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通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南通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南通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草案)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保护和改善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市行政区域内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基本原则]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坚持属地管理、控制总量、预防为主、综合利用的原则。

第四条[政府职责]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推进畜禽养殖业结构调整,促进畜禽养殖产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网络体系,明确专门机构和人员,组织实施本辖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按照职责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部门职责]市、县(市、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综合监督管理。

市、县(市、区)农牧主管部门负责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
1 / 7
用的指导与服务,协助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

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相关工作。

第六条[基层治理]村(居)民委员会可以制定和实施有关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村规民约,对本村(居)村民(居民)开展宣传教育,发现畜禽养殖污染行为的,应当及时劝阻并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

第七条[分类管理]本市畜禽污染防治根据养殖规模,对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畜禽养殖专业户、畜禽散养户实施分类管理。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养殖污染防治依照国务院《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实施管理。

畜禽养殖专业户的养殖污染防治参照国务院《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实施管理。

本条例所称畜禽养殖专业户、畜禽散养户的养殖规模标准由市人民政府公布。

第八条[主体责任]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畜禽养殖专业户、畜禽散养户应当承担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主体责任,履行国家和省规定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义务,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依法承担责任。

第九条[规划调控]市、县(市、区)农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务院《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编制畜牧业发展规划、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科学确定畜禽养殖的品种、规模和总量,落实畜禽养殖污染区域控制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并适时修订完善。

农牧、环境保护等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畜牧业发展规划、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区域畜禽养殖总量和污染物排放。

第十条[禁限养区域]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组织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并向社会公布。

禁养区内不得建有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和畜禽养殖专业户项目;已有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和畜禽养殖专业户项目,由县(市、区)人民政府限期安排其关闭或者搬迁,致使其遭受经济损失的,依法予以补偿。

限养区内应当严格控制畜禽养殖规模,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得新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和畜禽养殖专业户项目。

第十一条[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和畜禽养殖专业户项目建设要求]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和畜禽养殖专业户项目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应当符合畜牧业发展规划、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满足动物防疫条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办理设施农用地备案手续。

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大型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其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畜禽养殖专业户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和畜禽养殖专业户设施要
3 / 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