g)、量筒、烧杯、杠杆、弹簧测力计(量程为5N)、细线、水。
(1)小王同学首先进行估测,他感觉矿石比一瓶500ml的矿泉水重些,于是他没有直接用太平(附砝码)来测矿石的质量。
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2)小王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测量,图中杠杆水平,细线竖直。
他正确操作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则该矿石的质量为m= kg。
(3)接着他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出了矿石的体积。
他的做法是:A.将矿石放入烧杯,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让矿石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B.取出矿石;C.用量筒往烧杯中加水,直到。
(4)在用量筒往烧杯中加水时,他先加了100ml水,接着又取了50ml水,继续往烧杯中加,到达要求后,量筒中剩余的水如图所示。
则矿石的密度ρ= kg/m3。
6、.小林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小木球的密度。
但是发现小木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
于是他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A.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17(a)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B.用细线在小木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C.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3;D.从水中取出小木球,擦干后用天平测量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d)所示,记录小木球质量为m;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1)用天平测出木球的质量m= g,木球的体积V= cm3,计算出小木球的密度ρ木=______g/cm3。
此值要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2)实验后总结经验,小林发现用天平测量的误差较大。
如不用天平,只需在a、b、c三个步骤中增加一个步骤也可测出木球的密度。
请你写出这个步骤:(用字母表示出测量量)。
根据你所补充的步骤,用以上各测量量写出计算小木球密度的表达式:ρ木=(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7、(2013年北京市).小阳利用刻度尺、塑料碗、圆柱形玻璃筒和适量的水测量一块铁矿石的密度。
以下是小阳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按照他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在圆柱形玻璃筒内放入适量的水,将塑料碗轻轻放入水中,塑料碗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此时玻璃筒内水的深度为h1,并记录在表格中;(2)将铁矿石轻轻放入塑料碗中,塑料碗仍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此时圆柱形玻璃筒内水的深度为h2,并记录在表格中;(3)(4)已知水的密度为,利用测量出的物理量和计算铁矿石的密度并将计算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8、.小明和小红使用不同器材分别对酒精的密度进行了测量.(1)请将他们的实验过程补充完整.小明利用天平、烧杯、刻度尺和水(p水己知)测量酒精密度的过程如下:①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质量为m;②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烧杯底的高度为h1;③将水倒出,倒入酒精,用天平称出的烧杯和酒精的质量仍为m;④;⑤计算酒精密度的表达式为:ρ酒精= ;小红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石块、细绳和水(ρ水已知)测量酒精密度的过程如下:①用细绳拴住石块,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重为G;②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③;④计算酒精密度的表达式为:ρ酒精= .(2)请你从操作难易程度方面,对两位同学的实验做出评估.9、.小红在海边拾到一块漂亮的小石块,她想测出小石块的密度。
小红利用一架天平、一个烧杯、适量的水和细线设计了一个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方案,以下是她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⑴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小石块的质量m1;⑵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⑶,在天平右盘添加适当的砝码,移动游码,天平平衡后,砝码与游码的总示数为m3;⑷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
F 压 / N F 2/N0 1 2 3 4 5 2.01.61.2 0.80.4 10.小东想估测出某种油的密度ρ油,他手边的测量工具只有刻度尺。
小东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
首先找一根直硬棒,用细线系在O 点吊起,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将已知密度为ρ的金属块B 挂在硬棒左端C 处,另外找一个重物A 挂在硬棒右端,调节重物A 的位置,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重物挂在硬棒上的位置为E ,如图所示。
下面是小东测出ρ油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东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用刻度尺测出OE 的长度Lo ;(2)把金属块B 浸没在油中,把重物A 从E 处移动到D 处时,硬棒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3) ;(4)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量计算ρ油的表达式为:实验二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1、(泰安市二〇一三年)25.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的实验中,他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直线匀速拉动木块,通过改变放在木块上砝码的重力来改变木块与木板之间压力的大小。
他通过测量木块的重力、分析弹簧测力计读数以及砝码重力,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1)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1 (选填“等于”或“不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F 2。
(2)根据表中测量数据,在右图中画出F 2与F 压关系的图像。
分析图像可知,当接触面不变,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之间的定量关系是:。
12:如图2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 匀速直实验次数 1 2[ 3 4 5 木块对木板压力 F 压/N 1 2 3 4 5 弹簧测力计读数 F 1/N 0.4 0.8 1.2 1.6 2.0 图2线拉动木块;根据原理,摩擦力大小等于实验数据如下:。
(2)分析1、3 (选填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3)分析1、2 (选填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4)在第一次实验中如果用0.5N的力水平拉动木块,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0.4 N.(5)实验结束后,小丽同学想探究摩擦力是否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她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然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锯掉一半,测得摩擦力的大小也变为原来的一半。
她由此得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越小,摩擦力越小。
你认为她的结论正确吗?⎽⎽⎽⎽⎽⎽⎽⎽,理由是:⎽⎽⎽⎽⎽⎽⎽⎽⎽⎽⎽⎽⎽⎽⎽⎽⎽⎽⎽⎽⎽⎽⎽⎽⎽⎽⎽⎽⎽⎽⎽⎽(6)实验次数表面状况压力/N 摩擦力/N 木块的速度/m/s 木块------木板 2.0 0.6 0.12 同上 4.0 1.2 0.13 同上 4.0 1.2 0.24 木块-----砂纸 2.0 1.0 0.1①分析3、4两次的实验记录,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