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化学复习练习第6讲常见的酸和碱试题

中考化学复习练习第6讲常见的酸和碱试题

第6讲常见的酸和碱命题点1常见的酸(7年7考)1.(2016·河北)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A)A.①浓硫酸长久露置在空气中B.②一氧化碳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C.③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分解D.④等质量碳酸钙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2.(2014·河北)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B)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盐酸也具有吸水性B.O2和O3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D.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命题点2常见的碱(7年7考)3.(2015·河北)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1)该实验验证了氢氧化钙具有溶液呈碱性、能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性质。

(2017·石家庄桥西区基模)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

在学习了酸的性质后,小红同学总结了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如图),即盐酸与图中五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请你填空:(1)补齐缺少的物质的类别名称盐。

(2)判断盐酸能否和某常见金属反应的条件是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位于氢之前。

(3)盐酸可用于除铁锈,该反应中生成的铁的化合物的名称是氯化铁。

(4)实验室常用盐酸与另一种物质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 3+2HCl===CaCl 2+H 2O +CO 2↑。

(5)(易错题)下列有关酸的说法正确的是C 。

A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一定是酸 B .稀硫酸遇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C .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的物质不一定是酸性物质D .用无色酚酞试液可以鉴别盐酸和氯化钠溶液(2017·吉林)根据碱的四条化学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2)图中的X 代表一类物质,则X 为酸(填物质类别),请写出符合性质③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2NaOH +H 2SO 4===Na 2SO 4+2H 2O ;(3)碱溶液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都含有OH -。

某同学为探究氢氧化钙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请将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1)写出石灰水与通入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 2===CaCO 3↓+H 2O 。

(2)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的现象是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3)石灰水除了与上述物质发生反应之外,还会与盐(填物质类别)发生反应,写一个化学方程式Ca(OH)2+MgCl 2===CaCl 2+Mg(OH)2↓。

(4)请说出鉴别稀盐酸和石灰水的至少六种方法或所需试剂(不用写实验操作及现象):①紫色石蕊溶液;②无色酚酞溶液;③氧化铜或氧化铁;④氢氧化铜或氢氧化镁;⑤活泼金属,如锌等;⑥碳酸盐,如碳酸钙、碳酸钠等(或通入CO 2;硫酸铜溶液;测pH 等)。

一、选择题1.(2017·上海)氢氧化钙俗称(C)A.烧碱 B.纯碱 C.熟石灰 D.石灰石2.(2017·株洲)下列物质呈酸性的是(A)A.柠檬水 B.肥皂水 C.石灰水 D.浓氨水3.(2017·大庆)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性质与应用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是(C)A.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吸附装修产生的有害气体C.石墨有金属光泽,可用于干电池的电极D.熟石灰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4.(易错题)(2017·河南)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后,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减小的是(A)A.石灰水B.浓硫酸C.浓盐酸D.烧碱溶液5.(2017·邢台一模)某植物的花瓣汁液呈紫色,将该花瓣的汁液分别滴加到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见下表。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该花瓣汁液不能作为酸碱指示剂B.NH4Cl溶液的pH大于7C.将该花瓣汁液滴入肥皂水中,溶液呈绿色,说明肥皂水呈碱性D.将KOH溶液和蒸馏水混合后,再滴加该花瓣汁液,溶液会变成红色6.(2017·深圳)小明同学归纳总结了初中所学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并用“H2SO4+X→盐+Y”这种表达式进行整理。

下列小明的观点错误的是(A)7.(2017·邵阳(D)A.稀盐酸B.二氧化碳C.碳酸钙D.石蕊溶液8.(2017·巴中)食醋中含有醋酸,食醋除作调味剂外,生活中还有妙用,下列使用食醋肯定不能达到目的的是(D)A.除去水壶壁上的水垢B.减弱皮蛋中的腥味C.除去菜刀上的铁锈D.鉴别黄金饰品中是否含有铜9.(2017·巴中)欲除去氯化钙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盐酸,在不用酸碱指示剂的条件下,应加入的试剂是(D) A.石灰水 B.生石灰C.纯碱 D.石灰石粉末10.(2017·潍坊)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装置气密性均良好)(A)A B C D二、填空及简答题11.(2017·长春)回答下列与酸有关的问题。

(1)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的酸的化学式为HCl;(2)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3)稀盐酸与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因为阳离子都是H+。

12.(2017·临沂)用玻璃棒蘸硫酸在白纸上写字,如右图。

(1)现象:放置一会儿发现用浓(填“浓”或“稀”)硫酸在白纸上写的字变黑。

(2)结论:同种酸由于溶液浓度(或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13.(2017·广东)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见下图:资料1: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等有害气体。

资料2:FeSO4容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

回答下列问题:(1)石灰浆吸收SO2(性质与CO2相似)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H)2+SO2===CaSO3↓+H2O。

(2)溶解步骤中同时发生的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Fe2(SO4)3===3FeSO4、Fe+H2SO4===FeSO4+H2↑、Fe2O3+3H2SO4===Fe2(SO4)3+3H2O。

(3)将所得FeSO4溶液在氮气环境中蒸发浓缩、降温结晶(或结晶)、过滤,得到FeSO4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保护气(或隔绝空气,防止FeSO4被氧化)。

(4)政府倡导垃圾分类,其好处是利于回收利用(或利于保护环境)(写一点)。

三、实验探究题14.(2017·玉林)某兴趣小组为了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A BC D(1)上述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CD(填字母序号)。

(2)C组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继续探究】实验结束后,小组的同学将A、B、C、D四组实验八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最终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

【分析讨论】①烧杯中能跟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有4种(酚酞除外)。

②最终得到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Cl、CaCl2(填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的溶质是NaOH、Ca(OH)2、Na2CO3,可能含有的溶质是HCl。

【实验验证】为了验证最终得到的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否存在,小组的同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直至过量,观察到先有气体产生,然后有沉淀产生,最后溶液变成红色,证明含有该溶质。

【拓展延伸】小组的同学把D组实验方案中的二氧化碳换成二氧化硫,达到同样实验效果。

二氧化硫跟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SO2===CaSO3↓+H2O。

四、计算应用题15.(2017·长沙)将适量二氧化碳通入100 g氢氧化钠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108.8 g碳酸钠溶液。

请计算:(1)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2)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2NaOH+CO2===Na2CO3+H2O80 44x 8.8 g80 44=x8.8 gx=16 g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 g100 g×100%=16%答: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

16.(2017·海南)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中,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D)A.烧碱与纯碱——加酚酞试剂B.稀硫酸与稀盐酸——加碳酸钠C.氮气与氧气——加澄清石灰水D.生石灰与熟石灰——加水17.(2017·潍坊)类比推理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下列类比推理正确的是(A)A.NaOH和KOH都是强碱,两者都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B.N2和O2都是非金属单质,两者的化学性质都非常活泼C.盐酸和硫酸都是强酸,两者都易挥发D.CaO和Fe2O3都是金属氧化物,两者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18.(2017·陕西)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象相符的是(A)19.(2017·张家口桥东模拟)如图所示,在250 mL的圆底烧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并用带尖嘴导管的单孔胶塞塞紧(导管另一端的橡胶管事先用夹子夹紧)。

然后打开圆底烧瓶的瓶塞,倒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立即塞好,振荡烧瓶,待充分反应后,将它倒置于铁架台上的铁圈中,导管伸入盛有蒸馏水(其中加几滴酚酞)的500 mL烧杯中,打开夹子,可观察到:①水沿导管上升,②液体变为红色。

解释现象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使容器内外产生压强差,所以液体沿导管上升,另外碱性溶液使酚酞变红。

20.(2017·湘潭)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酸的化学性质,他们将一定量稀硫酸加入到盛有少量CuO的试管中,观察到黑色粉末全部溶解,溶液呈蓝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为进一步确定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CuSO4;猜想二:H2SO4和CuSO4。

【资料查询】CuSO4溶液呈弱酸性,加入Zn粒时有极少量的气体产生。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猜想,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一:取所得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石蕊试液,振荡,若观察到溶液显红色,则猜想二正确。

方案二:取所得溶液少许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足量Zn粒,若观察到产生大量气体、有红色物质生成等现象,则猜想二正确。

【讨论交流】A.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方案一是错误的,其理由是CuSO4溶液呈弱酸性。

B.要使由H2SO4和CuSO4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uSO4,可向其中加入过量的ab(填序号)。

a.CuO b.Cu(OH)2c.Cu d.Cu(NO3)2【拓展探究】某混合溶液由硫酸和硫酸铜溶液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