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体产生的规律及临床应用教学内容

抗体产生的规律及临床应用教学内容

抗体产生的规律及临床应用
初次免疫应答和再次免疫应答
• 初次免疫应答:特定抗原首次刺激机体,须经一定的 潜伏期才能在血液中出现抗体; 原因:必须经过T、B细胞的激活、增殖、分化(产 生了记忆细胞),才能产生抗体
• 再次免疫应答(回忆应答):初次应答后,再次给予 相同抗原刺激,则抗体出现的潜伏期明显缩短; 原因:因为有特异性的记忆细胞存在,故应答速度 加快,应答能力增强
Prof. Zhang
再次免疫应答的特点 • (1)潜伏期短(约2~3天) • (2)抗体的种类以IgG为主 • (3)抗体亲和力比初次应答明显增强 • (4)维持时间长 • (5)总抗体水平高
Prof. Zhang
临床意义
• 证明适应性免疫应答具有记忆性; • 是疫苗接种的理论基础,非活疫苗预防接种常需二次
及以上; • 应用于临床诊断:持续感染的后期,抗体效价明显升
高,一般认为效价增加四倍以上有诊断意义(如伤寒 的诊断);再次感染,效价也会比既往感染高;
Prof. Zhang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Prof. Zhang
初次应答 和再次应答的异同
特性
初次应答
再次应答
APC
D低
抗体生成 潜伏期 高峰浓度 维持时间 Ig类别 亲和力
5-10天 较低 短 主要为IgM 低
2-5天 较高 长 IgG、A 高
无关抗体


初次免疫应答的特点 • (1)潜伏期(诱导期)长(约7~10天) • (2)抗体的种类以IgM为主 • (3)抗体亲和力低 • (4)维持时间短 • (5)总抗体水平低
相关主题