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考试大纲(中学)》附录样卷及参考答案

《教育学考试大纲(中学)》附录样卷及参考答案

《教育学考试大纲(中学)》附录样卷及参考答案《教育学考试大纲(中学)》附录样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过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思想家是【】A.夸美纽斯B.卢梭C.洛克D.裴斯泰洛齐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A.《学记》B.《中庸》C.《孟子》D.《大学》3.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及代表作是【】A.布鲁纳、《教育过程》B.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C.赞科夫、《教学与发展》D.凯洛夫、《教育学》4.对“人力资本理论”作出最主要贡献的学者是【】A.美国的舒尔茨B.前苏联的斯特鲁米林C.中国的于光远D.美国的凯恩斯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城市与农村相结合10.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A.交往能力B.研究能力C.管理能力D.学习能力11.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12.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13.第三次全教会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A.活动课程B.社会课程C.学校课程D.特色课程14.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A.新授课和巩固课B.讲授课和练习课C.单一课和综合课D.理论课和实践课15.《学记》中说:“学不躐等”。

下列哪一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A.因材施教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16.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率先提出的观点?【】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凯洛夫17.“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是德育过程的哪一条规律的体现?【】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18.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A.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D.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19.“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的【】A.美国B.英国C.日本D.法国2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二、填空题:21.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是____。

22.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____。

23.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遗传素质、____、环境及教育等。

24.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不断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称之为____。

25.一个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称为狭义的____。

26.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____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7.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____。

28.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是____。

29.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____。

30.课程评价的CIPP模式包括四个步骤:背景评价、输入评价、____和成果评价。

31.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____课程、技能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32.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__。

33.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____。

34.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

35.在德育的认知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做____。

36.我们把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称为____。

37.从德育的角度来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了德育的____原则。

38.班级目标管理是一种以____为中心的管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

39.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以及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反映了建立以____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40.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____型、放任型。

三、简答题;41.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4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有哪些作用?43.一堂好课的标准有哪些?44.教科书有哪些作用?45.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四、论述题:46.新学期开学的时候,经常听到送孩子的家长对老师这样说:“我把孩子交给您了,请您严加管教,孩子不听话,要打要骂随您的便。

”请用所学教育学理论分析这一现象,看看它在哪些方面违背了现代教育思想。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B4、A5、B6、D7、A8、C9、B10、B11、B12、D13、C14、C15、B16、B17、C18、C19、B20、B二、填空题:21、助产术22、政治经济制度23、成熟24、个体身心发展25、教育目的26、创造精神27、人格特征28、师生关系29、教材30、过程评价31、知识性课程32、上课33、教学组织形式34、教学35、道德两难36、德育原则37、因材施教38、自我管理39、学生为本40、民主型三、简答题:41、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4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3、上好课的具体要求是: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44、教科书的作用:(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

(2)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3)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4)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45、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辅导。

四、论述题:提示:学生是有个性的独立存在的人,但整个社会并未彻底把儿童本身看做是有个性价值的存在,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承认和确立青少年、儿童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并切实保障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

从观念的层面上讲,要正确认识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树立现代的学生观;从制度层面上说,要懂得法律规定的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尊重学生的权利,确定恰当的学生管理制度,科学地教育和管理学生。

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教育领域中,作为未成年公民,学生在与教师、校长或行政机关双方形成的关系中,享有未成年公民所享有的一切权利,如身心健康权、隐私权、受教育权等都应受到学校的特殊保护;作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公正评价权、物质帮助权等也必须受到保护。

教师不能因为教育职责的履行而侵害学生的权利。

(整理:牧羊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2.心理学属于( )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 A.感觉登记B.注意C.组块D.复述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

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 )了。

A.大 B.多C.小 D.增加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A.爬山法B.逆向工作法C.手段—目的分析法D.尝试错误法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A.追求利益的倾向B.回避失败的倾向C.回避困难的倾向D.追求刺激的倾向14.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15.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

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制16.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 )A.信息传播B.人际沟通C.人际吸引D.人际关系17.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A.否认B.文饰C.投射D.幻想18.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

这是采用了( )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19.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 A.增强 B.变化 C.成熟 D.死亡20.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