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遗产
——以法国为例
17世纪到19世纪,蓬勃兴起的资产阶级为了保证自己的政治地位以谋求更大的利益,在欧洲以及美洲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革命的所确立的政治制度,以及它所传达的政治思想在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里生根发芽,同时革命时所创制的极具创新性的制度与思想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开来,启迪和鼓舞了千千万万的民众,逐渐开辟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文明的新时代。
在这巨大的革命浪潮中,尤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最为突出,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影响也极为深远。
1640年到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第一次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开资本主义制度之先河,建立了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
1776年爆发的北美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三权分立的联邦体制。
而在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持续的时间最长,革命的程度最为彻底,革命波及面最为广泛,影响深远。
这三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虽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都不尽相同,但是,其在政治制度,治国策略,革命思想等方面大都有相似和融会贯通之处,因此我决定以法国为例,通过对法国大革命中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逐步建立和一系列资产阶级颁布的法令,以及政治思想的传承等方面的阐述,来认识近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带来的深远影响,从而
推及到整个西方国家资产阶级革命。
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是兴起的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与政治权利的不平衡的结果。
从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到拿破仑第一帝国的终结,法国的革命之火燃烧了二十多年。
在此期间,大量的资产阶级政策和法令得以尝试和施行,革命思想得以传播发扬。
一、从法国大革命中统治者所颁行的宣言和宪法法案方面看
1789年8月4日至11日,由君主立宪派所领导的制宪议会陆续通过了“八月法令”,法令宣布废除封建制度,同时宣布将人身义务、狩猎、鸽舍特权、领主法庭、教会什一税、特权等级免税权利等,一概无偿废除。
并规定所有公民均可担任教会或国家的文武官职。
这个法令从根本原则上废除了封建制度,迈出了改造国家的第一步。
8月26日,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主张: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人民享有言论、信仰、著作和出版的自由;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
《人权宣言》宣告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诞生。
其核心内容是人权和法制。
用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利取代以君主为代表的封建特权,将封建特权改造为非人格化的法律的权利,而这正是近代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
国家取代国王,民族取代王室家族,法制取代特权,这是政治上层建筑领域里的根本性变革。
“八月法令”与《人权宣言》从不同方面摧毁了旧的制度,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其所宣扬和阐述的内容也为后来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提供了参照和借鉴,为它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到了拿破仑统治的帝国时期,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法典,其中1804年颁布的民法典(《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社会在法律上的集中体现。
它确认了资产阶级财产所有制的原则与自由、平等的原则,肯定了新的土地关系,维护并保障了自由买卖、等价交换和新的雇佣关系,对婚姻、家庭和财产继承也作了具体规定。
从短期看,它使得法国的法制得以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平稳发展。
而从长期来看,它传播了法国的革命思想,向西欧的推行,在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农民的解放,并为之后欧洲其他国家的立法提供了蓝本,奠定了基础。
二、从法国大革命不同阶段的当权派所实行的政策方面看
为了维护资产阶级建立的统治秩序而实行的政策,使革命的程度不断加深。
首先是为了解决土地矛盾而实行的改造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政策。
在吉伦特派统治时期,明确宣布废除“没有无领主的土地”这一封建原则,规定如果领主不能提供其拥有不动产的原始契劵,那就废除全部“由以前的法律保留下来的或宣布可赎买的领主权利和封建权利”。
而到了雅各宾统治时期,土地政策更为彻底,将没收的逃往贵族的土地分为小
块出售,分10年付清地价;归还各地被贵族霸占的村庄公有土地,按当地居民人数进行分配;无偿废除一切封建义务,这些土地法令维护了农民的利益,使他们参与到革命中来,从而推动了革命
其次,教会的世俗化进度加深。
在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针对天主教势力在1789年11月2日颁布没收一切教会财产的法令,12月29日以教会财产为抵押发行财政票据,1790年3月17日将教会财产作为“国有财产”出售。
1790年2月23日命令正规教士离开教堂,可还俗或者到指定的团体去,7月12日废除旧的教区,设立新的教区,主教由公民选举产生,不再由教皇任命。
高级神职人员的薪俸由国家支付,11月27日颁布了教士宣誓法令,规定所有的大主教、主教和本堂神父都要宣誓效忠于民族、法律、国王和制宪议会颁布的宪法。
这些措施都使教会向世俗化转变,对于封建制度的瓦解起到了
第三,在拿破仑统治时期,资产阶级国家机器逐步建立和完善。
他建立一个高效能的,集权的统治机器;建立严密的警察制度;重视军队建设。
在经济方面采取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集中了税收权,实行财政紧缩政策,打击贪污和盗窃行为,鼓励机器生产,成立法兰西银行,兴修水利、公路。
由于这些政策的实施,法国封建贵族,教会等顽固势力一步步遭受到打击,被一点点削弱。
法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其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快。
而这些
政策在给日后其他国家革命提供借鉴的同时,也将一种新的、进步的政治改革思路带到了欧洲其他地方,充实了人们的政治思想。
三、从资产阶级政治民主思想的传播方面看
法国资产阶级政治民主思想是寓于其颁行的法律和实施的政策之中的。
在《人权宣言》中所强调的人生而平等、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
以及在实行统治中,国家管理阶层的人员由选举产生,在政府妨碍到人民利益时人民有权利将其推翻…等民主思想。
这些先进的,体现着启蒙思想的观念随着法国大革命的进行,尤其是在拿破仑对外作战和后来对外扩张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对于欧洲封建国家的统治阶层来说,法国大革命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革命中的民主先进的政治政策和思想,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动摇了他们的统治基础。
对于那些国家的民众尤其是正在崛起的资产阶级来说,这次革命极大地鼓舞了他们,让人们面对着专制统治的时候,能有勇气去开辟一个不同于以前的新局面。
四、从经过大革命后所确立的新的政治制度方面看
现当代,法国是典型的半总统制半议会制的民主共和制的国家,其中民主共和这个定义则与法国大革命共和制政治体制的建立有关联。
在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举行第二次的武装起义。
1792年9月21日召开国民公会,废黜国王,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这样,共和体制在法国得以建立,随后与之实行
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虽然之后又经历了拿破仑的帝国统治以及波旁王朝的复辟,但是,在革命中建立的共和政治制度对后来第二共和国、第三共和国以至第五共和国的建立都产生着影响,之后法国政治制度的建立都是在其基础上的,加以不断的完善和创新,最终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法国的政治体制。
法国大革命不仅仅是针对法国国内的一场变革,它还是一场发生在“欧洲范围内”的大革命。
这场革命具有着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为了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内在本质,也同时在其基础上创新发展,引领了之后更大范围上的变革。
无论是政治体制还是革命思想,法国大革命给欧洲社会乃至全球都带来了巨大的感染力,使之形成了一种革命的“风潮”。
这种风潮不仅体现了资产阶级的目的,而且也为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而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
这场革命在政治制度、政治思想、革命方式、法制、政策…等等方面给后世带来了参照和借鉴,让之后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得以更加全面和完善的建立。
姓名:杨雅宁
学号:1009017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